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全民食安豈能只靠「窩裡反」?

您在這裡

作者
林芳如/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議題專員

報載攸關民生的《食管法》因行政院提起《地政士法》覆議案,而有重新進入臨時會的可能。此訊息本該令關注食品安全的社會大眾鬆一口氣。但是,國民黨團又強調,只願針對《食管法》中「加重刑責、與罰則、成立食品安全保護基金」三大部分討論,不禁讓民眾怨嘆,倘若攸關全民健康的食品安全只能靠「懸賞」,那我們還需要政府嗎?那麼,人民又何必賦予政府官員的公權力?

衛福部食管法修法期間,連續多日發佈新聞稿,強調積極推動修法,以重振食安信心。然而,除了嚴刑重罰及鼓勵檢舉的獎金制度(俗稱:窩裡反獎金),新措施的目標均在於建立業者自主管理的環境,也就是說,期望透過廠商自行約束的「源頭管理」,以達到食安的目標,否則「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黑心廠商終有被揭發的一天。

去年發生大統與富味香混油事件發生後,我們曾經電訪多位基層食安管理人員,他們也一致強調杜絕黑心食品,唯有靠業者自主管理,因為末端稽查人力物力與效度均有限,唯有把力氣花在控管「高風險」食品與業者上,才是有效率的行政管理。

然而,以陷入信用破產危機的「食品標章」為例。這類標章所認證的內涵之一,正是食品業者具有自主管理的能力。可是,去年底油品事件之所以衝擊社會對食安的信心,也正源於具備各項「榮譽」的業者,利字當頭,讓全民陷於危機。進一步的說,當具有公權力、應為民眾捍衛食品安全的食藥署,不斷強調業者自主的能力與風險管控效度有正向關係時,民眾感受到的卻是風險早已沒有高、低之分,因為風險因子,早已成為危險因子,四處潛伏在我們的生活裡。

正是因為如此,社會大眾對此次食管法修法有相當大的期待。我們所期望的,絕對並不只是像食藥署所言「創造業者自主管理的環境」,而是「創造零風險的飲食環境」!當然,就科學上來說,零風險有其難度。但是當前食品加工業濫用複方食品添加物對國民健康造成的延遲性風險,以及基改食品對健康可能造成的傷害,若食藥署仍保持鴕鳥心態,又怎能大言不慚說食品安全僅剩一哩路?我們要求相關單位,不該一味考量機會成本與廠商利益,看輕自己能承擔的歷史責任。在此更呼籲執政黨立委,此次修法是為台灣樹立食安價值觀的重要關鍵,切勿輕視民眾對食品安全的認知與瞭解,倘若老是以為「窩裡反」就足以保障食安,那麼,就請國民黨立委們先為全民「窩裡反」吧!
(本文2014/01/24 於蘋果日報論壇刊出,標題為「窩裡反難以保障食安」)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