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的重要性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南辦專員蔡宛臻

主婦聯盟環基金會受邀到台南社區食農教育工作坊分享,9月7日由王南琦講師帶來「食農教育的重要性」,談及食農教育,並分享主婦聯盟基金會在學校,社區如何推廣食農教育。

台灣的食農教育

許多都市的孩子早上買便利商店的早餐,中午吃校園午餐,下午放學後肚子餓買香雞排、鹽酥雞,再去安親班吃便當,這使得孩子對味覺的的累積都是加工品,都是熟食品,舌頭已經被速食工業弄壞。

法國米其林三星主廚Eric Pras,2014年來到台灣分享味覺教育,他用檸檬、糖、苦瓜、辣椒,來測驗台灣孩子對酸、甜、苦、辣的味覺,測驗結果台灣都會區的學童竟然無法分辨真食物的酸甜苦辣。三星主廚Eric講了一句重話:「味覺是一代傳一代的能力,如果孩子不懂得品嚐食物的原味,是我們做父母的疏失。」

王南琦又提到我們去幼稚園跟孩子分享綠食育時,孩子可以朗朗上口apple、orange、banana等上百個蔬果的英文單字,卻不知道波菜、空心菜等青菜、水果長什麼樣子;大學生甚至連打蛋都不會,把整顆蛋用手捏碎是我們跟大學生上烹飪課時最常發生的窘況。許多家長怕孩子危險,從小就不許孩子進廚房,或是因為課業第一、只要乖乖念書就可以了,這就是台灣食農教育的現況。

看看國外的食農教育

2014年九月起,英國七到十四歲的中小學生必須學會二十道料理才能畢業。

2005年日本制定「食育基本法」,小朋友從幼稚園開始便有一套完整的食育訓練。

美國從1995年開始「食用校園計畫」,在學校設立菜園,帶領學生種植作物,將田園變成傳遞知識的教室。

瑞典讓學童接受「家庭與消費者知識」,每周1小時教授食物與營養、消費與經濟、環境知識。學習如何保存及烹調、食物製造與運輸如何影響環境與健康。並學習低成本食物未必總是最佳選擇。

傳統飲食文化

傳統飲食文化的傳承也是食農教育重要的一環,南琦老師以傳統食品仙草凍為例子,一開始小孩因為仙草蜜整鍋看起來黑黑的而拒吃,南琦老師將傳統飲食加上創意,用餅乾模型作出了松鼠外型的仙草凍,獲得孩子的青睞。剛好前來參與研習的其中一個社區就有種植仙草,講師期待社區用創意手法將傳統食物的味道延續下去。

台灣糧食自給率

「說到法國想到什麼呢?」南琦老師丟出這個問題,學員七嘴八舌的討論:紅酒、名牌包、巴黎鐵塔。

「那你可以猜到法國的糧食自給率有多少嗎?」南琦老師又問。

「100?」(再高一點)

「200?」(再高一點)

「300?」(再高一點)

南琦老師:「320。(2010年)」學員各各露出驚訝的表情。

反觀台灣的糧食自給率過低,大約只有三成。其實糧食自給率與現代人的飲食習慣習慣也有很大的關係,我們習慣吃麵包、麵食。台灣每個人每年大約食用45公斤的米(1980年代每人每年食米超過80公斤),可是麵粉的消費比例卻一直在增加,在2014年增加到每人每年約食用36公斤的麵粉。

民眾愛吃麵包、麵食的習慣無法一下改變。「那我們來復甦小麥!」沒錯,在台灣有一群農友意識到糧食自給率問題,開始種起小麥,增加台灣糧食自給率,其實在日據時期台灣小麥量是足夠到可以出口,復耕小麥行動也吸引越來越多年輕農民種起小麥,許多麵包店也開始使用本土小麥。拯救糧食自給率,從選擇在地食材開始。

最後講師分享主婦聯盟如何在社區、學校、家庭用綠繪本,讓孩子對食農有興趣、動手做料理,使孩子親身體驗而深刻,並帶領學員實際操作教案。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