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飲食在台北3——貼近我們的飲食生活圈

您在這裡

作者
劉芷安 / 台灣大學生農學院學生;李雪彥、王梓淇 / 本會實習生、香港理工大學學生
經過兩次課程,學員們對於低碳飲食的了解更加深入,在上次課程尾聲給了學員們小小的作業,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尋找36種雜糧相關食物並紀錄,思考這些雜糧作物與台灣農業間的關聯。而在今天的活動中,結合作業主題—雜糧,主婦聯盟邀請到台大農藝系郭華仁老師為學員演講「農民保種與氣候變遷」,;下午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吳廷琰主任與許博任副理主講,讓學員了解北農的一天、在市場中買到的蔬果是從怎麽來到我們手中的?更為最近熱門討論的北農話題闢謠與解密。
 
雜糧知多少?原來處處吃得到
經過兩個禮拜的紀錄,學員們在課程的開始分享了這段時間所吃到的雜糧,無論是吃的還是喝的,都能看見豐富多元的料理,也有學員一頓餐就融入了薏仁、黑豆、黃豆、糙米等五穀雜糧,更將其他食材加入融合,例如:芝麻鮮奶、優格紅藜沙拉、亞麻籽飯,展現學員們的創意,令大家驚嘆不已、垂涎欲滴,也有學員分享了平時不常見的苦蕎麥、鷹嘴豆等,在大家的分工後,成果共計超過20種雜糧,也學習到不同的料理方式。
 
小種子大學問 氣候變遷中保種的重要性
 
延續雜糧議題,上午場由郭華仁教授帶領大家了解種子保存對農民、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在氣候變遷愈趨嚴重的現今,「種」什麼與我們的環境氣候息息相關。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資料顯示,今年(2018年)的二氧化碳濃度已達到410ppm,比2000年上升了一成。按照這個情況,預計在2050年二氧化碳濃度將會達到450ppm。屆時將會出現極端氣候,對農民及消費者帶來無可挽救的局面。但是,近年來除了溫度不斷攀升外,我們更體認到其他極端氣候的影響,如:寒害、熱害、豪雨、乾旱等。而這些氣候的改變都會阻礙植物授粉,甚至讓植物枯萎,大大減少農作物收成,嚴重影響農民生計。
 
為此,農民可以透過品種雜交的方式,找尋能夠適應氣候改變的品種,再進行培育。其實,現在我們吃到的蔬菜水果大部分都是品種雜交的成果。例如:又大又白、呈橢圓形的馬鈴薯,其實就是雜交培養出來的品種。此外,雜交雜交的植物擁有更多元的抗病基因,抗病機制比起單一化的植物更完善。例如:1945至1946年間,愛爾蘭就因為持續種植單一品種的馬鈴薯導致馬鈴薯病變,造成飢荒。現時部分農民採用農藥來避免這個情況,卻會引起環境及食安方面的爭議。而農民培育適應氣候變化的新品種是一石二鳥的做法,一方面是確保氣候不穩定的情況下亦有足夠的農產量,另一方面增加抗病品種,減少對農藥的依賴。
 
不過,對於農民來說,銷量是培育創新品種的最大挑戰。因為大部分消費者都很重視農作物的外觀,甚至有人指「台北人是用眼睛吃食物」。但新品種的外觀與我們日常看到的可能會不一樣,農民有可能基於銷量的考慮而不願種植。所以,作為消費者亦應改變現有的消費習慣和行為,以行動鼓勵農友嘗試多樣化種植。又或者多選擇本地食材,促進本地農業並減少碳足跡。
 
另外,郭老師更從有機雜糧救國論談起,以農地使用率、休耕等面向讓我們了解種雜糧的重要性,再談到不同國家種苗的案例與農民的品種創新,讓我們對於種苗與雜糧有基礎的認識,其中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郭老師提到的「小米種原回家」的故事。這是他所指導的魯凱族研究生,因為研究的關係向美國國家種原庫索取96種台灣的小米種原,而這些種原為1977年台灣學者所採集,三十年前從台灣飄洋過海到美國,如今再重新回到部落復種,一顆種子的重量雖然可能一克都不到,但所承載的卻是原住民文化傳承的重量。
 
北農大解密 蔬菜的進城之路
說到北農,想到的可能是新聞報導的話題,而學員在演講前都各自對農產運銷有著不少疑惑,北農的吳主任也馬上以第一線人員的身份為大家解惑,在問答中看見北農更多面貌。
 
