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綠繪本專欄(1)】世界上最棒的葬禮-成長的儀式

您在這裡

作者
洪靖惠/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文/烏爾夫.尼爾森

圖/艾娃.艾瑞克森

譯/李紫蓉 

出版/小天下

 

 

 


對於會帶來悲傷、難過或生氣等情緒的事情,我們有時很難對孩子開口解釋,這樣說,孩子能懂嗎?她們會不會更傷心呢?腦袋裡,閃過了無數的念頭。

但接受不同情緒,也是人生課題,引領我們找出問題來源,思考因應的方式。

我們遇見死亡的機會很多,我們就在彼此的生命裡,孩子的感官知覺很敏銳,如何陪伴孩子一起感受生命的歷程,由大人的我們開始,感受一片落葉、枝頭的新芽, 土裡的蚯蚓、遠至北極的北極熊,這些生命與我們一起生活著,這些生命為何正在凋萎或新生,都與我們緊緊相連,孩子天生的柔軟心,只要那麼一點輕觸,便成光明的小太陽。

不論生命教育或環境教育,都應由此開始:了解生命,尊重生命。

小小的葬禮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烏爾夫.尼爾森(Ulf Nilsson)與繪者艾娃.艾瑞克森(Eva Eriksson)都來自於瑞典,兩位的作品都曾獲得瑞典最具威望的奧古斯都文學獎,以及無數的國際獎項。

烏爾夫的作品類型廣泛,由童書到小說都有,作品裡常出現小動物,他認為小動物和人一樣,都擁有一顆容易感動的心,艾娃多則以色鉛筆及水彩作畫,畫風淡雅,人物表情刻畫細膩。

兩人的合作,在與死亡相關的這本書裡,以孩子的觀點,讓它成為一個有趣又溫暖的故事。

三個小孩,在秘密基地裡,組成一個小小的葬禮股份有限公司,一向很勇敢的艾絲特負責挖墳墓、主角負責寫詩、艾絲特的弟弟普特負責哭,他們三個各司其職,認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幾百年,幾千年,生生死死。

死亡,會痛嗎?

會害怕嗎?會孤單嗎?

由小蜜蜂、小鳥、魚兒,大到倉鼠及兔子,故事裡的孩子,害怕觸摸動物的屍體,也表達出對死亡的疑問。

「小詩」串起生命故事

每一段過程,都由一首一首的「小詩」串起,書中充滿詩意及韻律的故事情節,帶領我們慢慢感受到死亡的意涵,故事裡三個孩子,在小生命的逝去中,由害怕觸摸小動物的屍體到為小動物取名字,由刻意尋找到自然遇見死亡。

孩子們,為逝去的倉鼠準備了一首小努努之歌。

寒冷的冬天帶走了你,

親愛的小努努,我們感謝你,

感謝你的一切,啦啦啦…

孩子們,為在馬路上被車撞到而扁掉的剌蝟舉辦葬禮。

在人間,多剌的你平平扁扁;

在天堂,快樂的你胖胖圓圓。

孩子們,在樹叢間看見兩隻互相追逐的烏鶇,其中一隻烏鶇突然撞上玻璃窗,那幾秒鐘,生命的逝去,另一隻烏鶇在一旁唱著動聽的歌,孩子們都哭了,悲傷像塊黑布輕輕蓋住畫面。

你不再歌唱了,生命走向死亡,

身體變冷了,一切變暗了。

你是黑暗裡的一道光,

謝謝你,你永遠活在我們心房。

了解大自然的一切,與人類的生命歷程都是如此,有開始,就有結束。

生命很長,死亡很短,

死亡只在瞬間。

之後,小草和青苔成長,

墓旁的花朵綻放,

一切歸於平靜…

死亡是自然的一件事,大自然這樣教導著我們,但當死亡不再是自然發生的呢?

這是我與孩子討論的最後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我們還在討論中,當一棵棵大樹倒下,當蜜蜂蝴蝶不再飛舞時,這些與我們相關嗎?孩子的答案及追問,常令大人驚訝,善與惡,在孩子的心中很清楚。


說明:書中的世界很精采,我會儘量反覆讀過,記下我喜歡或有疑問的字句,還有想與孩子分享及討論的部份。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