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塑論壇平台  交流塑化風險、減塑實踐及回收現況 (上)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事務所

 

氾濫使用塑膠製品的台灣,正面臨塑化污染環境及健康的危機。本會於5/31在維他露基金會館辦理「減廢無塑 低碳生活」論壇,邀集相關學者、公部門人員及實踐者分享,分為「塑化毒害風險」、「減塑生活實踐」、「政策執行與回收實況」三主題,分別探討環境荷爾蒙及塑化劑風險、實踐無塑生活的方式及呈現塑膠回收的現況,透過此平台讓大眾可交流、提問。

減塑政策民間倡議與教育推動

論壇由陳曼麗(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常務監事)開場,說明台灣的垃圾量中,可回收資源僅佔40%,主婦聯盟早期成功推動垃圾分類政策,也倡導塑膠源頭減量,呼籲自備購物袋、餐具水杯,並拒用一次用品。回顧2002年「限塑政策」,其僅限制在店面餐飲業,卻無法管理使用量更大的菜市場和夜市;直至2014年,中研院發表「塑化劑增加乳癌2.4倍」報告,才更激化國人對塑化劑的關注。

石化產業自早期在國內便備受政府力挺發展,台灣並非石化原料產地,卻被刻意塑造成「石化王國」,所有生活用品的材質都被塑膠所取代,一切看來唾手可得又理所當然!限塑政策當時遭塑膠業者反彈,最終仍聊備一格,減塑需藉由教育打下基礎,主婦聯盟長期進入學校、社區、機構與企業進行宣導,期望全民漸漸降低對塑膠的依賴。

[ 塑化毒害風險 ] 主題

無所不在的塑化劑風險

接著由吳家誠(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分享塑化劑風險。從人體機制原理談起,人體許多器官具分泌荷爾蒙功能,藉由血液循環發揮功能,維持人類生理與生化反應,繁雜的內分泌腺可說是人體最複雜的系統之一,些微外力擾亂原有秩序,便會產生鉅著的影響。

現今生活環境中已有大量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影響人類健康與生物環境有顯著的效應。這一類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PAEs等)是緩慢累積的毒性,人類還無法進化自身排毒的功能,就已遭受環境複雜的汙染。塑化劑及環境荷爾蒙影響內分泌、細胞功能、胚胎發育等,而政府的疏於把關讓情況更惡化,立法與查驗跟不上廠商研發化學物質的飛快速度,而廠商的社會責任也相當重大。立法不完全的狀況下,即使查驗有害物質,仍無法執行對等的懲罰,消費者權益沒有保障,期望「食品衛生管理法」及「食農教育法」盡速立法完成,保護大眾及下一代的健康。

環境荷爾蒙面面觀

而林中英(林口長庚醫院毒物實驗室博士)談環境荷爾蒙危機,由諸多有毒物質滲入環境中(土壤、水、空氣),藉由進入生物鏈造成危害。遠溯近二十年前的DDT、多氯聯苯、世紀之毒戴奧辛等,儘管被人們遺忘,至今仍存在深遠的影響。

戴奧辛可飄送幾千哩之遠,進入食物鏈且無法被生物分解,人類接觸戴奧辛,90%源自遭暴露受汙染的日常飲食,如:乳製品、蛋和魚;多溴二苯醚也值得關注,被使用於主機外殼、鍵盤、保麗龍製品等,而現代人常處於密閉空間、長時間接觸3C用品,此條件下,遇高熱便有多溴二苯醚的釋放,易造成甲狀腺及乳癌病變。可透過保持室內通風、3C商品用畢洗手、定期清潔家電以減少粉塵、拔除延長線插頭,減少其釋放濃度。

塑化劑是環境荷爾蒙之一,其造成甲狀腺功能異常、成年人易不孕、男女童性早熟等,也恐致使罹患氣喘、癌症。塑化劑是嚴重的食安問題,儘管各類化學物質的添加量微少,卻難保十年、二十年後才發現的危害,廠商應履行誠實標示,確保民眾知的權利。除了立法管制添加物問題之外,消費者也應主動觀察食品成分、養成正向的飲食習慣,如:均衡飲食、減少油糖鹽攝取量、食當季、少加工、避免食用大型魚/海鮮(尤其魚皮部位)。另可多喝白開水,增加新陳代謝以,也多吃深綠色蔬菜、豆類、五穀雜糧等高纖食物,有助於排除脂溶性毒素。

交流座談

座談告一段落,第一階段的座談發言熱烈,如下所列:

Q:請問吳家誠教授及林中英博士的飲食之道。
A:吳家誠教授表示進食適量,且挑選品質好的油品相當重要!而林中英博士則複述吃「食材」不吃「食品」、多喝水不喝飲料、少攝取油鹽糖、多吃高纖蔬菜等。

