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道德、和上帝之間的關係 ── 再思「反核是為了反獨裁」

您在這裡

作者
陳慈美/生態關懷者協會祕書長

我們應致力於研究人性化的技術,讓大地健康、美麗與持久。

永續發展之父  舒馬赫(E.F. Schumacher


核四公投千里苦行

    1991年,林義雄律師與張國龍教授等人發起創立「核四公投促進會」,並發動數波徒步行走全臺的「核四公投千里苦行」行動。廿多年來,以苦行和教育,傳遞非核家園的信念:核電不但不安全、不經濟、不永續,它更是違背常理、沒有人性、不負責任、極不道德的「科技經濟政治組合而成的邪惡三位一體」。

    然而,今年3月1日,行政院長江宜樺宣布願意接受核四停建公投檢驗!由於公投議案若因投票人數低於50% 而未通過門檻,公投案就遭到否決,所以公投題目的設定才是關鍵。主張續建核四的國民黨,竟然提出「是否同意停建核四」的命題,如此一來,只要投票人數低於50%,就會往國民黨所要的「續建」方向走,簡直是將所有「台灣與世界的反核血淚史」都丟入歷史的垃圾桶。

再思「反核是為了反獨裁」

資深記者楊憲宏日前指出:林俊義教授是台灣環保反汙染、反核等社會運動的先行者,三十年前樹起「反核就是反獨裁」的大旗,而被稱為台灣「反核之父」,現在的反核運動者無不受他《科技文明的反省》等書的影響。當馬英九總統不選擇林俊義為嚴肅的核能科技的歷史問題請益並自我反省,反而選擇一群所謂的「媽媽」去胡鬧對談時,他已不能面對歷史的真實,假裝核四的關係者只有現實眼下所看到的,而所謂的解決問題方法是一種將「認為核四有問題的人」解決掉,好處理的用對談摸頭,不好處理的用邊緣化。這樣的手法其實是創造新災難的開始,而不是馬總統所說「一次解決多年困擾台灣的問題」。

    林俊義教授亦針對最近很多人提到「反核就是反獨裁」,作出進一步澄清,指出:拙作《反核就是反獨裁》書中,「反獨裁」一詞有三面向意義。一為「政治獨裁」,二為「科技獨裁」,三為「專家獨裁」。因此「反核是為了反獨裁」,不單單指的是威權統治者,還包括在即便是民主體制下,許許多多意圖假借「專業」,掩蓋資訊,逃避公眾監督的官僚、企業主等。從生態的觀點,我有生之年一定反核到底。何況,我認為當今各國持續的生態破壞、未來核能發展及其他科技發展,將會是未來人類及地球的瘟疫。

原子彈之父的告白

1939年8月2日愛因期坦警告美國總統羅斯福:德國可能展開原子彈的工

作,並促請進行原子彈的研究。1942年夏羅斯福總統下達總動員令,以製造原子彈為目標,成立了最高機密的「曼哈頓計畫」,負責這個計畫的是後來被稱為「原子彈之父」猶太裔物理學家歐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

    1945年春,愛因斯坦得知納粹的核研究只限於實驗室階段而沒有武器製造

計劃,且美軍已進佔德國西部,他馬上向白宮提出不必要再使用核武器。美國七名著名科學家也起草了請願書,認為使用核彈會帶來嚴重的道德問題,在世界上也將開創毀滅性攻擊的先例並引發核競賽,何況日本敗降在即,已用不著原子彈。然而,核彈一旦製造出來,就不由得科學家,而是由政治家說了算。7月16日,原子彈試爆成功。8月上旬,廣島、長崎落下兩枚原子彈,瞬間奪去10萬人的生命。

    核轟炸的消息傳來,杜魯門和許多官員興高采烈,大多數參加「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們卻心情沉重。愛因斯坦痛心地說:「當初致信羅斯福提議研製核武器,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錯誤和遺憾」。他甚至因而懊悔當初從事的科學研究:「早知如此,我寧可當個修錶匠。」後來,歐本海默描述試爆成功的那一剎那,浮現在他腦海中的是印度古籍Bhagavad Gita 中一段話:「我變成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Now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

回應時代使命的挑戰

高度發展的科技,以及二次大戰之後快速的經濟擴展,使得全世界不論自然環境或人類社會,都承受極大的壓力,造成無數的鉅大傷害,導致人類文明面臨嚴酷的挑戰,也使得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命的共同家園面臨崩毀的危機。

如何看待自然、道德、和上帝之間的關係這個老問題,在現代顯得更加急迫。進入科技陷阱與自然環境崩壞困局的台灣人民,在此刻又面對核電爭議危機,教會界應積極回應這個無法迴避的時代使命!


本文寫於觀看 MIT 核工博士卓鴻年教授5月10日於台灣北社的講座「核廢料的處置與風險」影片之後。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