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不為憑講座-會後活動分享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 暑期實習生陳奕琦

眼見不為憑
 

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 暑期實習生陳奕琦


       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平均一人每日接受到的訊息高達十萬個字,新聞媒體每日公布訊息約500條。而面對大量強效傳播資訊與即時新聞的興起,使台灣閱讀人難以在眾多資訊中判別其真假,造成假新聞成為台灣目前媒體的常態。


        為了解記者如何寫出一篇好的新聞,與其獲取真相的途中曾遭遇的困難。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受邀資深媒體記者、《記者囧很大》作者林靜梅小姐到台中分會分享她在18年的記者工作中遇到的困境及觀察到的現象。


       

       首先她先分享目前台灣民眾對於記者的看法,從過往的尊崇到現今的厭惡,並提到台灣民眾對於媒體的識讀能力不足,只要新聞經過包裝,就會被大眾相信。其中也舉幾個台灣媒體記者被嘲笑的例子,例如:使用溫度計測雪的累積深度,用油條測量風速、訪問戴眼鏡的兒童是否有近視等。這些都會導致民眾懷疑記者的專業能力。因此林記者在寫新聞內容時,一定會採用有根據的文獻。

       之後她以幾張照片或者事件讓我們體會「眼見不為憑」的案例,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一張楓樹照詢問我們拍攝照片的地方、溫度等,而大多數的人和我的想法都一樣,認為那張照片是秋天時拍攝的楓樹照,溫度大約十度上下,地點猜測為加拿大。但事實上拍攝地點為南韓首爾,當時的溫度為五度左右,從這個案例,可以明顯感覺到「眼見不為憑」的事實,大家對於同樣的畫面,都有些許不同的想像。而在復興航空空難的事件,則顯現出媒體界瞎子摸象的情形,使飛機駕駛者從英雄變成罪人這種自打嘴巴的事情發生。在琉球綠蠵龜的案件則告訴我們,媒體記者在報導前要盡量使新聞呈現平衡狀態,若事件牽扯兩方,則兩方的意見皆要採訪,以達到新聞的告知而非誘導

 

        而由於時間的關係,因此在資源回收的部分沒有講到很詳細。但也提到台灣在回收的部分,薄片塑膠(番茄水果盒、餅乾盒)是屬於不回收的垃圾,這件事情使全場的人震驚,因為平時大家會根據塑膠薄片上的訊息進行分類,但最後居然不是再利用而是焚燒,這就跟林小姐舉的台北市垃圾回收是相同的情形,使人覺得其認真回收但最後的下場卻是和一般垃圾一樣,讓人認為沒有什麼意義。

       林小姐最後關於環境的分享對於環境保護人士宛如當頭棒喝,因為政府對於回收物焚燒的作法,對環境傷害其實更為嚴重,而這件事卻一直被政府隱瞞,直到記者揭露事實,才被民眾得知。此事顯現記者在環境維護上擔任挖掘並公布事實的角色,未來期望記者可以繼續努力找真相,讓民眾與環保團體知曉並三方共同保護我們的環境,使台灣更美好。

 

環教資訊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