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小蜜蜂?!

您在這裡

作者
沈寶莉/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談到蜜蜂,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蜜糖。但你知道嗎?一茶匙的蜜糖,是蜜蜂一天採集花蜜的成果;而兩磅的蜜糖(大約是900ml),則是一個蜂群環繞地球三周距離後所收集到的花蜜。
 
蜜蜂的一生,都是為其下一代作準備。除勤勞工作外,更用身體來為幼蟲過濾花蜜,其無私奉獻的態度實在令人敬佩。可是,人類為大量得到蜜糖和借用蜜蜂來幫助廣大農園進行授粉之貪婪態度,卻日漸殘害全球無私奉獻的蜂群。
 
蜂群消失之迷
 
愛因斯坦曾說:「若蜜蜂消失的話,人類將會在四年後滅亡。」但是,蜜蜂為何會消失呢?
 

蜜蜂,原是野生的昆蟲。但人類為求取得蜂蜜,便以馴養的方式,把當地的蜜蜂關到蜂箱裡去。而這也造就了養蜂人的出現。但由於資訊的發達和交通的便利,一些不是在當地生活,但相對溫馴的蜜蜂漸漸取代、甚至影響了各種原生蜜蜂的生長環境。更甚的是,原生種蜜蜂之種類和數量大量減少,而其死亡卻是原因不明?!

 
另外,工業化的糧食生產,也大大影響了蜜蜂的生存型態。由於不同種類的蜜蜂會偏愛不同的花蜜,故蜜蜂應是屬於地域性的昆蟲。但人類為求能在同一時間大量收成糧食,使得同一時間為大量單一品種植物授粉的工作便得極其重要。這使蜜蜂漸漸變成可買賣及出口的「外勞」,而另一個國度的傭主竟可以郵遞的方式等待「外勞」的來臨(而且不用申請簽證!)。
 
影片更提到美國因為沒有蜜蜂,每年便需要從歐洲大量進口蜜蜂、蜂后等來補足「新鮮的蜜蜂」,以利大規模農園的授粉作業,而這種情況也創造了「流浪養蜂人」!
 
與傳統養蜂人不同的是,流浪養蜂人終年帶著蜜蜂四處奔跑,只要一通電話,蜜蜂便會用貨櫃車,以2天2夜、不眠不休的方式,把牠們送往需要工作的農場。於是蜜蜂無法選取自己喜愛的食物,而且停留的時間、生產的數量更是受到養蜂人的計算和控制。而在運送蜜蜂的過程中,由於空氣不流通、潮濕和悶熱等情況,致使大量寄生蟲出現,而快速的細菌感染更經常讓蜂箱裡的蜜蜂和幼蟲大量死亡!數量之驚人,令人咋舌。
 
沒有蜜蜂的未來世界
 
若蜜蜂漸漸死去的話,人類真的會滅亡嗎?為驗證此事,導演特地帶我們來到沒有蜜蜂的未來世界——中國山西。
 
導演認為,由於毛澤東時期以濫殺麻雀的方式來防止縠物被雀鳥偷吃,造成昆蟲數量暴增。由於失去天敵,農民只好大量使用殺蟲劑來驅蟲。可是,這也同時影響到蜜蜂,使得蜜蜂數量暴減。結果,現在一些山西農村只能透過人手去採集花粉和進行授粉的工作,以確保農作物的收成。而且花粉更是要從遠在2天車程外的地方,以低溫、快遞的方式送抵的!導演用一個有趣的鏡頭來反問貪婪的人類:用20人幫一顆杏仁樹作人工授粉會比蜜蜂的工作來得好嗎?

 
我們還剩下甚麼?
 
一些科學家已著手研究保存健康原生蜂群的議題。可是,這些行動都需要花上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而且,還須確定研究人員不能帶有任何外來菌種,以及安置在無人干擾的自然野生環境。與此同時,美國也傳出民眾被一批從巴西實驗室逃出的蜜蜂——殺人蜂叮咬而死亡的消息。這種蜜蜂抗病性強,就連寄生蟲都無法置牠們於死地。而且牠們生性兇狠,即使一名養蜂人企圖把巢中兇狠的蜂后換成較溫和的蜂后來改變牠們的習性,換來的卻是新來的蜂后旋即被蜂群殺死!
 
到底人類活著的世界,還剩下甚麼呢?而在保護原生種蜜蜂和殺人蜂之間,人類又正如何選擇呢?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