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迺台灣-百國青年Homestay

您在這裡

作者
張博允/本會會友之子

好幾個月前,當我還在美國過著我的交換學生生涯的某一天,老媽突然在skype上跟我講了文建會“百國青年來台”的這個活動,「不是很想當接待家庭接待外國人嗎?」她說。我當然是馬上答應,早幾覬覦接待外國人這件事已久了,豈能放過這個大好機會!

Khaoula Bessame 來自阿爾及利亞,十九歲,母語是阿拉伯語跟法語,英文也講得非常好(曾經待過英國、美國),正準備到英國讀大學,主修醫藥。我剛看到這名
字時,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念。她說就叫她“Gazelle”吧,意思是一種瞪羚羊,她說她的眼睛有如羚羊一般,這就是她綽號的由來。

剛到台灣的第一晚,抵達我們家時已經快半夜,但我們依舊熱情以待。媽媽以台中名產太陽餅及美味的蛋塔招待。Khaoula也在這時將來自阿爾及利亞的禮物送給我們:幾幅沙畫、一個小的手工瓷器、椰棗(dates)。椰棗是中東一帶盛產的水果,因為本身耐旱,常生長於沙漠之中,被稱為沙漠麵包。她跟我們解釋椰棗是伊斯蘭教齋戒月的必需品,也聽說要吃到椰棗,齋戒(Ramadan)才正式開始。

帶老外逛傳統市場是一個有趣的經驗。Khaoula一走進菜市場就難掩著興奮的心情。她到處拍到處看,我們連忙跟她介紹各種食物、青菜、飲料……,還因為有許多台灣食物的英文是什麼想不出來,有些窘。

Khaoula很敢於試吃各種市場裡的食物(一般外國人很怕亞洲食物,尤其內臟或奇怪的動物的肉),但我們也得小心她吃到豬肉(伊斯蘭教的戒律之一)。可怕的事情果然發生了,一個閃神,Khaoula正在試吃什麼?哇!我一問之下才知道那是豬腸子,我連忙對Khaoula說:「妳吃下去了嗎?這是豬的腸子。」她馬上吐出來,擺出很噁心的表情。「Ew...」她說。幸好她沒有吞下去……(之後在宜蘭又發生她吃下豬油飯的事件)。

「與其花大錢到美國,我寧願來台灣,這裡真是太美了。」來到宜蘭傳藝中心的時候,Khaoula這麼說。我很難同意這句話,台灣哪能跟歐美相提並論?但確實經常聽到外國人如此讚嘆,台灣是值得珍惜的美麗島。是否在此地生活久了,我變麻木了,也許我該學習欣賞腳下這片風土之美吧。

有兩種增廣見聞的方式:一種是漸進的、緩慢的、一層層的與環境交互作用,與不同的文化辯證著,從外而內,一點一滴的改變著;另一種是強烈、急劇的,大量吸收另一種或多種不同的文化,卻又不像閱讀書本上的知識般抽象,藉著接觸異文化的人事物,透過交談及短期相處,將所聞所感化作一個個有用的訊息,存放在腦內名為記憶的抽屜中,就各方面來講都比書本的資訊來的有影響力及感染力。

在短短的兩週內,我們全家盡量帶Khaoula這位「好奇寶寶」多走走多看看,除了台中、台北、宜蘭,勇敢的Khaoula自己又去了太魯閣、墾丁、日月潭,真佩服她這種無畏的精神。參訪戰地金門與台北的惜別會是官方安排的集體行程。這兩天,彷彿是聯合國大會串,代表家庭做陪的我又把在紐約時,想認識他國文化的好奇心以及
那種「非本地人的本地人」的感覺一併喚醒,愉悅地與各國友人交談,分享想法、觀點。各文化之間激盪出美麗又令人驚艷的波紋。

這十二天間,我時常以另一個角度觀察我的故鄉,退後幾步發現自己總是靠得太近,大地上的一切因為距離太近而無法看清全貌,也因為太近,無法察覺美的存在。透過外國旅人們的眼,也透過剛從美國回來的「全新的我」,重新觀看台灣之山水人文。

當我帶著Chris以及另外兩個國際友人去看中正紀念堂時,我才第一次感受到自由廣場的寬闊,以及國家兩廳院對稱建築的莊嚴與美,這是身為台灣人的驕傲。

「SayTaiwan」是本次活動名稱。「迺」(台語)台灣,其實應該也是EatTaiwan,來自斯洛伐克的Lucia這麼對我說,我笑了。在美國待過一整年的我真的相信台灣有著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美食。這十幾天,他們嘗遍各地小吃、走遍許多夜市,無不對台灣的飲食文化豎起大拇指。其實我覺得另一項,使這些外國人們回去之後都胖了一圈的原因,該歸於台灣人最自豪的「熱情」,是這些台灣人們熱情招待的心,全想著要讓他們吃到最好的台灣、享受到最棒的台灣。想必每當他們咀嚼著台灣美食
的同時,也細細品嘗著台灣的人情味吧!

原文刊載主婦聯盟248期會訊(2011.12.1)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