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用塑膠製品 遠離塑化劑毒害

您在這裡

作者
袖袖/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志工

 

我們日常生活所購買的食品,竟然添加了原本是拿來製作塑膠用的塑化劑。塑化劑(DEHP)已被證實是一種環境荷爾蒙,有致癌的可能。然而除了被黑心商人添加在食品原料之外,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塑化劑或是類似物質的機會無所不在,舉凡塑膠袋、塑膠容器等,不當使用都會讓致癌物質進入我們體內,引起健康風險。

面對似乎無所不在的塑化劑,民眾應如何採取行動,讓自己成為”不塑之客”,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提供以下幾個方法供大家參考:

  • 少用塑膠容器 避免引毒上身

塑膠容器雖然好用,但絕大多數的塑膠成分都含有造成人體健康風險的成分。要避免塑化劑或其他有毒物質上身,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用塑膠作為食物的容器。但由於塑膠使用方便,價格又便宜,若不得不使用,就要注意塑膠容器底部的回收分類編號。

3號(PVC)已被證實有致癌性,但市面上使用的保鮮膜,還是有很多成分是屬於PVC。6號(PS)中的苯乙烯在動物實驗中也已證實會導致肝臟腫瘤。1號(PET)在某些研究中發現寶特瓶其中的催化劑會釋放出銻,影響內分泌。7號(PC)則是目前很常見的隨身運動水壺,但其中的原料含有毒物質雙酚A,也是屬於環境荷爾蒙的一種。2號(HDPE)、4號(LDPE)、5號(PP)則是相對較安全,但也應該避免盛裝熱、酸、油的食物。

  • 防塑四不:不要熱、不要酸、不要鹼、不要油

塑膠餐具的耐熱溫度其實只是僅供參考,只要裝盛的食物超過攝氏60度,塑膠中的有毒物質就很容易釋放出來。因此不建議用塑膠食器裝盛油膩、高熱、酸性、鹼性食物或利用微波爐加熱。平日購買外食,最好自備不銹鋼容器給店家盛裝,才能遠離塑膠毒害。

  • 食品添加物成分複雜  少吃為妙

這次塑化劑風暴讓大家覺得恐慌的是,它不是在塑膠製品中發現,而是在每天所吃的食物中。如這次被添加塑化劑的「起雲劑」,其實是一種乳化劑(界面活性劑),也是常見的食品添加物,而它的功用也只是讓食品變得美觀及便於保存。

主婦聯盟基金會提醒民眾,食品工廠所製作的食品絕大多數都含有食品添加物,而這些食品添加物的成分及來源複雜,若想吃得安心,自保之道就是少購買食品,多買新鮮蔬果自己親手烹調,不僅可品嘗食物的原味,也可以避免食品添加物的疑慮。

例如:花時間吃顆真正的柳橙,絕對比喝一大杯市售的柳橙汁來的健康,因為你就不用煩惱這到底是濃縮、還原還是香精果汁;多吃蔬果均衡飲食,絕對比每天吞下好幾顆健康食品來的實在;少吃香味濃郁及顏色鮮豔食品,因為裡頭常常含有香精、香料、色素、安定劑、防腐劑…等各式食品添加物。少吃外國進口的食物及食品,想想看要讓它漂洋過海需要多少的化學處理過程和能源損耗。

  • 建立預警原則和發揮消費者力量

在充滿塑化劑風險的台灣社會,主婦聯盟基金會呼籲政府應馬上禁用對人體有致癌之虞的塑化劑,而非民間團體舉證證實有害或發生健康事故時才手忙腳亂的補破網。消費者也不要忽視自身的力量,對於有健康疑慮的食物,應該拒買並要求商家改善,並多購買當地當季的蔬果,支持本土農民,也避免食品添加物可引起的風險。

原刊登於2011.6.22人間福報[台灣要美麗]專欄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