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論壇

生態思想史


何以生態學是一門顛覆性的科學?

陳慈美
1999.5.1.《主婦聯盟綠主張》136期

  

抹煞興趣的教育

  記得從國小高年級開始,我就很明顯地喜愛數學,到了初中,我又增加了喜歡的科目:理化。還記得當我第一次搞清楚化學元素週期表竟是所有物質界的基本元素時,對自然界的奧秘及上帝奇妙的智慧感到詫異不已,也興奮了好幾天!現在的孩子,從小被灌輸許多知識,恐怕就無法享受獲得新知的喜悅感了吧!

  可是,進了大學之後,我漸漸對物理系鑽進繁鎖的數學演算及冰冷的實驗測量等學習方法感到無趣,我發現以往那種單純的探討宇宙自然奧秘的欣喜,已被繁重的課業、無趣的算式等消磨殆盡。

  直到近幾年,因參與生態關懷而閱讀到一些對現代科學作批判反省的文章/書籍,才知道我的經歷並不是「個別的」,那的確是一個現代科學精神的特質,也有許多人和我一樣感到受不了。或許正因為我有這樣的親身體驗,因此,當我讀到生態學家席爾思(Paul Sears)說:「生態學是一門顛覆性的科學」時,不禁拍案叫好!生態學不只顛覆了現代人的價值觀,它同時也顛覆了由物理學主導的現代科學的精神。接著,我們來看一下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對現代人自然觀的影響:

  

現代科學之父的影響

  伽利略(1564-1642),他對於現代人自然觀的影響可從下列三個方面來看:

  1. 望遠鏡的使用:
  2.   經由望遠鏡,伽利略的眼睛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光線,影像也放大了,因此使他平時的視野得以拓展。但是,所有的科學工具不但放大了感官的範圍,同時也減少了感官的感知領域。伽利略透過望遠鏡所收集的數據,證實了哥白尼的地動說,但他因此失落了由肉眼觀看浩瀚夜空的驚歎和感動,同時他也失去了享受夜晚的聲音和味道的欣喜和愉悅。自然變成一個被研究的對象,他再也不是站在自然裡,而是站在自然的外面,是一個與自然分隔的科學觀測者。對伽利略而言,物體的大小和形狀是真實而客觀的,是不受人類的認知影響的特性,在他的物理世界中,沒有堅硬、柔軟、鮮紅、雪白、甜蜜、酸澀、沉重、輕盈等的存在,因此,他的世界絕不是一個具體的經驗,而是一個無色、無味、無聲、無趣的世界。

  3. 革命性的邏輯:
  4.   伽利略說,「(自然)哲學是寫在一本一直是展開於我們眼前的宇宙這本鉅著中,但是,除非我們學會使用(大自然)用來書寫的語言,並熟悉每個字母,否則我們就沒有辦法閱讀它。它是以數學語言書寫的,字母則為三角形、圓形、及其他幾何圖形。沒有這些字母,人類連一個字也看不懂。」對他而言,數學分析提供科學研究所須精密的準確性,三段論法則是空洞刻板的說法,無法告訴我們任何東西。

  5. 運動是慣性而不是自然的:
  6.   慣性定律使伽利略同時答覆了天體物理和地上運動兩個領域的關係,(前者為木星上有月亮的數據,後者為兩個不同重的鐵球從斜面下滑的天才實驗),證實亞里斯多德所謂的「重量」(heaviness)只是主觀的第二性。

  於是,自然成為科學研究的對象,古代那充滿色彩、景觀、聲音的自然,不但可觀賞,還可以觸摸,也可以聞到當中各種的味道,現在卻變成一個只有長度、體積、密度等第一知覺形式(primary sensory modalities)的世界,自然界的第二性(secondary qualities)完全消失了。

  此外,各類物種(species)活生生的、充滿生命的在自然界中尋求實現他們存在的目的的畫面,也被冰冷而無生命的機械化的自然所替代。甚至,自然的運動(natural motion)也不再是生物特性圓滿實現的結果,而是外力作用在物體上的結果。正如牛頓對運動觀念所作的結論:「所有行動乃因某種遠距離的力量所產生的結果。」於是,現代人心目中所看到的不再具有「神話」的自然,就只成為「運動中的物質」(matter in motion)而已。

  

生態學的興起

  生態學與許多其他現代世界的事物一樣,都是源自十八世紀,那是一個繽紛多彩的年代,通常被稱為「理性時代」。

  生態學領域中的主要觀念,如:自然界的豐富、食物鏈、平衡等,都是蘊釀自十八世紀。然而,即使是生態學,也因受現代科學精神的影響與否而可大致分為兩大路線:第一種路線是以「田園式」的立場(arcadian)來看待自然界,主張人類要以簡樸、謙卑的生活來達到與自然界其他生物和平共存的目標,以英國賽爾伯恩的自然學者牧師吉伯懷特為代表(Gilbert White,1720-1793)。第二種路線則採取〝帝王式〞的態度(imperial),他們的雄心乃是希望經由理性的運用以及勤奮的工作,能夠建立起人類對大自然的統治管理(dominion over nature)。

  因此,同為生態學,後者其實與現代科學精神一脈相傳,而所謂顛覆性的科學所指的則是第一條路線所代表的精神,在探討生態思想史之初,實有必要先弄清楚這兩者之別,以後的探討才不致混淆。

   回生態思想史


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會址:100台北市汀州路三段160巷4號5樓之1
電話:(02)2368-6211
傳真:(02)2368-6213
Email:homemakr@ms15.hinet.net
劃撥:1294898-3,戶名:主婦聯盟

本專題之文字版權屬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所有, 引用自主婦聯盟會訊,任何非學術性之引用,請徵得原作者之同意。
意見與回應 Yam Women Web since 1997.03.08
All rights Reserved by 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