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改善社會的力量-良食糧方系列講座活動後記

您在這裡

作者
沈寶莉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

良食糧方系列講座來到了最後一場,我們邀請了三位在努力經營友善消費平台的的夥伴,來分享他們是如何透過食物連結農村和都市。「工程師農夫」陳建泰老師分享他在新竹地區推動「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的經驗,提出食物作為城鄉連接的可能性;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的林伯虎老師則分享他們如何鼓勵消費者來支持農友以友善土地的方式耕作;好食機農食整合的謝昇佑老師則分享如何透過設立社區菜市長,鼓勵大眾以共同購買的方式支持本土農業。三位分享人告訴我們經濟作為支持友善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及經營的種種困難,但若更多人願意持續投入的話,消費也許真的能成為改善社會的一種力量。
 
「尋找你的良食糧方-友善消費座談會」講座後記

在城鄉交界建立一個可持續的糧食網絡

陳建泰本來是一名在工研院工作的網絡工程師,收入不錯。但當他回到家鄉時,熟悉的故鄉已漸漸變得面目全非,他說:「就像看著硬碟的資料硬生生被移除」,很多他以前在農村生活的熟悉記憶都不見了。這時,他便開始想有何方法可改變這結局。於是他在工研院提出了「糧食網絡」計劃,希望透過科技和資訊網絡來改變農村的情況,後來越做越有感,乾脆辭職專心務農。而在務農和推動CSA計劃的過程中,也讓建泰老師明白了一個永續社區(農場)發展應有的特質和方向:
例如,一個社區在滿足現今需求時,不會損害子孩後代的發展所需。同時,科技的介入應適地適時適人,使用前都應做一個小小的環評,如沒有必要用LED燈照茭白筍田等。另外,建泰老師認為現在會照顧農地的農民太少,種東西可能可以根著模組做而變得容易,但務農「技藝」的知識應要一直傳遞下去,使務農能朝向知識密集型的生產方法,而非只使用大型機具等,讓大家都能好好照顧農地。
有關CSA的部份,建泰老師說那是一種在城鄉交界間農業型式:食物生產者 + 消費者 + 每年的互相承諾 = 社區協力農業和無限的契機。他指出住在都市的消費者和農業生產者2個主體必須是相對固定的,承諾才有辦法長久,這樣才能跟生產者共同分攤栽培的風險。因為產地到餐桌的距離可能只有10公里,所以省去了認證、也省去了中間人,只要可以吃的就能送出去,生產者就不必為了追求高產量,使用農藥化肥來壓迫土地。如夏天時葉菜類較少,就可以吃一些野菜(雜草),大家來向土地、原住民文化等相互學習。而且,因為農民和消費者成為了朋友,農民自然希望種出更好的作物,避免拿有農藥的菜給自己的朋友吃,所以也能更好的保護環境。
 
建泰老師希望在城市邊緣有1千公傾以生態農法耕種的農場,即1千甲1甲的農場,然後每個農場有100個家庭支持著,除創造就業機會,也讓農場每個月有固定的收入,甚至可以解決市內流浪狗的問題!現時,他已鼓勵一些退休的朋友,一起來建立農場,透過自身經營的分享協助他們建立CSA式的農場。希望有一天,這些小型生態農法的農場能提供城市人安心食物的需要。

農產品是一份禮物,我們是支持者不是消費者

水花園的林伯虎老師從他們在花東縱谷尋找「都市裡的一碗米飯」開始說起。伯虎老師笑說:「建泰做的是CSA的話,我也許是在做ASC,是農業支持型社區」他認為真正守護農地的人太少,因為要真正能做友善土地的農夫是很少、很珍貴的。
 
剛開始時,他認為自己可以幫農夫洗腦,讓農夫明白我們是來支持你,因為所有你種的東西我們都幫你收購。可是,洗腦不成更換來被農友「洗臉」:「你不要用咀巴種,你要下來種才知道。」結果伯虎老師跳下去當農夫後才發現,在農村的生態裡,農友不是不想有更好的收入,而是無法面對來自鄉裡的社會壓力。這下子,伯虎老師才明白到農夫最需要的其實是陪伴,尤其是在當地首先改用友善土地方法耕種的老農更是寂寞。例如一個種了90期稻作的農夫,答應為他們改作自然農法的稻米。第1期收成很好,但第2期就很慘,最高的稗草竟然有180-190公分高。所以,他說一個農夫要陪伴3年。
 
