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枝散葉]優質基因與演化 話自然步道協會

您在這裡

作者
林淑英

大概在九O年代初期,陳來紅女士在主婦聯盟辦公室常常提到「纏勒現象」「巨石景觀」「黃葉景觀」等名詞,聽到的人都覺得「哇,好有學問唷!」這個被感覺很有學問、對鄉土的蘊藏充滿驚奇
的推動主體,就是郭城孟老師賢伉儷帶領推動的「主婦聯盟自然步道推動委員會」。
 
這個委員會在1999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離開主婦聯盟而成立「自然步道協會」,專司自然保育的體驗學習。與此同時,台灣社會也正積極推動「社區大學」;而走入社區、參與或倡議環境議題正是社大很重要的課題。
 
當時擔任台北市文山社大理事長的我經常走訪社區,發現全台將計畫興建更多焚化廠、且焚化廠排放戴奧辛的問題,以及遇雨成災、遇旱缺水的水資源等課題。我們把這些議題規劃在社大課程當中,在步道上討論相關的執行策略,其中也包括主婦聯盟基金會積極參與推動的廢棄物政策監督及廚餘做堆肥等……行動。
 
十餘年來,自然步道協會一直重視社區的經營;從爭取資源進行【扶輪轉動 山水綿長】的解說牌設置,以及【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郝好做聯盟】、【溪遊新店,聆賞河水跳躍的音符】等議題和活動鋪排,就是落實保育教育並銜接主婦聯盟時代,引領視障者體驗景美仙跡岩步道的延伸。
 
主婦聯盟基金會前董事長顏美娟曾在一次研討會上說,自然步道協會是主婦聯盟嫁出去的女兒,我覺得這個比喻很值得推敲。從人類世界的倫理關係來看,嫁出去的女兒是否承傳了優良的家風?是否繁衍了新的生命?肯定的答案似乎總是讓人歡喜。
 
自然步道這顆種子,離開母體發芽生根,希望能日漸茁壯,不負所託!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