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海產上餐桌?

您在這裡

作者
黃嘉琳、林雅惠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今年8月連續爆發兩次日本福島核電廠輻射超標事件,全球民眾不得不正視,一個解決無望且遙遙無盡期的核污染世代已然降臨。
 
8月31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證實,連接2個污水槽的管子以每90秒1滴的速度漏水,測得每小時約230毫西弗輻射。當進一步用更精密的儀器量測,又在1處存放冷卻水的儲水槽,測得每小時1800毫西弗的貝他射線。數字看起來或許無感,但若人體暴露在這樣的輻射強度下,只要4小時就足以致命。8月20日,東電也證實福島電廠已外洩至少300噸高濃度輻射水,核事件分級從原本1級的「異常警示事件」被調高到第3級「嚴重異常現象」,顯示核污水外洩的嚴重性上升。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更跳出來敦促日方公開真相,別再混淆視聽。
 
福島輻射水外洩事件,早在七月初東電就已發現,卻延滯一個多月後才公諸世人,不僅處理污水的作業員可能早就受到輻射感染,並阻礙減緩擴散程度的第一時間,更讓居民深陷311後另一高核污染危機,受污的地下水早已以高輻射量污染土壤與海洋,其後造成環境與海洋生態的浩劫,令人不敢想像。
 
輻射汙水超標外洩的消息不久,南韓媒體隨即報導南韓漁民及民眾因擔心日本福島核電廠釋放出的輻射物質對海產造成污染,一般民眾減少購買、食用海產的情況,用餐時段壽司店也乏人問津,海產購買率僅約之前的一半。韓國人為什麼這麼害怕?連海鮮都不敢吃?
 
若根據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7月30日聲明的邏輯:我國秋刀魚漁場距離日本福島核電廠達720公里以上,位在日本北海道以東,俄羅斯堪察加半島以南的西北太平洋公海海域,距離福島位置甚遠,而且7月23日已經將返台秋刀魚魚貨輻射抽驗了3個樣品,全都未檢出。距離遠且經過抽驗,那還需要害怕什麼?福島核電廠輻射污水超標的事件接連爆發後,民眾真的可以相信漁業署以抽檢區區三份樣品而掛出的保證:「適逢秋節烤魚旺季,請民眾多多選購,安心食用」嗎?
 
南韓人的害怕有理,因為他們正視輻射污水早已在各海域流通且持續蔓延的事實。我們必須認清,帶著人工核種飄洋過海的洋流,才不會因為政客高喊天佑台灣,就剛好繞過台灣!
 
從本國食品藥物管理署100年3月15日~102年7月31日來政府抽查的四萬件日本進口食品中,有170件食品被檢測出含輻射,量測出來的結果都在我國規定的370貝克/公斤內,因此全部放行進入市面販售。比照韓國、香港等鄰近國家,無論測出5貝克或10貝克,只要對國人健康有所疑慮便會下架或公告商品資訊。
 
韓國政府不但禁止進口産自日本福島和周邊8個縣的49種食品。對日本其他地區生産的水産品,也進行進口嚴格的樣本採集,並將其搗碎之後做成2公斤標本,再進行輻射檢測。其嚴格把關的作法,從原規定採集1公斤標本,但對日本水産品則採集雙倍標本進行檢測可見一斑。南韓政府也積極地對太平洋海域海産品加強輻射檢測頻率。從8月26日開始,鱈魚、秋刀魚、蝶魚、 金槍魚、鯊魚、青花魚等太平洋海域進口的6種魚類,由原來每種魚類每周檢測一次增加到每周檢測2次。
 
看看鄰近的香港,擁有700萬人口,以8月29日為例,一天便檢驗255件日本進口食品,每日即時公佈資訊,萬一檢出,進口商自願交出以作銷毀,沒有流進市面出售。反觀掌管兩千三百萬民眾食品安全的我國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最新公佈的數據是8月19日至8月25日一週的檢測結果,檢測樣本數才202件。相較之下,台灣七天檢測的樣本數量尚不及香港一日的檢驗件數,自從福島核災以來,香港的總檢測樣本將近十五萬,台灣才四萬筆,且絕對不公開驗出輻射的食品品名、廠商名稱和鋪貨通路,相關單位積極保護商家的態度令人無法苟同。
 
兩相對照之下,我們看到南韓及香港政府的作為是為了人民健康把關,而台灣政府無論在檢測頻率、行政效率和處理方式上都遠遠不及,這讓喜愛日本進口食品的民眾情何以堪?
 
台灣人海鮮的食用量為全球平均的1.9倍,但近年由於環境污染、過度捕撈、棲地破壞等因素,沿岸海產捕撈大幅滑落,必須提高海產進口量來供應台灣人的口腹之慾。但福島核災之後,輻射污水外洩影響海洋生態的層面尚難以確切掌握,人工核種無色、無味、無形、無色,吃到身體裡持續內曝也沒人知道;只知道農委會漁業署信心滿滿地說:海產樣品送原子能委員會輻射檢測,結果均符合規定,沒有檢驗出輻射…。
 
台灣近來食不安心,問題層出不窮,從塑化劑、毒澱粉、瘦肉精、黑心醬油、農藥殘留到近日的無良麵包商和作假混充米,食安的無政府狀態讓人民亟欲自保。面對看不到聞不出又摸不著的輻射食品,民眾更是處於資訊不明的弱勢情況,政府應當馬上採取積極作為,為我們餐桌上的安全把關。
 

因此我們向政府提出三大訴求:

1.      提高進口食品輻射含量抽檢率

2.      每日更新食品輻射檢測報告

3.      公佈含有輻射的進口食品檢測數據與商品資訊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