伯虎老師回應了建泰老師有關CSA的說法,他認為農夫市集仍是無限連結的CSA系統,讓不同有心的農夫串連起來。另外,他也同意CSA是一種自己人種給自己人吃的概念。在這樣的概念下,食物不再是一個商品,而是一件件藝術品。農夫不需要為了好看的商品而大灑農藥,也不用擔心商品太少而不斷施肥。伯虎老師更說:「農產品是一份禮物,不是你有錢就買得到!農友這顆菜多等1週的話會多長出1斤,為何他要現在割下來賣給你?因為他知道這裡有一個生命需要養份,所以他把這個好的禮物交給了我們。」所以他認為消費者不應只有消費的身份,更應該是農友的支持者

共同購買,互助互惠,食安問題自然解決

社會學出身的謝昇佑老師,一開始便談到他現時投資在「好食機」的金額,已燒掉自己480萬元的存款和朋友仗義相挺的700萬元。他說要設計一套新的友善環境系統,需要要不斷的嘗試,而這除了資本外,更要耗費很多力氣。
 
昇佑老師認為在現時的經濟體制下,食物過度商品化、農食分離,最後致使所有產品都變得一樣了。而賣商品的人是要先賺錢再用消費來滿足自己,所以追求產量、漂亮的外觀變成一件重要的事。故此,昇佑老師分享了一個農友的話:「你叫我不要噴藥?你以為我很想噴的嗎?我吃下去的比你多耶!可是我要生活,我沒有辦法?」如果我們社會的體制是讓人非噴農藥不可,那麼這是人還是體制的問題呢?
 
有見及此,昇佑老師希望在現有的社會環節裡創造新的社會連結和市場,並透過這個市場來重建生產者和消費者間的關係,希望透過共同購買的概念、互助互惠,並解決食安問題。同時,透過資訊透明化,鼓勵生產者把自己面對的問題向消費者說出來,讓消費者和生產者能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貓捉老鼠。
 
例如他們合作的一個農友,在新竹以秀明農法耕種稻米,但銷售情況一直很差。因為,全村只有他一人做自然農法,而且他的田不靠近「水頭」,水會被其他農田污染。於是昇佑老師請他來跟大家談談他面對的問題、也誠實地公開他耕種的成本和沒有資金更新設備的困境,更帶大家看看他和其他人農田之差異。這位農友分享完後,大家就開始幫他想辦法,找出他的米有沒有什麼特色。漸漸的,他的米開始賣得出去。因為別人看到他的米賣得出去,才會有人願意租他較好一點的田地,現在這位農友已從6分田擴展到1甲地,並利用秀明農法讓生態一點點修復回來。
 
除了重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關係,昇佑老師也坦誠跟小型生產者合作還會遇到很多不同的問題。如農友距離太遠,難以服務、農友家裡的人手不足,無法接訂單、更嚴重的是由於量少,無法大量出貨,以致配送的成本很高。一箱蔬果以宅配方式出貨成本是170元,但盤商他們一箱可能成本只要40元,中間的差距又會變成另一種成本。除此之外,聯絡的行政成本也十分高。有見及此,昇佑老師這幾年都致力建立網路系統,並希望製訂出一套完整的SOP,和社區菜社長的制度,讓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社區或地區很容易便能投入共同購買,同時也能減低他們的行政成本。

三位講者分享後,民眾也提出他們對於小型生產者和都市邊緣耕種的疑惑。昇佑老師回應說,其實小生產者的靈活性相對較高,小農其實可以配合這些家庭的需要而種東西,但這種社區型、散狀式的網絡,大的生產者反而不太願意參與。而且當消費者有問題的時候,他也知道可以去找哪個生產者。有關農地的問題,建泰老師說其實「都市沒有農田」是一個迷思,都市旁廢棄的田地、畸零地其實有很多。他認為進行農事可以很簡單,主要的工作是觀察當地的微氣候和種植環境的維護。而且若大家多支持老農的話,他們有了固定收入,便不用拿老年津貼或者輕易的隨便賣地。最後主持人秀娟校長表示,有興趣的夥伴可以先透過食農教育來培養生活習慣後,再學習農事知識,能負擔的才再來決定當一個農夫。這樣越來越多人願意投入,也可對政府施壓要開放更多公共空間來讓大眾可以種菜,讓每個人都能成為生態圈裡的一份子。

現場民眾提問 建泰老師以「都會糧食圈模組」回應民眾 三位與談人接受提問與回應

 

【還想了解良食糧方系列講座與10/17(六)園遊會活動嗎?點我就對了】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