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論壇

組織探索


推動自己的手

陳來紅
1998.9.1.《主婦聯盟會訊》129期

  1987年9月11日的筆記本上寫著:「冷眼來寬容,熱心去成全」,其內文如下:「在我們的一生中,待人處世總是有不斷待解的難題。怎麼去突破種種的困境,這種經驗也就連結成人生的種種歷程。」

  年紀漸長,回顧一生才警覺,原來人的智慧的開展,是在困境中習得。因困窘而能寫出感人詩篇的文學;有在鐵幕強權下奮戰不懈的自由鬥士;有在弱勢社會地位中爭取平權的少數民族之勇者。沒有這樣的困境,或許成就不了非凡的成就吧!

  此念一轉,忽地眼前似乎無限的寬闊,也因此而能投入社會工作。主婦聯盟的行動目標,初期旨在生存環境的保護與人文環境之婦女素質的提升。參與工作半年後的最大感觸是,這二個工作方向是一體兩面的事情,因為環境的保護實有賴「人」來執行。身為「人之母」的婦女,如無法意識到社會環境與家庭的相關性,任何社會工作的推展,都可能流於空談。

  而婦女朋友不論有自覺而投入社會工作的,或不自覺安於家庭的,有絕大部份受制於傳統的陰影與教育環境的影響。而在遭遇困境時,往往無法冷靜的去看待難題的寬容性,更甭談熱心去成全他人做事的胸襟。她們通常會有再重返個人的蝸殼,安於在象牙塔內的現象。

  民主時代已經真正來臨了,在急劇變革的此刻,有待學習的事情還可真不少,寄語所有的婦女朋友:且讓我們勇敢的走了出來,將推動搖籃的手變成推動自己的手,使自己勇敢的走出象牙塔外。唯有社會工作的學習,可以讓我們的眼界更為開闊,心胸更為豁達,智慧得以無限的拓展。

  相信這樣可愛的母親所教養的下一代,會有更好的能力來造福社會。

  今日,1998年6月23日的清晨,隨意展讀書架上一小本綠色手冊。同時,讀著素津遞來的小紙條,「主婦聯盟本身的義工數量不再成長,但義工在社區發揮影響力,拓展主婦聯盟理念。如此趨勢是否負面影響主婦聯盟的生存?」自謙不善與人相處、默默堅守崗位做事的素津,如此憂心主婦聯盟的將來。問題是,多少人在如此思考?這才是主婦聯盟將來之所在。

  一個組織的魅力與群眾之間,彷彿蜜源植物與蜜蜂,有著互惠共生的關係,密不可分的依存於社會。黃武雄教授曾言:「忘記自己是怎麼長大的人,難做好父母。」同理,忘記自己是怎麼進來組織的人,難為好的決策者。在主婦聯盟的這個主婦的花園中,究竟有多少蜜源?這即是組織的魅力所在。

  今年7月,有機會再度遊學加州舊金山,參與舊金山大學的研習與機構參訪。年已半百遠渡重洋再學,不免感慨萬千。面對其他機構一片年輕專職出馬的現實,反思主婦聯盟還交戰於一些專職與義工的原則問題,而疏於對五年、十年後組織發展的思考,總覺得有所遺憾。

  遺憾的是,這也反映著台灣的處境,在台灣誰真正在乎五年、十年後的事呢?把握當下固然重要,但是每個當下與未來想像之間的聯結思考,決定了未來的前途。蕭新煌教授在面談時,看到筆者不禁嘆氣:「你不累嗎?」返家細思,愈想愈累。不幸地,他們依舊給了機會,想不累也不行了。

  幸好自己一向喜歡學習,喜歡做事,好奇地探索人與組織、人民與政府之間的互動,將此視為自己的志趣所在,很快地可以擺脫疲累。1990年遊學史丹佛大學半個月,從婦運史到婦運組織的參訪,而有1991年以後社區組織運動的轉型。如今能夠有一個月在舊金山大學,研習非營利組織管理和組織的參訪,願能在研習之後,對台灣NGO(非政府組織)的發展有所助益。

   回組織探索


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會址:100台北市汀州路三段160巷4號5樓之1
電話:(02)2368-6211
傳真:(02)2368-6213
Email:homemakr@ms15.hinet.net
劃撥:1294898-3,戶名:主婦聯盟

本專題之文字版權屬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所有, 引用自主婦聯盟會訊,任何非學術性之引用,請徵得原作者之同意。
意見與回應 Yam Women Web since 1997.03.08
All rights Reserved by 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