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旅人─專訪江慧儀

您在這裡

作者
林玉珮/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在訪談「主婦聯盟」董事、「大地旅人環境教育工作室」創辦人之一江慧儀的那天,一看到她,心頭就一驚:慧儀吃力地拄著柺杖撐走著進來,但臉上開著大大的笑容。原來,住在新店山上的她,早在我邀約之前就已腳傷,卻連提都沒有提,一路顛簸過來。對慧儀的若無其事,我當下內咎,也感動莫名。
 
這就是慧儀:自己覺得做得到的,就去做了。慧儀做起事來不想、也不會給別人特別的壓力。但她行過的事,總會令人有些感覺,有時強烈到會想跟著去做些改變。認識、了解她愈多,愈能感覺到她身上一種屬於實踐家的「寧靜革命」──「實實在在地活出另一種可以友善地球的生活」。
 
從「文藝女青年」到「跪地聞花香」
 
二十二歲以前,慧儀矢志要當一個「文藝女青年」。如果給當年的她一個人生劇本,是怎麼也不會寫出今天的她。「我以前很會花錢。」在台北都會長大的慧儀笑著說。她細數過往生活的「不知節制」:她看戲劇、聽音樂會從不心疼票價;不管到哪裡總愛蒐購紀念品,即使一點用處也沒有。對於衣裝打扮也不會手軟,「以前連什麼襪子要配什麼鞋子都很講究,總是同時擁有幾十雙鞋子。」
 
青春正漾的慧儀可以看雲門的「薪傳」看得飆淚,卻對腳踩著的土地一無感覺。這位都會文藝女青年的夢,卻因一段意外插曲,改寫了她往後「跪地聞花香」的一生。
 
那是一九九三年,她剛從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意外接到朋友來電請她接一份教鄉下小朋友英文的短期差事。她於是來到朋友謔稱為「鳥不生蛋的地方」──雲林麥寮,卻像重新張開眼睛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一種平和、緩慢、自然的農村生活。她戀戀回憶那半年,窗外是大片的玉米田、入夜鵝聲伴她入眠,「我每天,都要等待夕陽落下後,天邊第一顆星的出現,才甘願騎單車離開村中最高的一座廟宇。」
 
從此,江慧儀往後的工作與人生,與大自然的連結愈連愈深,生活也愈簡樸。
 
慧儀曾任來台推動環境教育的澳洲學者白安龍(編按:主婦聯盟出版的<自然教室>的作者)的助理。之後,因著對環教專業的渴望到美國留學修讀環境教育。回國後,進入「台灣醫界聯盟」,主要負責推動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草根外交與「國際健康城市」的研究 。二年之後,懷抱著對環境教育的初衷又到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擔任執行秘書,一做就過了五個半年頭。她在七星除了推動台北與原住民兒童的城鄉交流,也長期培訓青少年保育解說團。她說,舉辦那些活動,「知識與技術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能培養出長大後會回來關心自己家鄉的人」。
 
例如,多年前參加「鵝尾山青少年保育解說團的」的二位國中生,最近因打算返回坪頂古圳舉辦一些環境教育活動而來找她諮詢。這兩位已是堂堂研究生,對慧儀說,「妳成功了!」
 
實踐永續生活設計
 
慧儀的環境教育之路愈走愈清晰,而且一路行來,並不寂寞。因為,自一九九四年她認識了美國來台交換學生Peter(孟磊),一位喜歡「動手做」的生活家。
 
Peter從青少年期就發覺自己與世界上其他的生物與非生物都是緊密相連,開始學習各種對地球友善的生存技能、知識,並嘗試在生活中實踐。
 
他在一九九○年初次來台,當即將結束交換學生返美前,他以徒步環島台灣為自己做臨別巡禮。他感受到台灣環境之美,生態、文化的多元豐富。返美完成學業後,再度來台。現在,台灣是Peter的家。
 
慧儀與Peter,從相知、相戀到共創家庭,既是婚姻伴侶也是築夢的同志。慧儀夫婦倆一起實踐永續生活設計(Permaculture Design)、煮飯用自製的太陽能鍋,如廁坐的是自家的堆肥馬桶,雨水回收來灌溉自種的蔬果……,一起
創辦「大地旅人環境教育工作室」,來推動永續生活設計。慧儀說,永續生活設計既是一門科學,也是藝術,提倡運用有效而適切的技術,以最接近自然的過程整合和連接土地固有的資源,來照顧地球。
 
永續生活設計的實踐,對於慧儀夫婦,也是另一種社區營造的想像。他們在居住的花園新城找到約五十來位志同道合的鄰友,他們自稱「花錢‧幫」,自行印製「社區貨幣」──「花幣」。「幫友」入「幫」先繳新台幣一百元,來換得兩百分的「花幣」,可以用花幣來購買商品或勞務,也可以「以物/務易物/務」,例如找Peter清水塔,可以付六○分花幣,也可以幫Peter剪個頭髮。至於商品勞務價值如何定?慧儀說:「只要雙方你情我願。因為,這是社區互助。」
 
對主婦聯盟期待很大
 
「一個社會議題,如果社會有五%以上的人接受了,表示已經形成社會氣氛,你就不需要再為它努力,而是應該要去想還有什麼需要我們去做的。」
 
慧儀至今還記得在醫界聯盟時的老闆鄧昭芳醫師說過的這句話。若由此看,對二十年前即被公認為「先進團體」的主婦聯盟,應該可以有很多的期待,應該還有可以發揮的東西。
 
慧儀與主婦聯盟的淵源,追溯起來早在她跟著白安龍做環境教育就有因緣。之後,大地旅人與主婦聯盟合辦推廣「太陽能應用創意競賽活動」。去年受推薦並獲選為第十六屆董事,「我覺得很榮幸,也在想,或許加入後可以做
些改變。」
 
「主婦聯盟的清廉與公正,無庸置疑,NGO組織能做到這樣真的很少、也非常不容易。」慧儀參與主婦聯盟近一年來感受很深。但她不諱言指出,「主婦聯盟在近年來做的事,似乎看不到特色,缺乏前瞻性。」
 
主婦聯盟已有二十二年歷史,呈現穩定,卻行政效率不足,往往同一件事討論很多次仍沒有結果(是因為充分體現民主的必然嗎?),不能及時地回應問題。她期待主婦聯盟能站到社會的前面,「主婦聯盟有『組織再造』的必要。」主婦聯盟該怎麼而且可以怎麼走在社會的前端?慧儀很期待,她相信,社會也是這麼期待著主婦聯盟。
 
原文刊載於主婦聯盟233期會訊(2009.6.1)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