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教案培訓營/味覺力的重建

您在這裡

作者
張黎薏-台大實習生

身為一名小小的實習生,兩天的課程之中只參與了第一天下午的觀摩與旁聽。坦白說,課程結束後的心情是五味雜陳的,一方面因為無法參與全程的培訓課程而感到非常惋惜,另一方面則是在這半天的時間裡,紮實的課程安排令我獲得意想不到的豐收以及教學方面的啟發!

  下午第一節課是由康以琳老師所帶領的「味覺力重建」課程,老師延續上午課程所分享的國小食農教育經驗,從課程的核心理念、活動的設計到與學童的互動和反饋,康老師所敘述的種種經歷,使我心中產生不小的共鳴!因為今年3月開始課程實習的緣故,我與幾位同學選擇到主婦聯盟基金會來實習,並在基金會的安排之下,跟隨「小玩伴」團隊至萬隆武功國小進行十週的食農教育課程。而在這次的培訓課程,康老師透過一些活動的設計,讓我們去練習分辨不同來源的同一種食物其視覺味覺上的差異,例如:第一個「從麵粉到麵包出爐」的活動,就算母親在家裡常做麵包,我從小到現在都還會當小幫手,但我仍然無法抱持著十足信心去判斷兩者麵粉的差異!嗅了嗅、啃了啃麵包,還是判斷不出其品質的優劣,關鍵在於十幾年來的感官記憶已經根深蒂固,如何開始認真的去把關自己所吃的食物,我想我是需要多一點細心而且還要一些時間去練習的。在反省的同時,不禁回想起武功國小那些孩童能夠在一堂課的時間內辨別出兩條小黃瓜是出自於慣行或是有機農法,不由自主的心生佩服。孩童的味覺力之所以比成人還要敏銳,是由於他們的味蕾尚未長期食用調味料、加工食品而遭受破壞等。

  在工業化、全球化的這個時代,我開始認真覺得除了要教育下一代為自己的健康把關之外,還有一點就是要記得珍惜人類與生俱來「品味」的天賦,以及善用這份天賦去品嘗食物的天然風味。這是當天下午課程第二節,由張瑋琦老師主講的課程所帶給我很重要的啟示,「飲食與文化」看似稀鬆平常,但老師以原住民飲食文化帶領我們逐步拋開本位主義去發現飲食與文化的奧妙關係,發現各文化的飲食特色都是有其深遠的哲理與典故,這也引發我去反思:身在這塊寶島的人民,當我們高喊愛台灣時,是否真正發自內心的愛台灣了呢?我們對於家鄉的傳統文化瞭解了幾分?又認同了多少?

 

  然而,再從全球化的角度去思考,當我們力倡打破文化偏見與歧視,我們是否也在國際潮流之下不經意地成為盲從者?在追求食物種類的多元性與便利性之時,同時也使自己或親友共同置身於問題食品所造成的健康風險之中。政府使用公權力替人民做國內外的把關固然重要,但反觀接觸食物的第一線-也就是身為消費者的人民也責無旁貸,我相信我們都是有能力去區分食物品質的好壞,並且有權利拒絕購買會造成健康風險的食物,只是我們需要花一些心力去建構對食物的正確觀念,我認為身為現代公民,除了要具備媒體識讀的能力之外,也要讓「家常便飯」真正成為生活的常識,這其實並不難,只要去參與類似於此的研習,透過活動做中學,多少能領略到人類生活最根本的道理。

環教資訊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