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種子交換會志工培訓課程側記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氣候變遷下的糧食危機】-臺大農藝系郭華仁教授

志工培訓的第一堂課程邀請到郭華仁老師講解種子交換之於糧食安全,以及糧食安全之於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老師從氣候變遷的發生開場,若以產業別來看碳排放比例,農業在全球暖化上的貢獻佔了四分之一左右。反過來想,農業的全面減碳亦能對環境保護做出極大的貢獻。

在農業施作中,碳排放的主要來自畜牧業的牲畜排泄以及工業化農食體系。前者無法控制,後者卻是工業化之後,人類為了便利而打造出來的褐色經濟系統。欲跳脫此一體系,老師認為「有機農業」是相當重要的一場社會運動。減少使用大型農產公司為配合機械化耕作而製造出來的農藥、化肥、基改種子,都具有實際的減碳效果。

但「由奢入儉易,有儉入奢難」,要農人放棄便宜、省工的農化產品是一條漫漫長路,更別提長期忽略環境外部成本而豢養出的低迷食品價格,讓這一切更難翻轉。替代方法的發展必須是放棄慣行農法的前提,而「保種」就是減少使用基改種子的解決方案

本次活動的主軸就是希望藉由小農們的種子交換,達到「藏種於農」的效果。除了有機耕作,郭老師也提到了合作社與小農市集如何成為消費者與低碳生產者之間的良好橋樑;企業也可以在員工供餐上盡到企業社會責任。農業的問題就是飲食的問題,換句話說,飲食的問題也就牽涉到氣候變遷的議題。

未來,我們能否讓士農工商共同討論三十年以後,在石油缺乏的年代,我們要來吃什麼東西?同時間多管齊下的方式,才能翻轉目前的產銷模式,因應並減緩氣候變遷的到來。

 

 

【種子採種與調製】-臺灣大學農藝系鄭誠漢技正

農民自行留種、保種是維持豐富的地方品種、發展永續農業、飲食多樣化的關鍵。然而,各式各樣的種子從採收、篩選、清理、乾燥到保存,每個環節都需要相當的知識、技術與經驗,因此當今多數農民都選擇到種子行購買種子,早已放棄大費周章地自行留種。

為了提高農民加入留種、保種行動的意願,將相關的知識化為系統性的課程,並且能使用門檻低的技術設備達成,便是關鍵的第一步。鄭誠漢老師在課程當中,便將複雜的植物生理知識,化為簡單易懂的觀念,並搭配人人都能複製的實作練習,提升志工學員自行採種的興趣與信心,以下摘要鄭老師的授課重點:

採種植株生長的環境

進行採種之前,一定要先確認種植蔬果地區、環境各方面是很好的,也就是一定要讓採種的蔬果植株生長在最好的環境裡、最適當的季節,讓它的植株充分地生長、達到最佳的營養狀態、有最好的營養生長,然後才正式進入生殖生長,這樣條件下生產出來的花才會健康、果實才會健壯、種子才會飽滿、下一代才會茁壯。

判斷採收種子的時機

由於多數作物的種子皆有果實包覆,因此判斷的重點在於採種的果實一定要夠成熟,之後發芽率才會高。而果實的成熟階段可分為:「生理成熟」與「型態成熟」。生理成熟的果實與種子含水量高,營養物質處於易溶狀態,對環境等抗性弱、種子不易儲存;型態成熟的果實與種子含水量開始降低,營養物質轉化為難溶儲存性物質,種皮開始得緻密、堅實,對於環境與病蟲害等之抗性強都開始加強,此時的種子較耐貯藏。

採種與種子清理

種從採種的角度而言,種子可以簡單分為乾果類種子與漿果類種子兩大種,各有不同的採種與處理方法。「乾果」果實因為含水量都不高,所以可以直接用太陽曝曬,也可以整串、整株、或是連同網袋整個吊起來,放在陰涼乾燥處使之乾燥。「漿果」一般都會在果實採下來之後,讓果實繼續後熟10-30天,然後才剖開果實取出果漿與種子,浸泡在水裡約8-12小時,並透過濾網輕輕地搓洗,以利種子和果漿分離,再進行後續的乾燥。

種子的儲存

影響種子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四,即種子的原始狀況、種子含水率、儲藏溫度、儲藏時間。在低含水率以及低氧氣含量情況下,種子儲藏壽命可以越長。把種子放在室溫或冰箱裡儲存前,需使用密封的貯藏容器做第一層隔離,常用的容器包括:金屬容器、塑膠容器或是鋁箔袋等具密閉性、不滲透性的材質。

 

 

    

【生命接力-自家採種】-幸福農莊女主人陳惠雯

陳惠雯老師曾在全台各地參與、舉辦種子交換會,老師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來參加種子交換的人,其實都沒有採過種。」確實,種子明明就那麼便宜,何不跟種子公司買就好了,還要農民辛苦的採種、留種?

陳惠雯老師認為,用價格衡量種子,往往會失去更重要的價值。商業種子通常不會是最好的種子,基於營利考量,種子品種開發的條件,通常不是站在農民的利益這一方。換句話說,當賣種子成為一門生意,種子公司會賣的絕對不是對農民最好的種子,而是對種子公司而言最好操作的種子,例如:經過基因改造、編輯,需要搭配農藥化肥,農民無法留種的種子。如此一來,農民就必須要持續花費高昂的費用,依賴種子公司販售的農藥、化肥與種子。

大家都認同保護農業的重要性,然而多數人首先想到的都是保護農地,其實在地種子也同樣需要被保護。若種子的生產被大企業壟斷,在種子公司的商業利益面前,在地糧食安全將淪為犧牲品。因此,我們更應該培養農民保種的能力,代代相傳保有在地風土記憶、歷經不同氣溫與乾濕環境而適應下來的種子,以應氣候變遷的挑戰。

「其實種子適當的保存的話,它就像是一種貨幣。」陳惠雯老師表示,每個農場中一定都會有長得好和不好的作物,自己把種得不好的吃掉,留下好的種子,在種子交換會時,就能用家裡最厲害的種子,交換別人家裡最厲害的種子。如此一來,未來我們農地的種子複雜度、多樣性才會提高,我們的糧食來源才會更多元、有韌性。

透過舉辦種子交換會,生產者不僅能取得彼此所需的種子,更能降低種子保存的風險。陳惠雯老師舉例,過去自家的種子曾因保存不良而發霉報銷,還好先前有把種子分享給朋友,因此能夠失而復得,從朋友的農場取回同一批種子。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