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讀後感

您在這裡

作者
張哲誠/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三年級

        進食,就是把自然轉化成文化的過程。從這本書宏觀而又細緻的帶領讀者走入他的思考,融入他的世界,從他的眼睛中我們從新檢視世界,而這一切的第一步就是從我們的餐桌上的食物開始。

        而書中詩化的筆法讓人宛如身歷其境,不論是作者在耕田除草的辛勞,逛超級市場的零瑯滿目,甚至是屠宰場宰殺動物的痛苦,到森林的迷茫與稚嫩,都躍然紙上,而每一篇章中總是能出現值得讓人合起書本思考許久的字句,讓人真的配服他思考體系的完整與連貫。

        我從小學開始,外婆就去慈濟當志工,她對我們也總是要叨念著環保、不要浪費等等,但我不曾花時間去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邏輯思考,面對外婆的掛念與要求,總是虛應故事的多,直到後來有空開始閱讀各類雜書,我才漸漸明白。其實環保是對於資本主義下得工業化的修正和解決辦法,環保的本質得附屬於資本主義的擴張之下。

        資本主義就是讓一切都能夠被金錢數字決定,但是以人為淺薄的知識去判斷價值的時候,自然環境就注定要崩潰了,因為所有的東西都被量化之後,人所能感受到的感官知覺就會大大的降低,發生在他眼前的,將會被他的頭腦從新組合成另一幅畫面,舉個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例子,當我今天如果點餐吃不下去,我第一個念頭會是這剩下多少錢,剩下多少錢的念頭一出現,我就知道我一定可以大方拋棄眼前的食物,因為可以被量化的意思也就是可以被同質化,在我眼中,十元新台幣,幾乎等於我面前剩下的半碗餐點,那我只要當作我拋棄十塊錢,就能大幅地的降低自己的罪惡。

        將物質以金錢數字作為標準行之有年,我們習慣問每個東西值多少,可是近幾年,尤其是環保主義者所談的,很多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這些發言,如果能仔細去思考,其實是對現今狀態下的社會一個很大的挑戰。

        所以,書的一開始才會引述大量哲學的思考,對於人,這個雜食者,真正的定位,這也是書上讓我最為感動的地方。

        所謂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食物網的一個環節,我們常常以為自己能夠支配什麼物種,反過來看,不也是那類物種靠著我們征服全世界嗎?就像是書中第一章談到的玉米征服世界一樣,我們是不是能夠換一個角度去看這世界?

        這完全就是一場革命,作者走得比一般環保人士所談的更深也更遠。這已經不是對於現今社會的改革方案而已,如果細細品味他的論述,他是很有可能推翻掉整個現今人類的政府體制。他靠著創造一個新類型的農場供食體系,也就是薩拉丁的牧草農園,這個農場可以不用石油來運輸和耗能,不用政府作有機認證,幾乎不用現在科技,他對於人類發展的信念是他整本書論述的最大武器,同時卻也是最大的弱點。

        因為這本書對於消費者,也就是一般大眾,我認為作者寄予太大的期望了。這場革命,他拋棄了現今掌控資源最大的財團與政府機關,而革命的產生不可能只靠一般消費者對於環境的信念。因為就像他書中自己也提到的,現在這些高工業化產生的食品,又便宜熱量又高,對於生活水平不高的民眾幾乎是唯一選擇了。

        故,書中最後作者自己也承認「所謂完美的一餐,是指已經完全償還、未留下任何虧欠的一餐。不過這幾乎無法達成,所以我說這一餐既不實際,也不適用於生活。」他的理想離現實有著極大的落差。

        當然不是所因為困難重重而就只此打住,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用心思考,對自然的剝奪其來有自,從遠古時代的農業出現,很大的原因也就是人類補殺動物過了頭,我們這積習難改,但是問題還是要解決,現今對於生態的浩劫總有一天會回到人類身上,我們是由我們吃的東西組成,而我們的作為會影響我們進食的對象,這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們好好想想。

 

延伸閱讀:今天到底該吃什麼? 介紹《雜食者的兩難》 (上)

今天到底該吃什麼? 介紹《雜食者的兩難》 (下)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