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米的日常 你今天吃飯了嗎?

您在這裡

作者
文/潘嘉慧 主婦聯盟合作社企畫部專員

▲圖1:從來沒有如此仔細地端詳一粒米,盤子裡不同品種的米一字排開,長的、短的、透明的、乳白色的……,每一種米的姿態都不相同。(攝影:劉沅羲)

今年11月13日《上下游新聞》以〈105年農業統計破紀錄!食米量創歷史新低│糧食自給率31%,9年最低〉為標題,長期關注本土農糧議題的夥伴們,也許不覺得訝異,卻難免對這樣的統計結果感到灰心。不妨試著檢視自己及家人的三餐吃飯了嗎?早餐吃的是三明治還是稀飯、飯糰?中午為圖方便簡單吃了一碗麵還是便當?晚上是否有力氣為自己和家人做頓飯?若要提升糧食自給率,就更需要過自煮運動來提升人們的自煮率。

 

從共同購買最初的那包米談起

1993年,共同購買運動從米和葡萄開始,一群主婦跑遍臺灣,找尋安全無農藥的米。當年她們走進產地的碾米廠,才發現米廠裡同樣的米跑進了各式品牌的包裝袋裡!好不容易找到願意配合減農藥栽培的農友,期間也曾發生米農因為產量不足向他人調米的事件,過程中全靠精明的主婦鍥而不捨的追查,「誠信」成了共同購買重要的合作條件與核心價值。

從減農藥栽培到有機米開發的過程,歷經多年,一路跌跌撞撞從錯誤與失敗中學習,遇見問題便勇敢面對,努力找出方法。2013年8月進口米混充台灣米事件,再度引發大家重新關注「米的來源」標示,也造成合作社的米供不應求。危機即是轉機,社內重新審視需求,尋找合適的稻米生產者,擴大支持農地的面積。更積極透過合作社文宣及教育活動將不同風土的米種特色、及生產農友介紹給社員認識。

▲圖2:合作社帶著社員走進田間,到產地參訪、一起插秧、巡田水,收割豐盛的稻穀,以參與式生產的方式,了解農業現場,也拉近與農友的距離。(圖:合作社提供)

 

為了更了解稻米的品種與培育等知識,我們曾參訪台中農改場稻作與米質研究室了解育種過程、體驗米飯品評。過程中,我們深深愛上電鍋裡飄出的米飯香,發現單純咀嚼米飯原來是一件這麼有趣且感動的滋味。

 

社員們的食米習慣

透過合作社的統計資料,我們看見社員食米的現況仍有待改善。2016 年,共有26,370 位社員利用合作社的米,總利用量為450公噸。換算下來,平均每人約吃228碗米飯,也就是說每位利用社員食米量一天不到一碗飯。

雖然如此,仍有社員很用功地在利用米,全社第一名的社員一年食米量竟達354公斤!透過訪談,我們發現排行前幾名的社員都是三餐認真煮食,甚至還會幫小孩準備便當的媽媽,愛的料理中也蘊含著土地的芬芳!其中一位社員是來自日本的奧村佳余子,她更自學研究製作米麴,以及各種以米麴為基底的鹽麴、甘酒、味噌及味醂等發酵物。她說:「除了做米麴,在家也儘量吃米,因為想支持生產者,不讓台灣米的生產量減少。」

我們鼓勵生產者以友善土地方式適地適種,不同的氣候環境適合不同的米種栽種。同時也教導社員不同的米種口感、料理上各有千秋。期待大家對於「呷米」這件事更認真的看待!更多米知識歡迎線上閱覽《綠主張》10月號

 

 

環教資訊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