從紅豆看全球化自由貿易-良食糧方系列講座活動後記

您在這裡

作者
邱士倢/臺師大環境教育研究碩士班研究生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舉辦「良食糧方系列講座-找回人與糧食的連結」,第二場講座舉 辦於北市衡陽路,使用臺灣小農食材的環境友善餐廳-呷米共食廚房,邀請到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 的陳吉仲教授,與我們從一顆紅豆,講述目前臺灣農糧生產體系所面臨到的問題,以及臺灣農產品在面對貿易自由化,所遭遇到的困境,希望透過全盤性分析臺灣加入TPP對農業帶來的風險,呼籲政府、公民團體、從農者與一般民眾正視這些議題,並採取調適的政策擬定與行動策略。

從一顆紅豆談起–全球貿易自由化對台灣農業的衝擊」講座後記

陳吉仲教授自幼生長於農村環境,小時候父親為豬農,目前母親仍於屏東萬丹從事紅豆栽種,對於臺灣畜牧業與農業的歷史脈絡與面臨之現況,有諸多觀察與感觸,在演講一開始就和現場民眾分享,他最喜歡的萬丹紅豆吃法:「紅豆鹹粥」,紅豆不只能煮成甜的,加入菜脯、芹菜 和新鮮鮪魚,也能煮成美味的紅豆鹹粥(教授表示:好吃極了!)。從他提到家鄉農家料理的眼神,確確實實能感受到他與土地的深厚情感連結,以及對臺灣農村的關懷和珍惜。

當我們談到農村的功能與價值,會想到什麼呢?農村的功能不只是進行稻米、雜糧、蔬菜水果的生產,收穫後運送到城市,以供養都會區人口的營養溫飽,其實農村的功能與可展現的價值,遠比我們所想得更為有深度且重要。包含基本的農林漁牧生產、糧食安全,以及生態多樣與文化(如雲門稻禾藝術舞蹈於台東池上演出),更進一步有社會穩定與健康及食品安全功能, 農業的發展與農村的存在,能夠支撐國家整體安定和諧與人民福祉,「農業是全民的農業」這 句話說得貼切,卻也同時道出農業在臺灣追求經濟發展的前提下,長期被犧牲、忽略的哀愁。


〈農業多功能〉(邱士倢繪製)

以紅豆為例,目前臺灣從國外進口品質較差、價格較低的紅豆,多作為加工用(如:紅豆餡),將臺灣生產品質較好、價格較高的紅豆出口至其他國家(如:日本),由於受到進口低價紅豆 的牽制與影響,造成臺灣本土紅豆於國內價格在穩定中下跌;另一方面,進口紅豆則含有食品安全隱憂,由於我國在邊境檢驗上長期執法不利,根據政府公告的數據顯示:過去五年,每年衛福部抽驗的件數平均僅一萬件,政府支出僅1.6億元,遠遠不及實際的進口品數量,法條形同虛設、完全沒有嚇阻的作用,而且在相關研究與監督團體自主抽驗的結果指出,進口紅豆經常 有標示不明、有機標章作假與農藥(落葉劑)殘留等問題。

從消費者的需求來檢視,經由農田到餐桌,我們要如何購買到由臺灣本土生產,品質優良、並兼顧美味與安全的紅豆(農產品)呢?由目前臺灣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供應鏈之現況,確實 在每個環節都存在著不同的風險與弊端:

 1. 「農產品農藥殘留檢驗問題」

臺灣農產品農藥殘留的監測,依上市前後分別為農委會(前)與衛福部(後),兩個機關擔 任主管負責,而農藥殘留量容許量則由衛福部訂定,顯示出在農產品安全的管理上並為一脈相承,易產生諸多機關職責互踢皮球,以及行政作業與執法上的疏漏。

2. 「邊境措施管理安全問題」

依據現行之食品安全管理法中邊境管理的內容顯示,進口的國外農產品之貿易商並不需要提供農產品安全標示之檢付,且重大進口食材(如:食用油)、其他原料物質(如:飼料用 油)或是工業產品,目前並無法源依據,規定需登記以管控其產品流向。

 3. 「各種農產品標章制度現況和問題」

市面上看得到的農產品標章為以下四種:吉園圃(GAP)安全蔬果標章、CAS 優良農產品標章、有機農產品,以及產銷履歷(Tracea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AP),而一般消費者大多不清楚各個標章的內涵與其差別,且標章的認證效度、資訊顯示,都影響民眾是否對其信任。

綜合以上,教授也提出政府的責任與目標應在於:「確保消費者在市場所購買的食品和農產品是安全的」,需積極建立食品和農產品的安全體系,讓消費者吃得健康、吃得營養,主張源頭管理、重建管理系統、擴大市場查驗,並明訂生產者及販售者連帶法律責任,具體實踐成立食品 化學管制局與建立消費者完全信賴的食品標章制度等策略。


〈現場民眾提問與分享各自的觀點〉

回歸到自由貿易對臺灣農業的衝擊,臺灣是否要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以及加入TPP對農業部門的影響,經由上述臺灣紅豆的案例就顯而易見,長期以來臺灣對於經貿自由化的談判取向多為「重工輕農、以農養工」,我們簽訂區域經貿協定,在農業產值較低的基礎下,國家政策主張出口高科技產品,以換得貿易順差與國家GDP(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成長,同時其他國家也將其農產品傾銷至臺灣(如:越南茶葉、美 國畜產品)。中央經濟研究院初步估計,將會造成農相關產業600億元的損失,且農業的多功能與效益無法被彰顯、糧食自給率進一步下跌,生物多樣性減少、可耕地流失與農村地景崩壞。

在這樣的現實狀況下,我們又應該如何去因應?教授強調,必須以經濟學的角度,去校正農產品的市場失靈,政府應建立多個策略工具:調整國內重大農業政策(如:農肥料補助、保價收購制度、休耕補助與天然災害補助辦法的修正)、確保市場資訊透明、臺灣農產品品牌化、拓展飲食教育 與改善需求。透過教育民眾,提高其對本土農產所蘊含意義與價值的認知,自主選擇臺灣本土農產品,運用市場機制降低臺灣農業、生態環境與社會福祉,在全球自由貿易所受到的衝擊。

【還想了解良食糧方系列講座與10/17(六)園遊會活動嗎?點我就對了】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