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基礎課程/農村綠學苑培訓營-台北|台東場

您在這裡

作者
陳曦/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2019實習生

食農教育是近幾年農委會推動的重點政策,也是目前台灣飲食與農糧問題的因應方法之一,因此今年農村綠學苑培訓營安排一堂食農教育基礎課程,將最新的食農政策分享給農業推廣部門與相關夥伴,台北與台東場次邀請到中國生產力中心農業經管組鄭文昇經理擔任講師,中國生產力中心有多年協助農委會、台北市產發局等政府單位推動食農教育與編撰相關教材經驗。鄭經理從為何要推動食農教育開始說明,並分享食農教育ABC的概念架構。


<鄭文昇經理台上分享>


為什麼我們需要食農教育?

現代生活方便、快速,飲食習慣也隨之改變。從吃白米飯,到吃便利商店的食物;從一起吃「一桌菜」,到一邊吃一邊看手機的「孤食」。人跟人之間的交流漸漸減少,朋友家人的支持系統漸弱。人跟人、土地、環境不只是空間上的疏離,更是心理上的漸行漸遠。我們逐漸忘了食物是如何生產。市場販賣大規模慣行農法生產的作物,過多的產量造成浪費,無法達成綠色產銷及環境永續,更排擠了小農的市場。

消費者選擇食物有很多因素,現金因食安風暴延燒,消費者開始關心桌上的食物,此時食農教育要做的就是將消費者引導到「關心產地到餐桌的過程」。食物不是自己跑到餐桌上,中間還有很多辛苦的過程,像是挑選、包裝等程序需被理解。現今認識食物只靠餐桌、冰箱,其實是對食農推廣不利的。當推廣者能夠梳理生產到消費的過程,才更能夠重視糧食安全、消費與生產之間的關係、是否支持環境永續以及整個農村體系的生產環境。


<鄭經理說明食物重要性>


食農教育ABC

食農教育有三大主軸,分別是與自然連結的「農業生態與環境Agriculture」、維持身體機能的「個人健康與消費Body & Behavior」、向周遭互動而產生文化的「社會生活與文化Culture」。

Agriculture從食農的源頭看生產與環境的保護,而「教育」是知識的傳遞。消費者不了解產銷過程,食物除了靠自然生長與農夫的耕作,還需要依靠他人流通。若能將產地到餐桌的過程梳理出來,消費者才不會覺得食物的生產是很輕鬆或是理所當然的,而是讓消費者發自內心覺得要愛惜食物

Body & Behavior教導消費者均衡飲食,維持身體機能。除了認識食物對身體的好處,養成對食物的正向經驗也很重要。講師提到可用小活動創造食物正向經驗,如恐怖箱(將食材放到手可以伸進去但看不到內容物的箱子,讓參與者以觸覺做感官體驗),可以另一種角度(觸覺)來認識食材,創造對食物不一樣的感官經驗。

Culture重視在地飲食文化的傳承,因為與在地農產有高度相關,如在過年會吃蘿蔔糕,因為過年時生產很多蘿蔔,需加工做成蘿蔔糕才能吃光(珍惜食物)。文化傳承下來的古老智慧也是食農教育很重要的一環。


相乘的智慧

食農教育是飲食跟農業的教育相乘而非相加,我們需要更細膩的操作,而非摘採然後吃掉就算食農教育。好的食農教育包含:整理產地到餐桌的脈絡,理解相關環境;確認推廣方向,不同族群對農業有不同的想像跟理解;依照對象設計體驗活動,從消費者的飲食生活角度結合農業素養(認知、態度、行為),並且引導體驗後的想法以及反思,最後確認體驗活動有效果,評估學習效果。

 

環教資訊類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