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飲食在台北5——食器安全面面觀

您在這裡

作者
李雪彥、 王梓淇/本會實習生、香港理工大學學生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邀請了姜淑禮董事為我們講解塑膠食器與健康及環境的關係,讓民眾了解塑膠對自身的影響以及避免方法。

 

甚麼是塑膠?塑膠有毒嗎?

塑膠在最初出現的時候被視為一項廢物利用發現。因為塑膠是由乙烯和丙烯聚合而成。這些原本就是提煉石油時會釋出的氣體,若沒有被聚合成塑膠,也會釋放到空氣當中。而有了塑膠生成的技術,就能夠把廢棄物好好運用,製作成廉價又耐用的塑膠。不過塑膠的問題漸漸浮現,除了難以分解造成了環境問題,由生產去到消費者手上的過程中,也被加入了不少的有毒物質,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

 

首先,聚合過程後會有化學物質殘留。塑膠是由不同的小分子聚合而成,要促使聚合反應就有需要用到起始劑、催化劑以及終止劑。但是這些化學物質很大可能會殘留在塑膠內。其次,塑膠的分子結構不緊密,可能滲入有毒物質。即便肉眼看來,塑膠似乎很緊密,但其實當中有不少的空隙。滲入有毒物質後,成為有毒物質的載體,例如:重金屬。再者,為了讓塑膠能被更廣泛地應用,當中加了不少添加物。不同特性的塑膠產品其實加了不同的添加物,例如PVC保鮮膜中有6至7成的成分是塑化劑,讓保鮮膜更有延展性及附著力。

 

現行法例能有效保障消費者嗎?

政府有頒布《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對生產商進行規管,但似乎不足以保障消費者。以下為一些舉例:

第四條:專供3歲以下嬰幼兒使用之食品器具及容器,不得添加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及鄰苯二甲酸丁苯甲酯(BBP)等4種塑化劑。其實塑化劑有很多種,而條例上面寫的是現時已被認定有害的塑化劑種類。其他沒有被規管的塑化劑仍然會對人體帶來未知的風險。而且只要產品說明非專供3歲以下嬰幼兒使用,即可避過這條條例。

 

第五條:嬰幼兒奶瓶不得使用含雙酚A (Bisphenol A)之塑膠材質。雙酚A亦是一種塑化劑,會對人體荷爾蒙造成影響。在規管之下,部分商家用雙酚S代替,一種與雙酚A功能相似的塑化劑。而雙酚S對人體的損害比雙酚A更大。

 

第六條:食品器具、容器、包裝應符合溶出試驗標準。測試是要找出塑膠製品在不同溶媒及溫度下,有害物質的溶出量。只要低於標準即可以上架。不過在上架之後,並沒有規定商家定期重新測試,安全性依然讓人質疑。

 

塑膠對健康和環境的破壞陸續浮現

塑膠污染在農地:不少農民為了抑制雜草生長以增加產量,都會在農地上鋪設一層抑草塑膠布。但由於這層塑膠布在農地鋪久了會破碎,非常難清理,所以農民通常都會把它再打碎,並讓它在土壤中自然分解。然而,塑膠布會將塑化劑中的致癌物鄰苯二甲酸酯釋放到土壤中,被蔬果吸收,繼而損害人體健康。隨著農地上的塑膠覆蓋物愈來愈普遍,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對人體健康造成的損害不容忽視。

 

塑膠污染在海洋:我們使用的日用品如潔面乳,可能存在著極多的塑膠微粒。由於它們非常小,各種過濾設備也難以隔絕,使它們能直接排到海中,對海洋生態造成極大傷害。這些塑膠微粒有孔洞,容易吸附各種有素物質。海中的濾食性動物有可能會誤食,影響到海洋生物的生殖能力和生理機能。根據生物放大作用,塑膠微粒會持續累積在食物鏈上層的生物體內,最終,也會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

 

除了農地和海洋,其實塑膠己經包圍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危害我們的健康。例如普通一個塑膠水瓶,即使有所謂的耐熱溫度,也只是代表著在那個溫度下不變形,並非代表有害物質在這個溫度下不會釋出。塑化劑等有害物質其實可以在常溫下也會釋出,裝熱水雖不變形,更多的有害物質其實己經釋出;PVC保鮮膜、外帶的紙類食器上的塑膠膜、樹脂餐具都是膠,都會釋出塑化劑、增塑劑和增白劑等有害物質。若然塑膠器具被刮花、與含油性食物接觸、放入微波爐加熱,更會破壞其結構,釋出更多有害物質,影響食物安全。

 

塑化劑是一種環境荷爾蒙,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會影響人的生理調節機能。長期涉入這些塑化劑會對健康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它對胎兒和嬰兒影響最甚,可以干擾他們的生長內分泌。還記得早前看過一宗親聞,一個女孩因為經常吃喝用塑膠食器盛載甚至加熱的食品,兩歲就己經來初經!塑化劑亦會增加男女患上癌病的風險,如女性乳癌和子宮癌。

 

能不用就不用,用要小心點、用耐點

「沒有絕對安全,只有相對安全」姜董事說。我們很難完全隔絕塑膠的使用,但我們需要小心選擇、運用和盡量將它們用耐一點。在日常生活中,若要選購塑膠製品,應選購顏色為塑膠原色或接近原色的產品。市面上塑膠食器五顏六色,這是由於過程中增添了有很多化學成分的染色劑。為了避免吸入更多有害物,選購塑膠原色的較佳。例如,1號膠原色為白色或透明,2號和5號膠為白色半透明。除了5號膠,其他塑膠食器也不要放到微波爐加熱。此外,亦應正確清洗塑膠食器,如避免用刷子刷洗塑膠水瓶,否則留下刮痕,會使塑膠成分熔出。如果塑膠製品有變色和異味,就應該拋棄。

 

購買環保產品是否環保?以不織布袋和背心膠袋為例,同一大小的不織布袋比背心膠袋的用膠量更要多出三十至五十倍,因此並非購買和使用不織布袋就是環保,用一兩次就掉棄更不環保。其實,我們應該按自己的需要作行動,不要因為聲稱是環保就購買,而且買完就應盡量延長使用期,減少使用即棄品,以降低對環境造成的負荷。

此課程除了邀請本會姜淑禮董事分享一次性塑膠餐具和食器對環境和健康之關係,同時更邀請到廢青不廢創辦人楊芳宜,分享年青人如何透過藝術推廣廢旗幟再生,並帶領學員動手做便當提袋[如上面示意圖)。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