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塑、減速

您在這裡

減塑、減速

主婦聯盟基金會南部辦公室 主任 陳婉娥

忙碌的生活中,「方便」是很多人做選擇的先決條件,例如:吃飯,停車方不方便?旅遊,購物方不方便?買便當,外帶方不方便?很多決定圍繞著「方便」開始,也隨著「方便」結束,但在方便過後,我們留下什麼?

這次主婦聯盟基金會接受車城國中的邀請,參加『許我一個不塑海洋』親海減塑嘉年華暨海洋科普閱讀推廣活動,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進行「餐具垃圾大票選—最常使用的一次性用品」調查,總共獲得148位民眾參加,經過投票統計,得到以下結果:

 

總投票人數:148人

品項

衛生筷

瓶裝水

塑膠袋

吸管

餐盒

外帶杯

得票數

46

73

64

57

55

70

排名

6

冠軍

3

4

5

2

註:以上為複選投票。

 

從數字上來看,民眾在外最常使用的一次性用品以飲料類為主,包括買咖啡、瓶裝水、手搖杯,其中不乏國中小學學生在下課「來一杯」,其中也有家長反映在外取水不易,所以瓶裝水就是出門在外的補水選擇。

而塑膠袋的投票者很多是婆婆媽媽,原因不外乎去市場買菜就會獲得塑膠袋、包便當會獲得塑膠袋等,但也有部分民眾對塑膠袋的反應是:「我們去市場會盡量自己帶,所以不會使用到塑膠袋」。

其中衛生筷的得票數較低,因為民眾多數會自備餐具,也因為衛生筷製作過程充滿不確定風險,投票民眾多數反應會減少使用。

經過一天的投票,民眾對於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項:

  1. 時間因素:因為家庭照顧的壓力、沒有時間等等,有部分民眾反映「沒有時間準備便當、帶小孩很累,沒有力氣煮飯、上班很累…」等等,成為外食的主因,也變成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原因。
  1. 統一訂購:公司統一訂購便當也是上班族無法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原因。台灣有許多小企業沒有公司餐廳,午餐就是統一訂購便當、麵食食用,因此「公司訂餐」也是一次性餐具使用的來源。

3.價格:有部分民眾反映環保用品太貴,或是選擇太多不知道怎麼選擇,也不知道品質好壞,甚至「環保用品不環保」--是塑膠再製品,也不能回收。

  1. 麻煩:例如菜市場就會提供塑膠袋、要自己準備一堆餐具很麻煩等等,怕麻煩也是民眾選擇的因素。

以民眾的需求來看,短時間增加飲水取用點是必要的項目,因為取用飲用水不便,使民眾轉購買瓶裝水,使瓶裝水成為得票第一名;但包含公家機關、區公所、里辦公室,甚至是包括警察局、派出所等,如果都能加入成為取水點,或許就能提高民眾取水的便利性。

 

另一項挑戰是沒有公司餐廳的公司行號,如何進行減塑?以台灣的勞保投保人數來看,108年4月底勞保投保人數總共有10,410,619人,也就是說,總共有一千多萬潛在用餐人口有可能在中餐使用一次性餐具,如果能夠減量,數量不容小覷。

而最重要的減塑方法,則來自於民眾怕麻煩的心法。民眾怕麻煩最大因素是因為時間不夠用,因為沒有時間所以無法自己下廚、帶便當,所以需要外帶;沒有時間,所以需要在做短時間飽一家大小,所以需要方便,但久而久之的「方便」不但增加垃圾,使環境負擔加重,也將提高自身與家人的飲食健康風險。

如何使時間夠用呢?可能我們需要慢一點的生活,例如更短一點的工作時間,更多一點與家人相處的時光;更少一點外食,更多一點共煮、共食;而這需要一起來努力創造出「慢一點」的台灣社會,需要更多人一起正視「時間不夠用」這個問題與背後成因。

減塑不容易,挑戰「減速生活」更加困難重重,但只要有開始,相信就會朝向好的方向前進。

發佈單位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