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跨領域智慧打造綠色飲食生活圈
食農教育作為飲食文化、農業發展與永續經營的根基,需要透過終身學習的氛圍營造,讓民眾了解環安、食安與農安議題的環環相扣,藉此厚植國人食農素養。《食農教育法》於今年四月立院三讀通過,賦予食農教育正式的法源依據與預算,主婦聯盟亦提出「綠色飲食生活圈」的概念,特此舉辦跨領域工作坊,廣邀食農立法推動先進與實務推動者,彼此分享所見所聞,期許達成跨領域共創、共善、共好之理念。
【綠色飲食生活圈食農教育示範計畫】

「食農教育是否能成為因應氣候變遷下缺電、缺水、缺糧,延續性的推展成為在地解方?食農教育是否能跳脫農事體驗活動?如何系統性的資源整合以達成永續農業目標?是我們最急待解決的問題意識。」

請看全文,了解碧霜執行長如何思考食農教育法通過後的行動策略!

閱讀更多
【食農教育如何凸顯在地飲食文化】

「台灣歷經各式族群的遷移,早已促使台灣成為文化薈萃的寶地,現有外省人、漢人、新住民及原住民等,族群脈絡多元而豐富。緣此,台灣的食農教育並非一件制服穿到底,必須要因地制宜,食農教育如何從文化角度出發至關重要。」

請看全文,了解瑋琦副教授對飲食與文化精采討論!
閱讀更多
【食農教育推動與發展之觀察】

「雖然台灣食農教育的起身是食安,但不該僅止於食安,而是該利基於安定、安心、安全,讓全民支持食農教育其餘的農業、文化、飲食等面貌,以達到安全、幸福、永續、前瞻的目標。」

請看全文,了解如萍教授對食農教育法通過後觀察與發展!
閱讀更多
【食農教育如何推動有機、友善農耕】

「身為台灣有機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創辦人之一,協會旨在強調「健康飲食、有機農耕、生態旅遊、農村文化、體驗教育」之服務定位,志在串起實踐有機生活,連結生產者與消費者。」

請看全文,了解美雲常務理事如何以民間團體的角色推動食農教育!
閱讀更多
【協尋!非基改豆乾豆皮!】

國人食用黃豆及其加工製品,特別是豆漿及豆腐的基改比例雖然和過去幾年相比已下降不少,但民眾日常所食用的基改豆製品大約還是佔有5成,特別是非基改豆乾豆皮的供應仍然少見,代表民眾已經將大量的基改製品吃下肚。

我們(台灣無基改推動聯盟)認為此比例有待突破,2022年預計先找到市售非基改的豆乾、豆皮產品,蒐集相關的資訊,以利提升市面上非基改原料的使用,需要請大家的協助。

🖖邀請您一同響應非基改協尋

👉到各大超市、超商、量販店、通路,看到豆乾、豆皮製品包裝上標示非基改時,將產品正面照、成分標示及製造商資訊拍照下來,填寫表單,上傳照片提供給我們!

您的行動可以讓非基改行動繼續往前!衷心感謝!
我要上傳
環境保護的教育與倡議工作需要長時間的努力才能換得成果。
我們也不停地思考,如何用不同的形式與公眾分享環境保護的知識。
正因為如此,您的捐款對我們來說更為重要!
懇請您的支持,陪伴我們一起走過這段漫長,卻非常值得的過程!
支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