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Just Do It——食農教育培訓營扎記

您在這裡

作者
文:陳其農(本會秘書) 圖:秘書處

4月底時,約 30 位學員參與了我們舉辦的「食農教育培訓營」活動。原本以為只有老師才會來參加,結果來的學員竟然包括 20 歲的大學生到已有許多實務經驗的環境教育志工講師、社大老師。面對頻傳的食安風暴,大眾也越來越關注飲食問題,這些學員們除希望知道要如何吃對食物,更期待透過在自己的工作或生活裡推動食農教育,重建人與食物最根本的關係。於是他們跨越了時間的長河及職業背景,一同參與了這場培訓活動,用行動打破了一般人認為只有學校才能做食農教育的狹隘想像。

不只是食物、不只是農業、不只是教育的食農教育

    「其實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就是食農教育末端神經的病徵罷了」為我們設計今次「食農教育培訓營」的新竹教育大學張瑋琦老師說道。其實,早在1996年,義大利羅馬的糧食高峰會議便對食物安全作了一個很廣泛的定義:「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均能實質且有效的獲得充分、安全及營養的糧食;並且,重要的是依不同民族的文化慣習,迎合其飲食習慣及糧食偏好。」

    故此,食農教育確實涵蓋對諸多面向的反思與重構,如糧食自給率以及食物安全議題;其更扮演重建人與土地、食物生產關係的疏離關係,以及傳承在地飲食文化的重要推手。透過食農教育實踐綠色飲食生活,我們可以將之歸納為五個面向(如圖1):

▲圖 1 綠色飲食生活之 5 個面向

一、      在飲食文化的傳承上,我們保留在地特色食譜,尊重民族間不同的飲食慣習、區辨食物標準,以及承裝之食具與料理方式。

二、      在家庭與社區的互動上,沿襲飲食文化脈絡,我們強調在用餐過程中的倫理與感恩,透過飲食教導孩子學習人與人相互體諒的心意與行為。

三、      在國民身心健康上,我們引導孩子認識食品添加物與標示、食物產地來源,養成選擇食物的判斷力與飲食習慣。

四、      在環境保護方面,我們關注食材是否來自在地,降低食物里程與碳排放量;並且讓孩子認識、支持對環境友善的食物生產方式;

五、      在社會福祉方面,我們更進一步關心農村與小農福祉,包含動物福祉以及水資源等等。

發掘食物好玩的因子

    對於生活中的食物,我們確實可以用更多感受與接觸的方式來理解。除了實際去農地看、認識農夫好朋友,或是仔細注意食物標示,我們也可以學習用身體去認識這些填飽肚子的食物。立即分享兩個當日學員們反應熱烈和跟生活息息相關的教案:

  

▲圖 2:在「從麵粉到麵包」的課程裡,學員們上前來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啃一啃,感受一下哪種麵粉比較新鮮。

    麵包已成為很多台灣人的主食,談起麵包大家認知的可能就是歐式、中式、甜的或鹹的,但對於製作麵包最主要的材料——麵粉,又認識多少呢?在「從麵粉到麵包」的課程裡,講師讓學員們透過感官來辨別台灣或是進口麵粉。學員們上前來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啃一啃,感受一下哪種麵粉比較新鮮。由於十幾年來的感官記憶已經根深蒂固,很多人都判斷不出兩種麵粉有何不同。甚至有學員使用反面論證「這個是平常常吃的味道,所以應該是進口麵粉吧」。

    另外,各式飲料也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為了解更多有關飲料——尤其是含糖飲料的問題,講師在「糖糖危機」課程,先讓學員先認識高果糖玉米糖漿(High Fructose Corn Syrup,HFCS)背後的風險與環境影響。接著講師讓學員品嚐兩瓶分別裝著細砂糖和特級果糖的水,再次考驗學員們的味覺能力。學員被指定先喝藍色瓶蓋的水(砂糖),再喝紅色瓶蓋的水(果糖),品嚐後再分享評鑑的結論。結果大約三分之二的學員精確地指出紅瓶是細砂糖水,因為喝藍瓶水時,舌頭會有黏澀感且不順喉,紅瓶則是有相對順滑口感且有自然果香。

