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竹分社綠繪本推廣員培訓課程

您在這裡

作者
黃秋莉 /本會專員

天然ㄟ尚好?! 認識食品添加物~

 

  綠繪本活動與坊間故事閱讀活動有什麼不同呢? 綠繪本除了講述相關議題故事,更重要的是接續的延伸知識討論與體驗活動,讓孩子在五感體驗中能長出行動力,也因此綠繪本培訓課程除了讓學員認識繪本外,相關專業知識充實也是重要的一環。5月開始由投入食品安全研究多年的本會董事-淑禮老師帶著學員認識現今環境中常見的食品添加物,期能藉這群綠種籽傳遞,一起守護綠色餐桌。

  淑禮老師先就「定義」說明食品添加物一般指的是「用量在1%以下,單獨存在時不能當作食物者」。近來因生活型態追求快速方便,便得食品添加物成為「好吃的重口味、看來可口、易取得、易買到、又便宜」的最好偽裝。我國食品添加物的管理採正面表列,目前分為18類(17類+甜味劑)約800種(https://consumer.fda.gov.tw/Law/FoodAdditivesList.aspx?nodeID=521)。為與國際接軌,食藥署刻正研擬更新相關規範,重新整理添加物分類,將細分為28類,並導入「食品分類系統」,將食品區分為17類,以更精確的管理不同食品添加物使用模式。雖然食品添加物有訂定使用限量標準,健康的風險必須同時考慮毒性與攝取量,但食品添加物使用量的累積、種類的加乘作用,還是可能讓消費者陷入高風險中,食品選擇須以「降低生活風險」為首要條件。國內食品添加物違規使用的案例,包括使用非表列項目、使用於非表列食品、使用非食品級添加物、及使用過量。而食品級與工業級兩者差異不僅在純度,還有雜質含量及來源,所以食品中只能使用食品級的食品添加物。淑禮老師也分享日本恐怖的食品添加物一書作者安部司的真實故事: 為協助朋友處理一批剩餘肉品避免浪費而加入多種添加物重製為肉丸子,原本僅是他工作的日常,所以當下並未多想,直到在自己孩子3歲慶生會餐桌上看到以可愛擺盤包裝而大受歡迎的重製肉丸子,讓他在深深自責下辭去工作,同時站出來分享自身經驗,讓消費者看見食品背後的真相。
  淑禮老師接著分享自身以添加紫地瓜做出不同顏色食物的經驗(麵包是紫紅色、湯圓是紫黑色、蛋糕是綠色)及天然鮮湯(以洋蔥為底加入柴魚、干貝、及香菇)等創意料理,鼓勵學員多用天然食材取代複合食品添加物的使用。但老師也釐清「天然尚好」的觀念,說明「安全不在一昧追求天然與否」,而「無添加」在現實環境中未必更安全,因此淑禮老師鼓勵學員購買食品時要「停、看、聽」,花幾分鐘看過標示,做好風險評估,選擇相對安全,聰明消費(如: 先思考食品的保存狀況是否要防腐劑等)才是王道。
 
綠繪本心分享 許孩子健康綠食育~
  上午豐富紮實的硬知識課程後,接著由前期培訓講師-「蠟筆」分享未來進入校園面對孩子的經驗談,同時也帶著學員實際進行[阿平的菜單]教案,在進入教案前「蠟筆」提及自已走入綠繪本的心情,身為陪伴孩子的全職媽媽,對於食物觀要從小培養特別有感,期能讓孩子擁有食物自主權,未來就算孩子長大成人獨立生活也能做出正確選擇。
  對於在課堂上遇到孩子童言童語,「蠟筆」分享可借力使力適時叮嚀其正確觀念。而教案中最吸引孩子的體驗活動-汽水實驗,「蠟筆」也以實務經驗提醒學員操作小祕訣: 活動前先提醒孩子不能飲用及操作步驟後再發下材料,避免孩子一拿到材料就直接動作或誤用;備料以剛好不須再次測量的比例來調配,讓低年級的孩子也能順利操作…等。這些經驗也回應了綠繪本教案以孩子為主的核心,因此在活動執行上會因應不同年齡孩子而微調,同時著重對現場孩子的觀察,在活動進行中須紀錄孩子對教案不同階段的反應(喜歡或沒反應的部份),並依此做教案精進參考指標。最後「蠟筆」還分享了讓她屢試不爽收服孩子的法寶-自製健康汽水(氣泡水+蘋果醋或自製果醬),強調課程目的並不是讓孩子害怕而不吃,而是要懂得選擇吃健康。
 

2018年新竹分社綠繪本第4期推廣員培訓課程
 
為增加社員對合作社長期關注議題「飲食」的認識,同時也因應目前環境中面臨的地球暖化困境,2018年以「餐桌上的氣候議題」為主軸規劃了綠繪本推廣員培訓課程,從基礎的[食安]課程延伸至[低碳飲食]課程,淺入深增進新進推廣員與資深講師對環境議題的綠涵養。
 
委託單位: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執行單位: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課程日期:2018年5月8日
 
課程地點: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新竹分社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