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島的美麗與哀愁 一位蘭嶼母親的反核故事

您在這裡

作者
江宜穎/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執行秘書

夏曼-撤浪

在山林中尋找蘭嶼赤楠

在山林中尋找欖仁舅

在山林中尋找麵包樹

尋找出一座拼板舟

但是誰在

夏曼‧撒浪的拼板舟旁

偷偷放了罐頭

讓船之眼

掉下

一行淚

看不見

魚群的方向

只能,慢慢底/在岸邊腐蝕

<拼板舟旁的罐頭>~沙力浪

  2012年是聯合國「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國際年」,在群起響應的同時,我們也應反思二十世紀留下的科技遺毒,究竟對土地與人民產生哪些「持續性」的影響。主婦聯盟基金會新年第一場公開講座「人之島的美麗與哀愁」,邀請蘭嶼女性-希婻‧瑪飛洑 (Sinan Mavivo),在慕哲咖啡館分享蘭嶼人的反核歷程。

  希婻‧瑪飛洑意為「瑪飛洑的媽媽」,是身為一名蘭嶼女人最珍貴的名字。達悟人稱蘭嶼為「人之島」,達悟的生命世世代代在這個小島上傳承。然而因為國家的發展計劃,現代化的觸角延伸到島上,改變了達悟人的命運;自從1973年核廢計畫通過,1982年核廢料進入蘭嶼,達悟人便走上反核的路途。

  一開始,蘭嶼居民接收到的訊息是政府要蓋「罐頭工廠」,可以提供很多就業機會,全島供電也會讓生活更便利。後來才知道原來是「核廢罐頭」,1987年展開驅除惡靈反核示威行動。但由於初期資訊落差,導致倡議反核的知識青年揹負搧動的污名;再加上島上物資限制,使反核之路一直遭逢許多阻礙。

  隨反核意識提升,蘭嶼與台灣兩個比鄰海島,於1995年展開為期一月的島內外串連反核;蘭嶼當地更發起一人一石,封港阻止核廢運輸船電光一號進入港口。令人感動的是,每當有反核的召集令,蘭嶼人總是快速動員,不分男女老幼,共同為土地與子孫努力。多次示威日期選在二月二十日(220),象徵驅除惡靈,顯示達悟人的決心。

  1999年民進黨政府與原住民簽定「新夥伴關係白皮書」,承諾將核廢遷出蘭嶼,不料在2002年跳票,又引發蘭嶼人另一波的行動。希婻‧瑪飛洑沉痛地指著耆老反核的照片說:許多老人家已經離開了,當年他們牽著我的手反核,現在我牽著我的孩子的手反核。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將來還要牽著孫子走上反核之路。

  從蘭嶼核廢儲存場傳出的照片顯示許多鐵桶已經鏽蝕嚴重,先前更偵測到輻射外洩。這些事證讓蘭嶼人心惶惶。為島上三千多人民進行健康檢查的卑微要求,卻一直得不到政府回應。當希婻‧瑪飛洑得知蘭嶼最小的罹癌患者年僅五歲,她無法再沉默下去,決定挺身而出,成為綠黨2012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將稚子留在蘭嶼,在台灣四處舉辦演說。她希望有人能在國會為達悟族人發聲,因為目前蘭嶼面臨的急迫度已不是在喊反核,而是在喊救命!

  沒有人喜歡抗爭,但達悟人只能繼續反抗,將為島嶼努力視為通往未來的唯一道路。蘭嶼的長者說:「不能在家園工作,就不像一個人。田不只是田,也不只提供食物,我把它當成孩子一樣照顧。」他們將土地視為生命中的一部分,用生命去守護。

  但核電廠只要繼續運轉,土地與人就繼續承受風險。希婻‧瑪飛洑說:下一個核廢儲存場預定地在台東南田,不但是原住民傳統領域、溪流流域,更是地質脆弱的區域。選在這樣的位址同樣令人擔心。我們的未來將會如何? 在2012年聯合國「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國際年」開始,我們要更積極展開反核行動,朝向非核台灣的目標努力。

[檔案下載]反核媽媽簡史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