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呼吸的綠建築─南臺灣參訪有感

您在這裡

作者
李修瑋 /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社員

近年來,世界各地對能源概念愈發覺醒,在台灣也有多處綠建築,提供健康、合適、高效能且節約能源的使用空間,更能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場所,或名環境共生建築、或稱為生態建築,皆建立在永續的基礎上誕生。此次參與基金會(承辦合作社)之戶外課程,得以一覽南部綠屋風情。

首站往綠水樹谷園區,看著道路指標一路指向南科,心裏疑雲重重,綠建築與工業區,會不會太衝突?下了車,幾棟精心設計的建築和一片綠意盎然的景象,馬上博取大家的好感,經由介紹,才知道這裏是由奇美集團開發成立,原名「南科液晶電視及產業支援工業區」。因集團經營者思考工業區不存在後,要留下什麼給後代子孫?而生起以樹木為主角,人與廠房為配角的思維,取TV之名,化身為「Tree Valley Park」樹谷園區。規畫出全台第一個生態工業園區。區內有音樂廳、餐廳、科學館、自行車道、生態池等,巧妙利用各種物理學原理及高科技,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如:水淋下去馬上被吸收的地磚,是利用液晶面板的廢料回收再製,能隔絶熱而不隔絕光的玻璃等,都令人印象深刻。
 
第二站成大綠色魔法學校(孫運璿大樓),是一棟由台達電子公司捐助興建的綠建築,最大特點即利用煙囱效應達到通風效果的會議廳,可以感受自然風從講台下徐徐吹送的清涼,對於想做居家綠建築的同伴,有更多可取法之處。最後到甫開幕的台灣歷史博物館,一大片太陽能板拼出的「雲牆」屏幕極具震撼效果,其產生之豐沛電力可供博物館館內電力運作及使用,經解說後,可知太陽能板仍有造價高昂、架高後維修難度之虞。天馬行空的聯想若改為大量植林方式,讓館區置身茂密森木的環境中,或許也不失為另一種力與美(減碳的力量與美好)?自然的奧秘,我們窮極一生也難以體會,真正的綠建築還是得向自然學習!
 
此次參訪的三個地點,有私人單位名義打造,亦有公部門規劃鑄成,都使人見識到南台灣對生活環保及低碳議題的重視,相較中部地區較少大型綠建築,多為巧思改造的民間家宅。配合近期主婦聯盟將於台南設立分會,期待將來有更多環境議題得到發聲,根深茁壯於府城這塊溫暖的土地,並與中、北台灣串聯,盼望與欣見之情油然躍升。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