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好玩】專欄─米米家族PART1(2012.5)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消費品質委員會

【食在好玩】專欄─5月

米米家族
 
米飯一向是台灣人的主食,但是因為西方飲食文化的輸入,以及「吃飯容易胖」的錯誤觀念,導致多數人排斥米飯,並且偏好油糖鹽較多的西點和零食。其實,米食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米米家族」透過讓孩子們動手做,觀察米的型態,認識稻米種類和營養。並且藉由品嚐各種米製品,介紹我們的傳統米食文化。
 
一粒米的構造可以參考圖一,稻穀其實就是稻子的果實,由外而內分別有稻殼、糠層(米麩)、胚及胚乳等部分。稻穀必須去除稻殼,變成糙米後,才能煮食。但是為了口感和便於加工,有的會再去除部分糠層,成為胚芽米,甚至去除胚芽和全部糠層,變成精製白米。隨著糠層的不斷減少,纖維和維生素B1的量也逐漸降低,因此,以糙米和胚芽米當主食,會比白米來得營養健康。
 
稻米的種類很多,平常我們吃的米飯和壽司,多為鬆軟且稍具黏性的粳米。而同樣可作為米飯的秈米,黏性不高,多用來製作蘿蔔糕、米苔目和米粉。至於黏性最高的糯米,除了可做油飯,還常常做成糕餅、湯圓、麻糬等。
 
希望透過米米家族的系列活動,讓親子共同認識米的型態與種類,也許在下次買米的時候,就能有多一點認知及選擇,也更能體會吃下去的米食滋味。

圖一  米的構造圖(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稻米品質資訊網)



健康飲食的訣竅

1. 如何讓孩子多吃飯?
 
多數人嫌煮飯很麻煩,是因為吃飯一定要配菜,麵食類則比較不需要,而且麵製品種類多樣化,又容易攜帶。
其實,米製品稍加改良,也可以讓孩子吃得津津有味。例如前一晚可以預約電鍋煮飯時間,一早起來就有飯可以吃,拌上肉鬆或香鬆,再用海苔包裹,捏成三角飯糰或做成米漢堡,簡易又新鮮。
隔夜的糙米飯,從冰箱拿出後,在果汁機中加入牛奶或豆漿一起打成糙米奶或糙米豆漿,營養又好喝。
 
2. 如何健康吃飯?
 
米飯如果加入過多的油脂或醬油等,就會太油太鹹,變成紅燈食物(參考飲食紅綠燈的教案),所以油飯不宜多吃,但是綠燈的壽司,就可以鼓勵孩子多吃。
 
3. 如果要開始吃糙米要注意什麼?
 
雖然糙米的好處多多,但是一開始吃糙米,可以先混加白米,以後在再逐漸增加糙米的份量。糙米和全麥這類的全穀物,因為纖維量較多,所以要喝足量的水分,才不會造成排便不順暢。
 
4. 不適合吃全穀物的族群

  胃口不好體重過輕的小孩和老人

  吃全素有貧血症狀的人

  已有腎病變的糖尿病患

  痛風急性期的病人

  腎臟病患

  腸胃疾病者



延伸閱讀

1. 董氏基金會營養教育資訊網。https://www.jtf.org.tw/educate/index.asp 
 
2. 教育部食品加工科學習加油站-米食加工。https://content.edu.tw/vocation/food_production/tn_ag/rice1.htm
 
3. 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稻米品質資訊網。https://agrapp.coa.gov.tw/RICE/index.jsp

 

發刊頻率:配合每月第二期主婦聯盟電子報發刊,下次發刊期為2012.6.21

課程設計: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消費品質委員會

聚會時間:每週二10:00-12:00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會議室

課程洽詢: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處02-23686211/service@huf.org,tw

歡迎加入基金會志工的行列!!!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