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參訪向陽健康家族農場— 在鋼架溫室裡成長的蔬果以及它頭上的太陽能光電板

您在這裡

南部辦公室主任陳婉娥

向陽集團董事長陳貴光。

「如果農地不能耕種,空有太陽能發電也沒意思。」向陽集團的董事長陳貴光這麼說。因為業務上的需要,匆匆撥通向陽健康家族0800客服專線電話,約好了3月8日婦女節這一天前去拜訪。出身於屏東農村的陳董事長全程陪同,午餐後他還要繼續下午的會議行程。「同仁都說我跑得很前面,他們要在後面追…」就像這一句話,顯示出企業家滿滿行程,特別抽出一上午時間,很感謝。

向陽集團是一個結合太陽能系統設置、光電溫室設計、有機蔬果栽培、運銷的企業。向陽集團在屏東有約9公頃的農地,其中約5.5的面積是以溫室種植,透過系統化的設施配合季節生產計畫,讓農作物能克服災害,得以在無虞的環境中健康生長。集團以「向陽健康家族」為名,期望名眾都能嘗到安全天然的食材,同時附帶農設施發電的功能,讓農地在生產的同時也生產電力。

農場內的溫室設施及屋頂上方的太陽能板。

溫室內的草莓。

如此兼具耕種與能源的農場是向陽集團的代表作,有別於其他光電業者在農地上不耕作只種電,此農場的太陽能板是架設在高度約四米五的溫室上方,太陽能板離地至少有六至七米;在太陽能的下方,是通風良好、能夠阻隔病蟲害的溫室環境,內部除了蔬菜之外, 還有種植多種有機蔬果,如:草莓、小黃瓜、番茄…等等。

當太陽能發電結合農業所引發的爭議不只是農地棄耕轉「種電」,還包括衝擊台灣的糧食安全,與農搶地的能源政策對未來農業的影響之大可見一斑,也因此遭人詬病。對此,陳董事長強調著一個核心的理念:「農民無法靠耕作維持生活,這是不對的。拿土地去種電,也是不對。我要做的就是讓農民可以生活,而且可以比過去更好,土地能繼續種植,這才是對的。」抬頭看看溫室上的太陽能板,陳董事長說那是附加價值,農業才是優先。

「農業優先」,秉持這樣的理念,陳董事長表示,過去農地種電最大的爭議就是太陽能板排擠了農地原本的功能—耕種,因為賣電比種地有賺頭。但如果要讓農民能夠靠種田生存,包括溫室等農業設施的成本都要使農民負擔得起,協助農民轉作經濟價值更高的作物,提昇農民的收入,這樣才有可能讓年輕人回到農村,投入農業,農業才能永續。

從溫室內看的太陽能光電板。

向陽集團的光電溫室在施工前,都經過精密的結構計算,前三代的光電溫室,高度高達四米五,第四代與第五代的光電溫室則是根據過去經驗與考量農民需求進行整體結構調整,在成本與穩固之間平衡,使農民能夠負擔得起。陳董事長強調,向陽集團的光電溫室除了結構經過精密計算外,材料也都經過特殊的設計,並要考量當地光照、氣候與雨水等等自然條件,就連鋪蓋在溫室外圍的塑膠布都有經過力學的測試,才能確保鋪設後不輕易壞損。「設施壞了,維修對農民來說也是一筆開銷。如果未來農民不再使用這套設備,設備還可以賣錢。土地也還可以繼續耕種。」陳董事長說。

通常,業界為了追求發電效率,太陽能板的架設會很密集,以求達到最大舖面,但向陽集團的光電溫室卻是經過計算,板與板之間有一定間隔,且必須考量到設施中種植的農作物光照與通風問題,絕對不能遮擋住陽光,還要有追光的功能。以向陽集團屏東農場所擁有的面積來換算,農場的發電量一小時有2300度,相當於可供應150戶普通家庭的一日用電。

因注重透光率,向陽集團的光電溫室成功栽培許多作物,且適當的高度,讓作物皆有足夠生長的空間,並保有良好的通風度,進到溫室內的農人也不需要在日曬雨淋的狀態下彎腰駝背,也沒有壓迫感。

溫室內種植的小番茄。

農地種電、種蔬菜、種水果,在陳董事長的眼中不是困難,而是可以相輔相成,只是要不要去克服而已。未來陳董事長還想挑戰水稻種植,飼養鴨隻培育鴨間稻、挑戰魚塭水上型發電設施,陳董事長說只要不忘記原來土地、魚塭的用途,在技術層面上都可以克服。

向陽集團提供了農業設施發電的一個優良範本,特別是以農業為核心,秉持著以發展農業為前提的初衷,讓綠色能源的發展與農業永續的有更多的想像。

與農委會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合作種植在溫室內的高麗菜。

後記

「真的能在太陽能板下面種香蕉嗎?」參訪後的一次內部會議,副秘書長問。我說:「可以,真的可以。」香蕉樹長得很好,很健康,正在熟成的香蕉肥美,只可惜這是企業機密不能拍照,無法讓同事「眼見為憑」。

但是我見到了。在農村長大的我,看見長得高大的香蕉樹很難不讚嘆。畢竟它長在設施內,而且設施上還有一層太陽能板。

可以種香蕉的農業設施,可能除了這裡,很難在其他地方看到吧。

發佈單位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