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的地方創生-嘉義濱海農漁村的故事

您在這裡

作者
黃德秀、劉弈廷、林庭安、施美琴、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海」派的地方創生-嘉義濱海農漁村的故事

※本文為本會與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黃德秀研究團隊合作,協助刊登其研究成果「農村創生之路系列」第一篇。

嘉義濱海的江山、東港及塭仔因地緣關係有著類似的環境條件與產業型態,但這三個農漁村卻有著不同的發展方向,各自衍生自己的操作模式。謝鵬程,是江山社區的返鄉青農,「幸福果食」因認同他的理念而在江山駐點,這是在地青農與外地夥伴之間的合作。相比而言,嘉義東港則是由社區的一群人跳出來組成合作社,發展菜脯產業,再將合作社盈餘回饋社區、建立長照服務。至於塭仔主要由嘉義縣鄉村永續鄉村發展協會來整合鄰近社區,借用新住民的能量來做產業的發展,這是一種跨區域的經營模式。儘管江山、東港及塭仔的發展方向各異,確實都為農村注入一股活力,讓我們一同來深入探究江山、東港及塭仔三地,如何在嘉義濱海農漁村創造產業,將地方創生化為行動的作法吧!

 

「三頓配菜脯,存錢給水某。」的東港社區

「我們這裡是全台灣菜脯的主要出產地,你們所吃的菜脯有七成都出自於我們東港!」嘉義縣布袋鎮東港里的里長林榮泰先生振振有詞地說,對於家鄉的驕傲溢於言表,然而如今的東港之所以能建立起長照制度,讓年輕人願意回來,其背後所做的努力就像醃菜脯一樣,需要投入時間醞釀,才能收穫美味的成果。
        嘉義布袋鎮的東港,面臨人口老化與流失的危機,缺乏年輕人的東港,和過去相比少了點生氣,地方長輩也多半獨自在家,缺乏關懷與照護。為解決眼前問題,東港善用鄰近海邊的優勢、決定開始復耕荒廢土地,經過水保局的陪伴與支援成立嘉義縣布袋鎮東港社區合作社,推出「好呷覓」的地方品牌,主要販賣虱目魚、菜脯、越瓜等農漁產品,並取販賣盈餘的10%將做為社區回饋金,建置中央廚房作老人供餐,也定期舉辦活動促進老人之間的情感聯誼,增進老人出外活動、維持身體健康。

除了老人照護,「好呷覓」品牌產品中,最有名的就是菜脯!菜脯目前的通路有餐廳和中央廚房,同時也會透過較貼近消費者的方式做販賣,如:農夫市集、誠品書局,然而,東港目前所面臨的問題是,無法做到規模化的生產,通常有客源的預購才會出貨,並未上架。下一步,東港社區在水保局的輔導下將擴大為擁有容納300箱菜脯的加工廠房並主攻有機通路,替社區爭取穩定的收入,奠定永續的發展。

「三頓配菜脯,存錢給水某。」這句話常常出自東港人的口中,其背後隱涵的是過去艱困年代裡那種樂天知命的態度。但這句話對現在的東港而言,已轉換成知足惜福,一種把最好的留給家人的美意。

照片來源:嘉義縣布袋鎮東港社區

「不做,就只會永遠停留在原地」的江山社區

謝鵬程先生原本在台北從事機械設計,並在之前的工廠擔任研發經理,約8年前返回江山社區,回到家鄉後他發現農業是個缺乏人力的產業,加上江山社區人口年齡普遍較高,因此,他致力運用機械改善人力問題,同時投資及研發許多農業機械,不僅讓工作可以比以前輕鬆,也能再擴大規模生產。

幾十年來,當地農民以慣行農法為主,造成了農業生態的破壞,因此謝鵬程先生自創江山米的品牌以友善耕作的方式種植水稻,雖然剛開始他的父母並不看好這件事,但後來,謝鵬程先生成功的使用友善耕作方法將稻米種出來,其收成是慣行農法的一半,但收益卻是1倍,這樣的成果讓他的父母親開始信任他的做法,也讓謝鵬程先生的成就感倍增。

