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輻射與風險社會訪調」計畫結果說明記者會】報告資料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一、日本民眾、消費者團體怎麼看官方輻射基準值?

100貝克是可接受的嗎?

怎麼看待0~100貝克之間的食品安全?

二、自己的食安,自己驗

不安來自於哪裡?不安來自於核災的狀況不清楚,食物是否安全也不清楚。核災後,吃飯、喝水、日常生活的每一部份都受到影響,每一個選擇都跟輻射暴露密切相關,與其等待龐大的官僚機器,不如自己動手做

三、安全或安心?標準/檢驗,觀察與觀點

3a!郡山 野口時子:

我覺得福島的蔬菜應該是最安全的,這話的意思是說福島的檢測機制很嚴密。但是我們選擇不吃。就檢查體系較完備與嚴密這個角度而言,福島的東西跟茨城縣比起來雖然是較安全的。也許為了消除疑慮,檢測過後覺得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再食用,會是一種作法。

但是我的想法很簡單,如果是這樣,那不如不要買福島的東西,我不要經過檢測後,判定「安全」與否,再決定吃不吃的這個過程。另外,在附近買到的食物都是鄰近縣市的,會讓人不安。
不是因為麻煩,是因為擔心低劑量之類的問題,安心無法透過檢測來完全達成,我們的中心思想是讓我們自由選擇。不管誰跟我們說「福島的東西已經是安全的了」,我們還是會感到不安。
我們的觀察:標準與自主檢驗體系
  1. 官方雖有100貝克的科學依據,但訪調中消費者團體、合作社與檢測團體,依然因不同需求,認為100貝克的基準太鬆,難以對100貝克感到安心,應該還要再壓低劑量。
  2. 福島縣、鄰近四縣市都有許多民間檢測資源,讓擔心的市民能看得到或接觸到檢測,才有可能在操作中逐漸感到安心,但台灣民間沒有這樣的資源。
  3. 四縣市雖然整體污染比福島縣輕微,但民間檢測體系比福島差很多,整體風險掌握與控管的能力可能反而比福島縣更低,更難保證。

我們的觀點:

可親近的民間檢測是安心關鍵;可接受基準,須經社會協商。但台灣這兩點仍完全不足與空白

  1. 科學上宣稱「安全」跟民眾真正的「安心」是不同的,因為風險並非發生在實驗室裡,民眾有自己的判斷。應該要做到「安心」才可能消解社會的不安與被接受。
  2. 大眾能夠參與操作或是接觸得到檢測過程,與依據各自風險認知訂定不同於官方統一基準的判定方針,才是民眾能夠安心的關鍵,也才可能擁有真正的選擇權。而官方檢測外的民間資源在此扮演重要的功能,但台灣這部份幾乎是空白。
  3. 管制基準是多方考量下的產物。日本市民組織幾乎都是認為越低越好,但當考量其他操作上的因素後,必要面對的問題是:民眾接受程度,以及各方協商妥協的社會過程。

四、我們的訴求

  1. 反對我國以現行條件草率開放日本福島周遭四縣食品。
  2. 要求政府必須全盤檢討目前的管制方式,為補足目前制度上的漏洞,應以美國管制之14縣為範圍,檢討並加嚴管制品項。
  3. 應增加邊境快篩人力及資源,與增加國內相關檢測的實驗室,同時衛福部也該協助地方政府與民間建構檢測資源。
  4. 應建立我國輻射污染的資料庫,確實掌握我國國民目前受曝情形;
  5. 應加強對日的數據調查,福島及四縣之外的健康管理數據皆應納入考量;
  6. 未來所有日本進口的食品(一般人食用、飼料、種苗等)全數必須經過檢驗。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