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教案培訓營/吃當季、吃在地

您在這裡

作者
陳其農/主婦聯盟基金會秘書

 

 

「為什麼要吃當季、吃在地」,友婷老師以提問方式揭開這堂課的序幕。對人類祖先來說,他們完全根據季節變換而吃當季所產出的食物,所以吃「當季蔬果」是一件非常簡單、一定會達成的事。但是,現在超市中產品琳瑯滿目、什麼都有,儘管不符合台灣季節作物,卻可能由於來自國外進口或是國內網室栽培,而可以取得。總而言之,我們已經很難從日常生活中去挑選或分辨什麼食物是當季了;甚而,現代人越來越多的食物選擇,似乎並未帶給更多的健康。

    這個時候,我們必須去思考「為什麼四季都買得到這些蔬果」,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蔬果魚肉,又是如何生產、如何來到我們的面前」。友婷老師首先以有趣的、自行研發當季蔬果心理學來引導,接著進入另一主題─「在地蔬果」的益處,最後讓學員們討論我們每一餐的分享與規劃。

 

◎當季蔬果─菜菜心理學

    我們知道新鮮、乾淨的食物多在天時、地利之下生產出來,當季蔬果顧名思義是最適合這個季節的盛產作物;換言之,在這個季節下,當季菜不會有過於嚴重的病蟲害,故而甚至連慣行農法耕作的農地都不需要噴灑很多的農藥,菜就可以長的很好、有很豐富的收成。當季的概念透過連結菜、人、土地以及氣候環境之間的關係,友婷老師以一種擬人且相互體貼的方式來進行說明:「當季蔬果為什麼喜歡這個季節,且這些作物又是大地為人們提供的什麼樣的恩惠」,讓我們自然地認識、進而理解當季作物與我們切身的關係。

    在春天,儘管已逐漸回暖,但天氣經常多變(如俗諺「春天後母面」),所以還有一些「怕冷」的蔬果還躲在土裡(大白菜、枇杷、洋蔥、蘿蔔、山藥等),而日漸和煦的陽光吸引小葉菜或筍類破土而出(桂竹筍、蘆筍等),享受陽光。到了夏天,瓜果類蔬果(絲瓜、苦瓜、小黃瓜等)發展出攀爬的能力,以獲得更多的日光浴。並且,因為台灣的夏天多雨,所以我們也可以看見許多「愛喝水」的蔬果(西瓜、鳳梨、瓜類等) 趕上了好時機。而秋天,準備過冬的蔬果(馬鈴薯、芋頭、菱角等)以澱粉的方式累積能量,因應微涼的天氣,蔬菜也穿起薄紗(萵苣類、大陸妹)。當冬天來臨,台灣多寒冷、缺水,於是我們的蔬果以厚重的葉片或根莖果實來禦寒並保留水分(高麗菜、青江菜、茼蒿、白菜類、花椰菜等)。

    除了蔬果的小心聲外,我們額外的感謝孕育萬物的大地滿足人們在每個季節的需要:春天蔬果神奇似的多性溫和、調氣潤肺、能保護呼吸道,照顧這個季節時容易感冒、喉嚨痛的人們。夏季蔬果飽含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讓我們在炎熱的天氣下,清涼解熱、消除暑氣,並也幫我們調適中暑或食欲不振的狀況呢!秋季蔬果為人們提供需要補充的能量來源。冬天呢,則為人類準備豐富的維他命C和熱量,如柑橘類;適合煮火鍋的蔬菜也提高人們身體的抵抗力噢!

    透過菜菜心理學的比喻和故事,讓學員們自然地對當季蔬果建立明確的認知,並且多了份感情,謝謝它們的奉獻並為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的設想!

◎在地背後

    而進入「在地」議題,我們首先回到根本的飲食文化,討論傳統食物面對全球化外來食物,如速食、麵食文化的入侵,有什麼樣的衝擊與影響。而為什麼應該被注重的原因,在於這些在飲食習慣的改變、逐漸被單一的大眾食物影響下,將造成我們民族知識傳承的中斷。食物一直都是因為人的地理分布及生活方式,而形塑出各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如中華民族以米為主食的文化,上至祭祀、供奉,下至庶民的日常生活,都與米食密切相關。

    另外,吃在地食物也能縮短食物從產地送到餐桌過程中旅行的距離,也就是耳熟能詳的「食物里程(Foodmile)」。當食物里程越遠,便需要消耗更多能源,我們通常以「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計算來輔助理解。友婷老師舉了一個實際案例,讓我們當場計算:美國華盛頓蘋果與梨山蘋果的碳排放量。

‧美國→高雄鹽埕區12,958公里

水運(船)0.13每運送1公斤糧食/1公里所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克)

1(kg)*12,958(km)*0.13(g)=1684.54(g)

‧台南→高雄鹽埕區76.9公里

陸運(卡車)0.27每運送1公斤糧食/1公里所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克)

1(kg)*76.9(km)*0.27(g)=20.76(g)

    透過套入實際的數學公式,計算之後,我們得到整整80倍差距的結果。這個數據,一來讓我們更為反思,二來我們也認為這是一種可以融入數學課程的教育方式,未來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們自行去計算出驚人的數字。

◎「A banana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你吃什麼?

    最後,回到那「我們要吃什麼」,友婷老師拿出my plate,這是美國新研發出來、用來取代過去食物金字塔的各類食物攝取量比例建議。在這裡,新竹教育大學張瑋琦教授提醒我們注意如何符應台灣的飲食習慣,因為我們並不像美國一餐吃「一塊肉」,我們通常是會與蔬菜混搭,例如竹筍炒肉絲等等,所以還需要轉換。

    活動流程是每一組拿到一份蔬果卡,首先要區分圖卡上蔬果的盛產季節,接著分別依春夏秋冬排出美味的當季在地菜單(台灣版的my plate),然後再與其他組分享。

    上台報告的時候,每一組都很有特色,並且不但當季又在地呢!記得大家七嘴八舌的說我的米是來自宜蘭或是北投某所國小,而蔥炒豬肉的肉來自三芝,蔥來自宜蘭,水果也是離我們最近的陽明山、宜蘭等地運送過來的…。儘管學員們多是一群大人,但是食農教育就是重建人與土地的連結,我們確實也從彼此身上獲得滿滿的力量。未來,我們也期許將這份感動帶給更多人,在每個人繁忙奔波的生活中,或許也能體會到大地的溫暖與土地的溫度。

環教資訊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