雖然生產很順利,但在銷售通路上並不是很穩定,加上因為量少,常常有供不應求的事情發生,目前江山米的通路主要是電商平臺,如:途捷樂、樂天市場等,除此之外,經過水保局辦理的活動,謝鵬程先生因緣巧合下認識許多在地團體,促成合作的良機,如與「快樂的魚」合辦稻田裡的餐桌、與「幸福果食」辦理食農教育等藉此向外來的遊客推銷江山米,同時,他也加入了水保局的「農萊陣線」聯盟,增加江山米拓展通路的機會。而很幸運的是,於民國101年時獲得了10大吉園圃產銷班,也因緣際會的遇到貴人來幫忙謝鵬程先生組成親子食農教育團體,由媽媽們給1到3歲的小朋友講故事,4歲以上的小朋友會至稻田做稻草人及體驗插秧,也因此又提高了江山米的曝光機會!未來,江山米會以餐廳為對象合作,直接面對消費者,發展更為穩定的通路。

「其實做農業真的很辛苦!但不做,就只會永遠停留在原地」謝鵬程先生說,他希望能透過改變耕種模式、開發農業機械、發展農村價值,藉此慢慢的改變一些方向讓大家覺得農村其實是個很棒的地方,也能讓更多的年輕人進來社區進駐在修繕好的古厝發展文創和辦活動來活絡江山社區。

照片提供:謝鵬程先生

「大家一起做、一起享受成果、一起生活」的塭仔社區

吳淑芳理事長於民國99年成立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協會成員來自四面八方,包含社區工作者、教育界朋友、農村居民及熱愛和關心鄉村的一群夥伴們所組成,希望能夠藉由這個組織整合附近社區的人力、提升產業的連結,所以從塭仔社區開始,栗子崙社區和洲仔社區也都慢慢的進入跨域整合的領域中,而這些區域統稱為嘉濱新生活。

   此區域是屬於漁村型社區,因此農村居住的人大多為老人及新住民,為了能提供他們在社區生活下去的基本需求,吳淑芳理事長開始建立關懷輔導機制及農漁業轉型,並慢慢的從旁協助他們,在過去農村再生一系列的培力課程後,讓他們發展自己的想法進而實行,吳淑芳理事長說:「讓社區的人進步很重要,進步,才會有自己的想法。」慢慢的,當地的新住民在協會的支持下創業,如:創立「白水湖蚵學家」的長花,主要是幫遊客導覽養蚵小撇步以及讓遊客品嚐在地的蚵仔風味餐,不僅如此,她也成為最低碳產業-蚵的環境教育種子教師;另外,來自印尼綽號為小紅帽的新住民主要是發展老人關懷及推廣小麥盆栽,其中,小麥盆栽不僅具有美觀的功能,也具有養生的功效。小紅帽與其丈夫會開設小麥盆栽DIY的課程讓遊客了解種植的方式,也會透過食農教育,教導遊客將種植出來的小麥煮成小麥草汁、小麥草茶或是做成小麥海鮮燉飯等,如此一來,生產者和消費者彼此建立信任,才能永續經營下去。

雖然現在他們還沒有自己的品牌,但他們想要集結大家的力量來讓社區能夠更強大,吳淑芳理事長說:「有時候一個人沒辦法做太多事。」他希望能藉由農村間的分工,如:有人照顧長輩,有人發展在地經濟……等,這樣大家才可以一起做、一起享受成果、一起生活在這樣的氛圍中。

照片來源: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

小麥盆栽DIY

從江山、東港及塭仔的農漁村的故事,我們看到農村再生提供的一個發展的舞台,讓在地的人發揮創意,讓農村一改過去風貌,走出新的可能性!更多詳細內容,可參見農村地方創生模式之研究報告。

資料來源:《農村地方創生模式之研究》,作者:黃德秀、劉弈廷、林庭安、施美琴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