Q:飲水機持續加熱,水是否會產生毒素?
A:飲水機材質、加熱方式、水中原有的含氯及揮發性化學物質,都是問題。吳家誠教授建議使用品質較佳的RO系統過濾水,並以304不鏽鋼水壺煮水,煮沸後即關火,以免化學物質殘留、濃縮。最重要的還是減少化學物質的使用,免得它們透過環境循環又回到飲用水中。

Q:儘管挑選好食材,包裝材料是否會造成健康影響?食用級的PLA或矽膠是否無虞?
A:吳家誠教授說明,只要是P字開頭皆為聚合物,塑膠製品必存有疑慮。為求便利的現代,既無法完全避免塑膠接觸,就從飲食和運動著手改變,帶動淋巴排毒、促進新陳代謝,降低塑化劑傷害;林中英博士表示PLA、PE皆是可分解、溶出的聚乳酸,減少使用塑膠產品、自備餐具是必行趨勢,此外,推行分類卻沒有落實,也無完整回收配套措施,反而造成另一大問題。

Q:環境荷爾蒙是否會由宗教活動的燒香燒金造成?
A:燒香、燒金紙都可能產生無機物、戴奧辛、PM2.5等致癌物,講義中提及心誠則靈,即是希望大眾降低燃燒量。另外,若政府減少國慶煙火的燃放,也將對改善汙染有相當大的助益。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陳曼麗常務監事為座談交流作總結,提出眾人達到關心健康的利己性之外,也應多注重土地及環境的根本。關於食安與環保,我們都要學無止盡、以讀攻毒,並與學者、NGO團體聯手發聲,讓政府聽見。上午「塑化毒害風險」主題的座談結束後,全體學員享用蔬食午餐,並自備環保餐具、採用自助式夾取餐點,減少一次垃圾及廚餘的產生。餐後,學員們亦到展示區,參看分享者洪平珊所擺放展示的無塑生活用品與塑膠用品的比較,令人印象深刻。

[ 減塑生活實踐 ] 主題

減塑膠的量 重生活的質

下午「減塑生活實踐」的主題,由張明純(主婦聯盟台中分會副主任)介紹國內外案例。在德國,兩個年輕女孩於柏林創辦無包裝超市,店內所有食品、雜貨皆置於透明儲物桶中,店內不提供任何塑膠袋或一次用容器,消費者需自備或向店家租借。在播放的短片中,可見到消費者轉開開關便有黃豆、零嘴等落入自備的容器,此店也間接促成適量購買、遏止糧食浪費的作用。塑膠的發明帶來極大的便利性,它輕巧、防水、百變易塑、成本低廉,但享受之餘,多數人都不願去正視後續麻煩,該超市創辦者傳達pre-cycling理念,要民眾思考:傳統消費行為所產生的驚人垃圾量問題。

而在台灣,關於減塑主張之一,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則推廣綠背包行動,自備盥洗用具、水杯,也多選擇低碳的大眾交通方式;國內有許多飯店已獲綠色旅館標章,擁有供應綠能、節能省水措施的條件,並不提供一次用品,若旅客執行綠背包行動,飯店即給予折扣。越多的顧客與店家認同此理念,越能打造有質感的綠色旅行趨勢。(台中市於104年底發布「台中市旅館低碳認證辦法」,其認證審查項目有:綠能措施、節能措施、省水措施一次用產品減量及廢棄物減量措施、綠色採購措施、其他經觀旅局指定之措施;104年3月止,共有17家旅店獲得低碳認證。)

勇敢告別塑膠 我的非塑日記

生活真的能極少量的使用塑膠嗎?在台灣的落實案例便真有其人!洪平珊(小事生活‧無塑生活實驗空間負責人)分享自身實踐經驗,原是都會女子的她,在30歲轉念要過自然生活,先後受《環保一年不會死》書籍及Beth Terry女士紀錄塑膠垃圾量的影響,進行不勉強減塑實驗。自備環保袋、餐具水杯,少喝飲料、少買新東西,改用布衛生棉、多騎腳踏車等,特別的是使用清水洗頭,減少化學洗劑的瓶瓶罐罐,也拍照記錄自己逐年遞減的塑膠垃圾量。

因為愛發問、愛思考,她破除了許多對商品包裝理所當然的迷思,如:西瓜不用保鮮膜也可新鮮外帶、好的肥皂不用包膜就可置放多年,而PLA儘管號稱綠色塑膠,在她看來也僅是快速方便目的下的產物。無塑很難,但減少塑膠是可達成的,簡單的事情持續做就會不簡單,兩年來的減塑生活法,提醒她選擇更好的方向前進。

請見:無塑論壇平台  交流塑化風險、減塑實踐及回收現況 (下)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