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種子交換會要對抗極端氣候

您在這裡

全國種子交換會要對抗極端氣候

文/郭華仁(全國種子交換會發起人)

八月下旬南部的雨炸彈再度提醒國人,極端氣候不是科學家的危言聳聽,夏天雨量越來越集中,冬春季乾旱越來越嚴重,已成為農民揮不去的夢魘。

然而農夫的韌性不是普通的高,面對嚴苛的氣候,最後總能走出一條路來。三百年前(1719),陳文達先生在《鳳山縣志》中就記載過大伯姆這個稲種,說這個品種「種於窳下之田。水高一尺則長一尺,水不能浸。米白而大」。

這類品種稱為「浮稻」,不管田地怎樣低窪,雨下得怎樣大,甚至淹到五米深,葉片都還可以挺出水面生長、收成。在孟加拉、印度雨季長達兩個月的地區,至少有30個浮稻品種永久保存在國際稻米研究所的種原庫,那是當地農民經年累月留種下來的珍寶。

不過有些地方雨來得急又退得快,若只淹一兩個星期,挺水浮稻長高後水就退,植株會倒伏而不利生長。在這淹水半個月不到的地區,印度農民選出了地方品系Dhullaputia,洪水淹沒時,水稻居然可以行龜息大法,閉氣不呼吸來保存元氣,等水退見陽光之後,立刻恢復生長,好像沒發生什麼事一樣,號稱會潛水的稻種。

在1940年代印度農學者由這個民間的「潛稻」品系分離選出品種FR13A。國際稻米研究所在1980年代透過傳統回交育種,把FR13A的特性傳入栽培品種,供南亞、東南亞低窪地區農民種植耐淹高產品種。

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水稻,連怕水的大豆也會有。美國為了解決大豆淹水問題,就曾經由越南引進可以耐淹兩週的地方品系來作為育種材料。

農民每年從農田選擇生長優良的植株,採收種子留到下季種植,年復一年,就成為合適當地生產的地方品種。近代育種科學家常利用具有特性的地方品種來作為品種改良的親本材料,嘉惠廣大的農民。

不過,沿襲了一萬年,如此重要的農民保種習慣,在最近一百年已逐漸式微。雖然公部門種原庫已經保存過去農民創造出來的許多地方品種,然而在氣候變遷的年代,若沒有延續農民保種的工作,適應新環境的地方新品種就無法順利產生,農業簡直是喪失了一個利器來對抗氣候變遷。

倡議恢復農民保種的運動在國際上約於1970年代逐漸形成,美、歐、澳洲等地都有民間團體響應。我國在2010年之前,幾個民間團體想推農民保種,到了2010年9月,才有第一次農民保種座談會。

當場大家決定先各自努力,將包括講習會、種子交換等各項活動彙整到農民保種運動網頁。四年後第二次保種座談會(2014)上,就期望哪一天能夠舉辦全國性的種子交換會。

機會終於來臨。

第十屆全國農學市集研討會今年將於台北舉辦,主辦的是經營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的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協會表示今年研討會想舉辦全國種子交換會。

經過參與團體半年多的籌備,全國種子交換會將與農學市集研討會合併在台灣大學舉行。交換會活動分三段,分別是保種演講、交換種子、與索取種子。保種演講請到原住民朋友,魯凱族農藝博士,巴清雄老師講「小米回家了」、布農族作家,乜寇索克魯曼老師講「布農族傳統豆類農作復育行動」,以及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劉克襄老師講「我在台灣的蘿蔔見聞」。

室內演講結束後馬上移駕旁邊的蒲葵道,進行種子交換。這是提供種子者互相交流,交換種子與心得的時間。交換時間結束後就開放大家進塲,索取自己所喜歡的種子。

我們希望透過這次種子交換會,讓全國各界了解到農民保種的重要性,期以促成民間種原保育活動的發展,打下農業永續發展堅厚的基石。

—— 全國種子交換會 ——

 

報名請點我

日期︱2018年10月14日(日)

時間︱下午1點~5點

地點︱台灣大學蒲葵道(新生南路側門進入)

主辦單位︱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X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發佈單位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