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總會

您在這裡

核電影《A2-B-C》觀後感

核災已經過去2年半,福島第一核電廠才正要開始進行廢棄燃料棒的移除作業,根據東電規劃,福島廢爐至少要花上40年,除了被迫撤離家園16萬人以外,鄰近居民暴露在風險中的日子仍看不到盡頭,特別是成長中的孩童們。根據CNN報導,311核災後21萬福島孩童的檢查中,有44人被診斷罹患或可能罹患甲狀腺癌,而日本當地朝日新聞,也報導鄰近縣市的十萬孩童抽驗中,有四成的小孩被檢出甲狀腺異常。 這在拍攝日本災後生活的記錄片「A2-B-C」中也能看到,片中有一群靦腆的小男生們,對著鏡頭掐著脖子半開笑地說:「我會得到白血病死掉」、「還有癌症」、「也會變得非常容易生病…」,而這些小男孩們全都已經被確診患有甲狀腺囊腫(...閱讀全文

本會誠徵一位有理想、有熱情、有能力、有視野的秘書長

27歲的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徵求一位有理想、有熱情、有能力、有視野的秘書長,這個環保園地是由勇於開口、樂於承擔、敏於行動的婦女們開墾澆灌、悉心扶植而成。女性的智慧與力量來自於合作與互助,歡迎您加入開展傳承不息的合作思考、付諸行動的工作行列。閱讀全文

來去幸福農莊體驗自然的療癒

連續幾日微涼的陰雨天後,暖暖的日頭高掛天空迎接綠繪本小組的小旅行,我們來到-淡水幸福農莊。事前,小組的成員們已花了2個月的時間,透過共讀和討論《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以及觀看幾部有關食育議題的紀錄片!故此,這次小旅行可算是我們從書本走到田間學習的真實體驗。今日的行程簡單卻充實,全程由農莊主人陳惠雯帶著我們一起走入自然農法的世界。走在田埂上,看著生機勃勃的農田,惠雯老師說自然農法就是讓農田自然循環,讓土壤發揮自己的力量,讓適合這片土地作物得以保留,所以自然農法有連作與自家留種兩大特色。閱讀全文

12/6 災後「視」界─車諾比與日本現況分享會

「核災後30年的日本會是什麼樣子呢?」福島爆發核災美國媒體立即宣布退守到災區80公里外,事隔一段時間後,日媒才知道原來輻射傷害是一輩子的,也讓木下先生從一個媒體人的身分開始轉為關注輻射防護這個議題,12/6 (五)就讓我們透過木下先生的視野,窺探現已崩壞的核未來吧...閱讀全文

國會觀察-顧此失彼的輻射食物檢驗機制

從福島事件發生至今,最直接影響台灣莫過於自日本輸入台灣的農產品,儘管官方保證嚴格把關,一定全符合「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安全容許量標準」才會放行入關,食用安全無虞。但符合標準只是最低的門檻,不代表我們就一定要接受含有微量輻射的食品進到台灣,更不代表人民決定是否承擔這個風險的權利就該被剝奪。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符合標準即可食用,那所有食品進口的禁限制措施就不該存在,而日本就是這麼想的。閱讀全文

近在身邊的遠方-加倍奉還的食物輻射污染

釣客在關東千葉縣江戶川裡釣起的鰻魚,經檢驗發現每公斤含有140貝克的放射性物質—銫,超過日本現行規定的100貝克/公斤標準 。千葉縣政府要求漁會盡量不要販售在江戶川捕撈的鰻魚,而東京都政府呼籲釣客提高警覺。閱讀全文

《福島誓言》:揭露歷史面對真相

福島核災一週年,反核之眾邀請了前福島居民岩倉女士為香港的朋友現身說明核災之恐怖與政府的無能。交流後我們才知道,福島小朋友最需要的是遠離核污染的生活,而短期的避核計劃也十分迫切,但鼓勵原地重建家園的空洞論調並無實際幫助。閱讀全文

歷史的價值就是教育:從輻射食品教育談起

本會長久以來鼓勵民眾食用在地食材,但當核災來臨時,輻射食品卻會透過空氣、洋流、貿易等途徑造成跨國污染,連非災區國的食物可能都難以倖免於外。 一般體外遭受的輻射,我們可以透過穿著加強保護,也可透過用水沖洗去除,但若不小心自口鼻吸入或食入,就會在體內持續暴露無法排出。 我們吃進的輻射殘留食品會長久在體內攻擊細胞,排不出去的輻射會造成頭暈、拉肚子、基因異常或其他疾病產生,而有害核種大多半衰期冗長,一旦攝入也易隨著遺傳將輻射傷害持續到下一代。閱讀全文

生活環保系列課程-綠食育+蔬食手卷DIY

26年來,「主婦聯盟」秉持初衷,倡議生活環保、綠色消費、安全飲食、非核家園。我們希望透過此系列課程,跟各位分享這群媽媽們的親身經驗和知識、並透過實作DIY的方式,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了解到,自己可以從家裡出發,成為新一代愛環境、愛家人、愛自己的「環保份子」。閱讀全文

零地點:一場充滿神秘、批判、透視未來的旅程<十月談核系列(三) 後記>

伊格言,新生代小說家,以神秘、多變的寫作風格聞名於文壇;楊憲宏,具資深記者、編輯、主持人等多元身分,對社會議題具有精闢解析,更深諳政壇與社會運作模式。兩位雖然發聲的方式不同,但是皆有一個共同身分-曾就讀於台北醫學院。以醫學專業背景來針貶社會議題,具有跨領域、全方位的觀點,頗富蔣渭水以醫學治社會的特色。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台北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