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綠食堂》---揭開不願面對的糧食真相

您在這裡

作者
林芳如/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議題專員

去年底,大統混油事件發生,今年中秋節前夕爆發餿水油製成香豬油、十月又傳出頂新進口飼料油製成食用油,揭開台灣民眾所不願面對的飲食真相---我們飲食的質與量,早已「油」不得我們。

基金會長期提倡結合環境教育、農事教育、飲食教育的「綠食育」,除了讓國人瞭解我們的土地與食糧面臨著「內憂外患」,另一個重要目標,就是透過環境教育讓台灣的孩子瞭解,從每日的飲食實踐中,付出小小努力是有可能改變整體結構的! 因此,八月份,我們特地邀請《臺灣綠食堂》作者蔡佳珊以「不願面對的糧食真相」為題,與我們分享多年來進行農業報導,深入瞭解這塊土地、台灣農業、以及國人的食糧所面臨的「內憂外患」。

演講一開始,佳珊一語道破這五十年來,人們以食續命的不同處境:「五十年代,台灣人用嘴巴吃飯。八十年代,台灣人用眼睛吃飯。現在,我們要用腦筋吃飯」。確實,1998年以前,台灣有誰知道世界上有「食品級黃豆」,而且台灣人長期所吃的,竟然是「飼料級黃豆」呢?此外,過去消費者喜愛外型大又美的進口水果,如今卻有消費者踏破鐵鞋尋找草生栽培、不施肥、不除草、不噴藥種出的荔枝,這一切都顯示消費者與台灣農業積極在內憂外患的處境中突圍。

若更進一步瞭解台灣的農業史,就可理解過去的失落,更能感佩本土農業復興過往光彩的努力。比如說,一般國人食用的黃豆,九成都是進口基改黃豆。誰知到六零年代的台灣,大豆栽培面經高達近六萬公頃呢?如今,不少農民努力復耕,加上現行法律禁止種植基因改造作物,這反而使優質且安全的本土黃豆供不應求。

吃米還是吃麵包?吃東西如何保文化、護環境?

1964年,台灣正式開辦校園午餐,一天一餐五角元的一菜一湯,但隔年,宣布營養午餐改吃麵包。時至今日,米食文化依舊不敵外國餐飲文化,小孩彌月已從過去吃油飯改吃蛋糕餅乾。然而,佳珊跟我們說,大部分人除了吃米不知米價,還不知道過去台灣的米其實品種多樣,也因此有很多顏色!如今,不少貢寮水梯田以手工種稻的復育者,不僅成功取得開發與環保之間的平衡,讓紀錄上已失蹤三十年的黃腹細蟌現身,手工種稻也讓日治時期之的「彩色米」得以重現餐桌。換言之,消費者吃米的同時,其實要回想稻田的好,就像是《綠食堂》裡頭提及興大陳吉仲教授所言,「稻米產值三百億,可是稻田所營造的生態、環保和文化價值,卻有兩千億」。由此看來,「呷米」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國家的未來

儘管佳珊稱之為田間覺醒的農業復興運動正在展開,但台灣農業仍舊面臨許多外患。比如,台灣菇業面臨走私香菇大舉入侵已長達二十多年,全年產值達八十億的農業面臨如此挑戰,官方卻無計可施。走私香菇有多嚴重呢?書裡指出,「每年走私香菇高達一千多公噸,就算台灣自產香菇全數烘乾也才四千公噸」。面對如此情況,新社菇農卻只能自力救濟,他們成立協會、赴中考察,發現當地菇舍環境不佳且農藥使用鬆散。但在台灣,菇農幾乎不用藥。面對如此強勁的外患,官方卻根本沒有備好人力與設備作產業後盾,因為從法規制度就開始自相矛盾了!她指出,「菇類明明是真菌,卻被農糧署歸類蔬菜,資源少到連基本產值產量調查都無法精確」。再加上,菌種老化減產、外銷市場被韓國攻佔….等,種種後天失調的處境,都讓台灣民眾吃下明明屬於禁止進口、品質較差的中國香菇。

第一本書《台灣好果子》,佳珊便是書寫台灣水果王國的美麗景致,因此她對台灣水果所面臨的四面楚歌感受極深。台灣水果在病蟲害、高成本、氣候變遷與進口水果的夾殺下,這種高經濟作物、高環境代價的農作物很需要消費者幫忙才能走到康莊大道。台灣每年進口30萬噸水果,是國內生產量11%,等於每位國人每年購買了13公斤的進口水果。而其中,進口自美國、智利的蘋果更高達14萬公噸,等於每人一年吃了6公斤的進口蘋果。然而,台灣消費者卻不知道,美國消保團體每年發表的「農產品農藥殘留購物指南」中,蘋果已經連續三年登上「最髒蘋果」榜首。而我國所訂的殺菌劑「蓋普丹」容許量,國產蔬果容許量是個位數,而蘋果、櫻桃卻高達25ppm,對照國際標準,歐盟在蘋果的容許量只有3ppm、日本則是5ppm,顯然是特地為了輸台的美國蘋果量身訂作寬鬆的農藥容許值!

回想當日演講分享,突然覺得近日沸沸揚揚的食安事件,或許有助台灣社會面對過去一直逃避的糧食真相。當我們的政府對於大國農產輸入如此讓步,自己的農業無法自己挺、自己的消費者也無法自己保護,我想,立基於環境永續的正確消費實踐,就是眼下唯一一條人人都執行的革命路途。

 

圖片來源:蔡佳珊提供, 陳弘岱攝影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