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教案培訓營/學員教案與心得分享

您在這裡

作者
黃昭儀

開出浪漫的花朵-「學員教案與心得分享」後記

「土地會把我們帶回很浪漫的層面。」--張瑋琦2015/4/29食農教育教案培訓營結訓式

經過兩天的課程,學員們從瑋琦老師團隊帶領的課程中獲得許多能量與感動,在最後一堂學員教案與心得分享中,學員也將其情感展現在每一組的教案分享之中。

食農教育應包含更多面向

這次培訓的課程,在瑋琦老師巧妙安排之下,從綠色飲食文化、環境保育、健康與社會福祉四大構面下去設計,其中環境保育、健康與社會福祉三個構面,瑋琦老師團隊分享已開發成熟的教案。而文化構面的課程設計,是從講師分享經驗到學員親自參與教案設計的方式來進行,透過認識自己的組員,瞭解彼此,找出共同關注的題目,然後「撩落去做」。文化不是能透過教育就會馬上理解,文化是長期人們共同生活經驗的累積,因此關於飲食文化的教案就讓學員們從自己生活經驗去挖掘與反思我們的文化在哪裡?是甚麼?有甚麼?

粽子大不同

在教案發表之前,每位組學員都卯足了勁,把自己的想法再做更進一步討論,期待上場時能給夥伴們豐富的呈現。教案分享一開始,打頭陣的是D組學員,D組資料整理迅速,已經把初步的教案單都寫好,讓現場一陣驚呼。這組選擇的主題是「粽子」,這是個應景的題目,因為端午節就快到來。粽子具有文化多樣性,乘載了各地的風土民情、當地味蕾,有很濃厚的文化意涵。教案中先透過粽子的來由引發興趣,再點出人類「包裹食物」文化的遠古歷史,其中最精采的部分在於各種不同型態的粽子與所連結的文化,不只是台灣的南、北部粽,現在有很多新住民的夥伴,因此教案也呈現了來自不同民族的粽子。粽子不只是端午節應景米食而已,背後還包含了各地族群的味道與當地的記憶。

小吃與歷史

緊接著是來自A組的分享,他們是從小吃談起,但是顛覆一般介紹小吃的印象,他們結合了歷史與地理來講述一地小吃文化是如何形成,呈現了飲食空間的概念。教案是以台南府城舊城區為例來說明,從街道有哪些小吃,談到這些街道原本有甚麼店家,原來曾經身為台灣首都的府城,是一個產米的重鎮,在以前甚至有街道兩排都是米店或碾米的商家,所以才會造就台南有那麼多小吃和米有關,有米糕、碗粿,還有用米做的肉圓。另外,也透過歷史的角度,來了解台南的偏甜口味的來由,原來可能是因為身為首都,也是商業重鎮,在地有許多的貴族、富賈,還有仕紳、老師與醫生等,在以前糖是較昂貴的食材,有一定收入才吃得起,台南這裡聚集這些人,才漸漸形成現在的飲食口味。教案的內容則是透過九宮格小遊戲讓民眾從熟悉的小吃中挑吃屬於米的製品,引發興趣後,再深入談到台灣糧食自主與米食文化與在地環境、氣候間的關係,還鼓勵民眾回家發覺老人家的故事,找回米食文化基底,最後則是透過生活實踐的動手體驗,希望翻轉現代人對吃米飯很麻煩的想法,進行「捏飯丸」的活動。可以看出本組想要讓此教案的觸角很寬廣,也呈現這組學員組成的多元特色。

早餐吃了沒

講完小吃與米食文化,C組學員帶我們從「一日之計在於晨」的早餐文化開始講起,這個教案所點出的主題是「傳統-現代」飲食文化的斷裂,發想是來自學員對自己從小到現在的早餐轉變,小時候還會吃到媽媽準備的米飯早餐,到現在進入職場,早餐要較快速解決,所以準備了麵包在家,一開始是自己吃,後來連父母也不再吃米飯早餐,而是跟著一起麵包,這種轉變值得我們一起深刻思考,為什麼無法回到以前的飲食呢?教案一開始是從對民眾提問「早餐吃甚麼?」開始,接著由早餐的種類不同,進行分組討論與發表,隨後講師呈現早餐文化、健康營養與外帶早餐使用的食器問題,最後以做飯糰做結尾,希望民眾可以發現自己做早餐也是可以很簡便。而瑋琦老師回饋時,更是為這組打了一劑強心針,他建議這組不用給民眾體驗做飯糰,而是讓民眾自己討論出「現在為什麼不能做出傳統早餐的原因」,進而自己討論要如何改進,把家庭主婦、煮夫的智慧逼出來,也能讓家中孩子發揮創意,讓家家都可以想出自家的解決方法。這組透過早餐讓我們反思現代飲食方便與美味所造成的文化斷裂,瑋琦老師的建議提醒我們該想想原因與改進的方式,而不是繼續受到方便與美味的外食誘惑。

總鋪師的祝福

最後一組,來到了選擇「辦桌文化」的B組,在這組的分享中,我們重新認識我們有點熟悉又陌生的婚宴宴席。你曾經注意過辦桌的每道菜名嗎?在婚宴上,每到菜名都別出心裁,充滿特色又充滿祝福。在很早期,這每個菜名都是來自總舖師的祝福,因為那時總舖師又稱為刀煮,是帶著廚具到府上煮菜,主人家會準備好食材與碗具,總舖師的出菜順序也是別具意義,首先第一道菜會上雞,是具有「起家」的意涵,而第二道菜是羹湯,這道菜則可以看出總鋪師的手藝,接者才會把「手路菜」端出來,這些手路菜就含著更多的祝福,例如雙拼拼盤的雙雙對對;含有豬心、雞心的心心相印。連刀工也隱含著祝福,例如將白蘿蔔切丁意指添丁。除了每道料理中含有滿滿的祝福之外,辦桌文化也含著社區、村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以前辦桌向鄰居借鍋、借碗,還有菜尾湯可以分送左鄰右舍,各式各樣的人際互動都是現在餐廳宴客所無法呈現出的文化。這個教案希望透過喚起大家辦桌的經驗,讓大家想想菜色、菜名間的關聯,進而討論我們是否能有所改變,婚宴不應只追求華麗氣派,可以一同思考如何辦出暨在地又充滿祝福的宴席。

經過兩日的課程,在聽完每一組的教案分享後,終於要進入結尾了,大家認真很久,也經過很多的課程與體驗,但是沒有一個人顯露疲態,反而人人都有著蓄勢待發的眼神,真得很讓人佩服。瑋琦老師帶著大家回顧了這兩天的課程,並且邀請每一位學員發表自己的心得,雖然僅有短短的兩日時光,但是學員們都在此吸飽了養分,涵養出食農教育的花朵。

最後,期待今日在此綻放的花朵,可以結成果實,讓食農教育的種子散播到更多的地方。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