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友投稿--《蜜蜂消失的原因》講座心得

您在這裡

作者
洪幸元/本會志工
蜜蜂原與我的生活距離遙遠,頂多喝點蜂蜜汁,做過幾次蜂療的民俗療法。後來看了”蜜蜂消失後的世界”書籍及” 蜜蜂工場”等紀錄片,才開始認知蜜蜂與大自然、人類的關係。
 
8/28聽過楊恩誠教授的演講,又有新的體認。楊教授秉持科學家嚴謹的態度,透過製作用心、輕鬆易懂的投影片,告訴大家科學家如何就各種蜜蜂消失原因提出假設,設計實驗,讓實驗數據說話。像手機電池波干擾、寄生蟲或真菌感染等假說,都因無法通過檢驗而予以排除。最後比較可能的原因是農藥殘留的問題,雖然以目前的實驗方法、檢測標準尚無法證明像益達胺類的神經毒素農藥會對蜜蜂造成致命性的危害,但它卻會弱化蜜蜂的體質、學習能力變差,使工蜂飛出去採蜜後,飛不回去蜂巢或找不到回家的路,造成蜂群集體失蹤。
 
為了蜜蜂的生命權及地球生態是否該禁用農藥?要如何禁?等議題,牽涉很多團體,不同團體的利益相衝突:環保團體一定主張禁用;蜂農考慮其收益,會主張蜜蜂採蜜期間禁用;種植作物的農夫是根據農作物成長的時程及何時有蟲害而噴灑農藥;農藥公司及銷售通路為了盈收,當然要鼓勵農民使用農藥;農藥公司如是上市公司,它還需繼續成長,以維持股價,對股東負責;在台灣還得考量美國農藥公司透過政治介入的問題。
 
面對複雜的政商環境,一定要有像楊教授這樣的科學家,以精確的實驗數據,說明農藥對蜜蜂確實的傷害,政府具有堅強的理由可面對農民及農藥產銷鏈的反彈下,才可能修改相關規定(如採較嚴格檢測標準、何時禁噴農藥等)。
 
感謝主婦聯盟舉辦的演講,讓我們知道台灣有很多非常踏實的人,一步一腳印,在自己專業領域上長期觀注,守護自然。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