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糧復耕之出路——國產非基改飼料

您在這裡

作者
文:張玉鈴 / 本會資深專員

▲圖1:台灣在地生產的豬肉和家禽肉幾乎能滿足國人需求,然而餵養經濟動物的飼料原料,如玉米和黃豆卻高度仰賴進口,且幾乎全是基改品系。(圖:鉅峰食品提供)

台灣雜糧質優、安全與新鮮

    雜糧為稻米、小麥以外糧食作物之統稱,台灣生產之雜糧作物有甘藷、落花生、玉米、大豆、蕎麥、紅豆、毛豆、胡麻、綠豆、黑豆、薏苡、小米、樹豆等十餘種,是僅次於稻米之大宗作物。隨著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及貿易自由化影響,台灣整體雜糧生產量卻逐年下降。

  綜觀國際大宗雜糧幾乎都是基改品系,不管是作為食用或是動物飼料,都有潛在食安風險。然而,國產雜糧因採用國內選育之優良品種,適地適種適時採收,具有品質優良、新鮮等特質,相對於進口雜糧因長期貯存及遠途運送可能產生質變風險,在安全上國產雜糧更具優勢。 

飼料用雜糧是國內糧食自給率最大缺口

  據農委會2016年糧食供需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在地生產的豬肉和家禽肉自給率分別是91.2%和79.1%,幾乎能滿足國人需求,然而餵養經濟動物的飼料原料,如玉米和黃豆卻高度仰賴進口,且幾乎全是基改品系!2016年台灣玉米的進口量達427萬公噸,黃豆進口量為263萬公噸,其中玉米幾乎全用作飼料,而黃豆也有高達29萬公噸作飼料用。  

  然而,國產飼料不僅是非基改(台灣全島禁止栽種基改作物),也兼具新鮮的優勢。新鮮穀物做的飼料,營養較為完整,對禽畜較為健康,能降低禽畜致病的機會和減少預防動物疾病的用藥,無論用作加工或是製成飼料都有一定的市場吸引力。

 

▲圖2:圖左為本土玉米「明豐3號」;圖右為進口美國基改玉米。國產雜糧因採用國內選育之優良品種,適地適種適時採收,具有品質優良、新鮮等特質,相對於進口雜糧極具優勢。(圖:鉅峰食品提供)

國產雜糧目前面臨種植面積少、產期固定、生產成本高等限制。在黃豆方面,台灣生產的食用黃豆產量太低,故首要目標應為提升產量滿足國人食用需求。國產玉米產量較高,較有可能轉作飼料,且目前僅佔台灣飼料供給量的2.5%。因此如何提高飼料用雜糧品項的種植,應列入提升台灣糧食自給率的重要選項。

開啟產官學的對話,為國產非基改飼料開闢出路

 

▲圖3:今年10月下旬,本會與台灣無基改推動聯盟一同舉辦「國產非基改飼料座談會」,會中邀請到農政與農技單位、牧場與飼料業者,以及消費者代表進行對話與意見交流,齊力為國產非基改飼料的發展開闢出路。(攝影:張玉鈴)

    今年10月24日,本會與台灣無基改推動聯盟一同舉辦「國產非基改飼料座談會」,會中邀請到農政與農技單位、牧場與飼料業者,以及消費者代表,各以其經驗從本土雜糧的育種與栽種、替代進口飼料的可行性與成本,到市場端的消費者態度提出務實的建言,期待藉由產業鏈上各角色的對話與意見交流,共同為國產非基改飼料的發展開闢出路。我們相信若能以國產非基改雜糧取代進口雜糧來補足飼料缺口,將能帶動國產雜糧的種植風氣,促進國內農業發展,也保障消費者的健康與安心。

   避免「菜金菜土」,鼓勵種植真正缺乏的

    每年台灣農產品都不免輪迴在:農產價高→農民搶種→生產過剩→產品價跌→廢田棄種→價格又攀高→農民再賭一次繼續種……,除了農民期待一次性高價獲利外,最重要的是農委會尚未做好運銷與協助農民的計畫生產。

在這次座談會中,本會看到了幾項政府當前應積極協助的重要事項:

一、              牧場方面:他們對優良飼料有殷切需求,若能使用國產飼料除可減少進口,也可鼓勵國內農戶廣植以提高供需量。

二、              大型牧場方面:須支援採買大量飼料後之倉儲保鮮技術。

三、              飼料調配廠方面:須協助穩定供貨來源、補助原料檢測費用及支援飼料保鮮技術。

四、              消費者方面:須有使用國產飼料的禽畜產品標章做為選購依據。

五、              農改場方面:應因應氣候變遷與需求,培育更適合我國環境與豐產的雜糧品系。

六、              科研方面:政府應著手研究能替代玉米、黃豆作飼料的雜糧種類,並公布相關動物實驗及最佳替代率。

    2008年全球糧價創歷史新高,同時引發多國國內動亂,可見糧食安全的影響絕不亞於金融風暴,因此我們須努力提升糧食自給能力以維持台灣糧食安全。如同台灣優先推動雜糧復耕之義竹鄉農會翁總幹事所言:「吃」我們能「種」的;「種」讓我們「吃」健康的。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