如果將自由市場經濟模式放在其他領域的交易中,它或許是分配市場資源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基於農產市場的不完善性質:農產品差異性大、不耐貯存、農民與商販資訊不對稱,但又是每天交易量都很大的生活必須品,自由市場便不能完全適用於農產領域。在這個背景下,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成為了一個輔佐農產市場公平交易的平台。
 
與一般私人公司或企業不同,北農是一家公私合股的公司(台北市政府、農委會和民間企業都持有股權),因此需要特別訂立《農產品市場交易法》的管理法規。在該法規下,利潤最大化並非北農的成立目的,而是要以確立農產品運銷秩序,調節供需和促進公平交易為其首要任務。一方面要讓辛勤工作的農民得到應有報酬,另一方面要讓消費者能以合理的價格取得足夠的蔬果食材。
 
我們十分非常幸運,課程開始播放「拍賣員的一天」,同時也是這部影片的公開首映,在十分鐘的短片裡,我們彷彿親臨第一農產運銷中心,跟著拍賣時激昂的喊聲起伏,也看見一個拍賣員專業所決定蔬果價錢的重要。另外吳主任也介紹了蔬菜如何從南部農場、經過拍賣、最後運送至菜市場、再到自己手中。
 
首先,農產品會從台灣各地運到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並根據到來的時間排序(早到來的會排前面,拍賣其農產品的時間便會較早,拍到好價錢的機會也較大)。下午3:30,大宗菜便會開始進場卸貨,其他菜則為下午5:00,而水果並無特定的時間管制。拍賣員會於凌晨1:00上班,他們會先做品質鑑定,看看名稱、數目和重量是否與貨品描述相符,並將其分為特、優、良的級別。北農檢驗員亦會抽驗蔬果的農藥濃度,濃度須為45%以下,不合格的蔬果不能加入拍賣,需要立刻報廢(但自從地方有了可自行檢驗農藥的測試後,因農藥超標而需要在場報廢蔬果的問題有所改善。)
 
一切就緒,凌晨3:00便會開始拍賣。不同種類的蔬果會分到不同的區域,於不同的時間拍賣,以方便承銷人購買蔬果。拍賣員除了要訂定拍賣底價,更需要掌握當天市場價格與承銷人的需求,在短暫的交易時間內將近3,000公噸的貨品拍賣完。「來白菜!來21來22!…」吳主任更現場親自示範了拍賣的步調是有多快!不到五分鐘就滿頭大汗,讓我們看見拍賣員的辛苦。待拍賣結束後,拍賣價格便會上傳,農產品亦會隨即運到各地菜市場和食肆。 
 
雖然北農的員工不能直接介入市場,但為了預防產銷失衡以致價格暴升或暴跌,他們卻要盡力傳達市場資訊。由於農民不能即時掌握市場資訊,北農的每位拍賣員在當日拍賣結束後,都會跟產地保持良好溝通,傳遞市場資訊。例如當市場買氣一般,或者市場對熟水果的需求不大,拍賣員便會提醒農民不要太快採收,又或早一點採摘水果,令供應和需求能夠互相配合。
 
由於農民與商販獲得的市場資訊容易出現不對稱,若地方以喊價的原始方式進行買賣,喊價過高,消費者便會買貴,喊價太低,農民又得不到應有回報。因此,北農所建立的就是一套健全的拍賣制度,希望穩定交易秩序。定價會全面參照各項因素來進行,起標價會根據前一天的價格、當天的貨量、品質和天氣來決定。北農在2016年的成交金額己經達到台灣果菜批發市場的三成,成最大的農產拍賣平台,反映其競價拍賣制度為農民與承銷人信賴。
 
貼近飲食生活圈中的利害關係人處境
 
不管是買菜煮飯或外出用餐,除了考慮菜式是否適合自己當天口味外,也應該對背後的整個飲食生活圈有更多的了解。在這兩場精彩的演講中,從種子到餐桌,我認識到食物從生長、運送,到餐桌上已料理好的佳餚,每道程序都得來不易,與第一次課程我們共同繪製的食物產銷圖相連結,每個食物背後都有著不同領域人員的努力!只有貼近圈中各利害關係人的處境,才能找出改善生活和實踐環保的空間。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