 

▲圖 3:在「糖糖危機」課程,講師準備了兩瓶寶特瓶分別裝著細砂糖水、特級果糖水,考驗學員們的味覺能力。

    這些體驗活動都衝擊學員的舌尖,「我怎麼會吃不出來」「吃起來都一樣啊」。透過分享習慣的味道、故事,彼此討論著「哪些味道是我習慣的?」、「這些習慣是從哪裡來的?」等等。讓我們在面對食物的抉擇上,能奠基於更多不同的評斷考量。同時,希望提醒大家要珍惜這份與生俱來的品味天賦,記得食物真正的原味是什麼。

讓食農教育融入學校不同課程

    記得有位學員問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食農教育有需要和學校的各科目切割嗎?」康老師隨即分享了她在城中國小帶領小朋友將種稻的經驗,讓大家了解到其實食農教育帶給孩子們的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人與社會的互動,是學習各學科最根本的基礎。

康老師表示看似是農事體驗的種稻課,其實也可以結合國小的自然、綜合活動、健康與體育課。她先透過各式牛肉、漢堡套餐讓孩子了解在台灣耕種的重要性,帶出為什麼要種稻,並讓孩子實際參與整地、蓄水、下基肥,利用古法進行水稻育苗。孩子在每次嘗試中逐漸將過往的知識學以致用,像是使用鏟子時,孩子會自己大聲的說出口:「這就是槓桿原理!」或是結合自然課所學,發現了水田常出現的 9 種雜草以及昆蟲,發現昆蟲的孩子們還會興奮地與學弟妹炫耀自己的發現,成為孩子們榮耀的象徵。

從生活經驗去設計教案

    飲食文化看似稀鬆平常,就是日常生活中再自然也不過的例行公事,但是我們真的瞭解這些「家常便飯」嗎?關於我們的平凡日子,其實有許多不平凡的文化脈絡值得我們去瞭解。就在兩天培訓快要結束之際,學員們也了解到從生活經驗中反思、找出共同關注的題目的重要性。以下跟大家分享兩組緊扣台灣飲食文化的有趣教案設計:

        一、「粽子大不同」:這教案希望呈現粽子承載的文化多樣性,點出人類「包裹食物」文化的遠古歷史。另外,透過各種不同型態的粽子——台灣的南、北部粽,很多在台灣生活的新住民吃的粽子等,呈現出粽子不只是端午節應景米食,還包含了各地族群的味道與當地的記憶。

二、「總舖師的祝福」:這教案希望呈現台灣傳統辦桌文化,如總舖師出菜順序是有其意義的:如第一道菜會先上雞,意即「起家」;而第二道是羹湯,是總鋪師展現自己手藝的菜式;接著才會把含著更多祝福的「手路菜」端出來,如雙拼拼盤的雙雙對對、含有豬心和雞心的心心相印等。甚至,在刀工上也隱含著祝福,例如將白蘿蔔切丁意指添丁。此外,辦桌文化也含著社區、村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以前辦桌向鄰居借鍋、借碗,還有菜尾湯可以分送左鄰右舍,這些都是難以取代的文化。透過喚起大家辦桌的經驗,讓大家想想菜色、菜名間的關聯,進而一同思考如何辦出既在地又充滿祝福的宴席。

    食農教育不只重建人與土地的連結,也讓我們彼此之間串聯、形成社群的力量。期許大家在各自繁忙奔波的生活裡,抽身體會大地溫暖與土地溫度的能力,彼此相互牽手前進,讓更多人一同來擴展這份溫暖與感動,

 

更多有關這次食農教育培訓營的紀錄,請見https://www.huf.org.tw/essay/content/3038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