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從日常轉化為行動

您在這裡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南部辦公室主任陳婉娥

1.一日三餐

一日三餐看似平常,餓了總是要吃。對生活在都市的人來說,吃好或吃飽、吃便當或上餐館,都是一餐。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一餐,生活緊湊的我們的日常,即使知道經常外食對身體不一定健康,卻又難以克服外食的需求。

因為生活的壓力,甚至可以說是煮食的困難,我們更嘗試的去討論「食」對我們的意義:只是吃飽?只是吃好?或者,有更多的其他?中山大學社會學生從上個學年開始,就嘗試著去找尋這個問題的答案:對於吃、食物與農業,中山社會系的同學們在邱花妹老師的引導下,一起討論這個平常卻又廣闊的問題。

然而,從飲食開始,最重要的仍在於「吃」。從吃來認識食材、討論販賣的方式,進而探討農業與糧食自給的問題,「食農社會學」要討論的不只從食物本身,還有因為飲食而孕育的歷史文化與政治經濟。

從市集購買的食材。

 

2.市集:消費者與生產者

星期六(4/14)這一天,一群同學帶著菜籃上市場,在主婦聯盟基金會的講師王南琦的帶領下,到鳳山的微風市集採買。選擇微風市集,是因為微風市集是高雄著名的有機市集之一,每個販售攤位的農產品都有有機認證;同時,微風市集的農友多是自產自銷,沒有經過盤商,在購買的同時也能與農友直接討論所購買的食材種植方式、產季與烹調方法。

有選擇的購買是作為消費者回應生產方式最直接的行動,小農市集已逐漸成為消費者選購日常食材的來源。透過與生產者的直接對面,與小農市集在生產過程中的把關,小農市集也成為消費者選購低環境衝擊食材的管道之一。

有別於傳統市場的消費者,小農市集的消費者多數已經習慣在此消費,同時也願意負擔較於傳統市集商高的農產品價格;而同時小農市集也更願意提供少量的蔬果販售:例如一顆馬鈴薯或是兩顆洋蔥,這與傳統市集需要一定數量的販售量不同;但筆者觀察,近年來傳統市集也越來越多生鮮蔬果的販售單位是以個數計價,這也可能是消費需求改變的結果。

飲食的單位從家庭更單元化了,於是消費的數量也隨之改變。消費市場越來越重視個人的消費力,提供了更單元化的消費選擇,這提供了個人消費者購買的選項,但這可能也代表著以家庭為中心的烹飪單位與購買量正在削減。

3.烹調:手藝與味道的傳承

同學們在市集採買的食材帶到中山大學社會系在旗津的「灶咖」基地進行烹調,在準備食材的過程,同學有的熟捻,有的手忙腳亂,但共同準備食材與烹飪的過程,讓課程氣氛變得輕鬆活潑起來。

烹調最重味道,帶領課程的王南琦老師讓同學品嘗課程烹調中需要的各種油品,透過生飲食用油來辨別各種味道,並藉此帶領同學學習如何調味。然而對部分同學而言,最大的挑戰卻是處理食材的過程,有同學不確定如何削玉米粒,更有人從來沒有切開過甜椒。

王南琦老師(中立者)與邱花妹老師(左立者)

這些小插曲傳達了一個訊息:過去俗諺說「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到現在已經要反過來說「沒看過豬走路也吃過豬肉」了,鮮少有機會接觸到食材本身的我們,對於食物原始面貌的認識快速地被工業化後平整的食材包裝取代,就快要失去認識食物本身的模樣與最原本的風貌。

4.從產地到餐桌

這個學年起食農社會學課程的同學在社科院屋頂建築屋頂菜園,將嘗試以實際耕種來認識作物,並挑戰「產地到餐桌」的距離,藉由屋頂菜園的種植使自煮行動可以延續,也希望能影響到更多學生。

過去,食材從餐桌到產地可能是以一個鄉鎮為單位,到現在產地的概念在各種跨國貿易壁壘的交易與讓渡下,已經是以國與國的貿易單位來計算運輸距離,一般消費者難以抵抗進口農產品的多元與低廉的價格,連帶的影響到台灣的生產。

同學完成的一餐

以肉雞為例,美國進口的肉雞一公斤是28.6元,而台灣肉雞的交易價格是600公克30.5元,土雞價格更高。大批量進口的美國肉雞在關稅等貿易優惠下能夠以低於本地生產的雞肉價格販售,但那代表大量養殖所帶來的牲畜健康問題與養殖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這些外部成本不會被計算成「價格」,卻變相的以不同形式迫使我們共同承擔。

然而產地到餐桌的問題更複雜,我們需要認識全球貿易的不公平性與全球化農業與畜牧業對我們生活影響,而最簡單改變的方式就在於選購在地生產的食材,使進口農產品比例減少,讓豐富我們餐桌的食物來源來自於在地生產,而非距離千百里外的國家。

5.擺桌:行動的餐桌

經歷過去一年的自煮行動,中山大學的學生仍在摸索新世代如何看待餐桌與飲食這件事,可能我們會開展一場對台灣飲食文化與經濟政治的討論,也可能我們將摸索出一條路徑,讓吃不單單只是吃,而有更多對階級、經濟、政治文化各種面向的思考與討論,辯論與反思。

正在曬太陽的鍋具

發佈單位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