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もったいない” 真是浪費啊! 怕浪費的奶奶會來找你喔!

您在這裡

作者
姜盈如/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志工

11月30日,一位長期翻譯與創作繪本的作家米雅,受邀到主婦聯盟「綠繪本講堂」分享繪本的種種意趣,帶著家長用各種不一樣的角度看繪本,為大家打開了繪本的另一個世界。

米雅老師在今年寒假帶孩子參加主婦聯盟台中分會的活動,因而結識主婦聯盟,由於她所翻譯和創作的繪本有些和在地生活有關,便受邀到會裡演講,她說自己其實有點誠惶誠恐,對於環保議題不敏感,不像基金會的媽媽們如此衝鋒陷陣,她說:「我一直在想我這樣一個在家裡不是很積極參與一些公共議題的媽媽,我能夠為我的孩子做的是什麼?」

她說:「有很多媽媽跟我是一樣的,可能因為忙碌或種種因素,沒辦法參與前鋒社會議題的努力,所以我就回頭來思考我可以做什麼─我是怎麼教育我的孩子對這個大地有感覺。」

思考的時候,她說回想過去42年間,其實有很多對大地的記憶、與大自然接觸時的態度,其實都來自於家庭,特別是母親。例如從小就知道樹不能亂砍,媽媽說樹是有靈的,去砍它樹會流眼淚的,雖然和我們的眼淚不同,媽媽也說亂砍樹的人通常有不好的後果;米雅老師說,從小到大確實看過不少亂砍樹的人發生一些不好的事。

她說雖然樹沒有腳可以走動,但對一個滋養大自然的生命,對樹、對一個生命尊重的態度,是媽媽傳承的。

米雅老師的女兒就讀西屯的小學,約兩個月前,有一天她去載女兒時,看到樹被修剪一半,第二天又被挖起,她說人看到一棵樹倒下都會有感覺,更何況有二十棵橡膠木倒在學校的北側門!她問她女兒說學校為什麼要把這些樹拔起來,但女兒不知道,她想著這是學生每天會經過的地方,卻沒有人向他們提起為什麼樹會倒在那裡,直到兩三天後還是沒有人告訴他們。

她說女兒現在三年級,自然課恰好在學習樹的基本知識,她說當老師們在教小朋友認識樹時,卻沒有說明樹為什麼會倒在那裡,於是她就寫聯絡簿跟老師說:「我們很在意這件事,孩子上學的每一天都會經過、看到,這是生命。」

後來老師向學校詢問才知道,原來是樹長大了,樹根浮起將地磚撐起,小朋友走路容易會有危險,而且葉子肥大掉落後,容易腐爛滋生蚊蟲,最後告訴她學校不會讓樹的生命結束,樹會有下一站;但她對這樣的教育感到不滿。

米雅說學校已建校十年,並不是第一天辦小學、第一天種校樹,在種樹前就應該已經考量了很多因素,不是希望有樹,但種樹之後若有問題就把樹移走,這代表解決問題嗎?她說我憤怒的是我們做事情的態度為什麼會是這樣?這很明顯是現在台灣的問題。

她說黑板樹很美,以前還是台中市的市樹,但後來砍掉很多,「回想小時候媽媽說的那種信仰,為什麼我們沒有守住呢?」她說現在是用消費的想法在對待很多身旁的生命,發生問題就更換,只要覺得有下一站都沒關係,但它們真的會有下一站嗎?

米雅老師說女兒一直問我為什麼樹會倒在那裡,在校門口載孩子時,常會看到她在玩台灣欒樹的樹葉,她知道樹會遮蔭、開花、有樹葉和果實可以玩,也知道昆蟲因為樹的汁液而到來,這是一個共生的環境,所以她無法理解為什麼地磚被撐起樹就要被拔起來,我覺得教育裡有很多必須對孩子有交代的地方。

到目前為止,米雅老師約翻譯了90多本書,先前翻譯了一本日本的繪本「怕浪費的奶奶」,獲得環保小綠芽獎,讓她很驚喜,她說對她而言,圖畫書除了有美麗的插圖,也是兒童文學的表現,滋養孩子對文學的美感,也讓孩子們對生活和世界的認知,或是如何和世界相處上,都能盡一份心力。

《怕浪費的奶奶》作者是一位日本婦女,在做這本書前,她思考這是一本描述人和環境之間互相對待的書,在試了很多紙後,才決定用日本報社提供的回收紙袋,米雅老師說日本的報社在賣報紙時,還會提供回收用的紙袋;讓人感覺這真的是一本物盡其用的繪本。

老師用日語表達浪費的讀音:「もったいない。」繪本裡的那位奶奶總是把「もったいない」掛在嘴邊,只要有浪費的事她就會說:「もったいない」(真是浪費啊!),可見是個常常被討厭的奶奶;在書名頁下方作者用日語寫了「怕浪費的奶奶會出現喔!」,老師用日語讀音生動的說出這句話,讓學員笑得闔不攏嘴,意思告訴我們不可以浪費,不然怕浪費的奶奶會出來找你喔!

老師說剛翻譯完這本書時,就跟女兒說了這本故事,之後女兒在做事情的時候,常常問她:「怕浪費的奶奶會來嗎?」可見這句話帶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這本書裡畫著一位小朋友和怕浪費的奶奶,一開始寫著:「碗裡的飯沒吃完,還有飯粒的時候,怕浪費的奶奶就會來跟你說『もったいない』(真是浪費啊)!」還會用奇怪逗趣的眼神看著你,然後說:「我來幫你吃吧!」吃完還會舔一舔呢!

米雅老師說在我們小時候,媽媽也會告訴我們飯要吃完,不然長大會「娶貓某、嫁貓尪!」那個時候還想說飯沒吃完為什麼要嫁給貓?後來媽媽才說是人,但那個意思已經夠嚇人了!意思不是指會真的「娶貓某、嫁貓尪!」,而是告訴我們要珍惜每一碗飯。

繪本裡怕浪費的奶奶還幫他的孫子吃臉上沾到的飯粒,吃完還在孫子的臉上舔來舔去,就像是說:「好浪費啊!再讓我舔幾下吧!」現場有些媽媽還帶著小朋友來聽米雅老師的演講,當老師一說出「舔來舔去」的日語讀音時,又讓大家捧腹大笑!

當孫子刷牙時,水龍頭都開著不關,這時怕浪費的奶奶就會說:「もったいない(真是浪費啊)!用一杯水就夠了!」小孫子就忍不住哭出來了,結果怕浪費的奶奶還說:「真是浪費了眼淚啊!」

當用完紙後揉成不要的紙團,這時怕浪費的奶奶又來說:「もったいない(真是浪費啊)!」一般大家會把用完的紙團丟到垃圾桶,好一點的還會做垃圾分類,可是她說:「這些紙還能拿來玩,你不覺得丟掉太浪費了嗎?」於是她就把紙團剪一剪、粘一粘,就變成一件怪獸裝送給小孫子。

當鉛筆用到變成很短時,她又會來說:「もったいない(真是浪費啊) !」但是已經用到剩下鉛筆頭了還能怎麼辦呢?她就把不同顏色的鉛筆綁成一團,就變成畫出彩虹的鉛筆了;米雅老師說當怕浪費的奶奶在責備別人時,都會帶給孩子另一個正面的教導,不是只有情緒的發洩,也享受在她自己的創意之中。

當吃完的橘子皮被丟掉時,她又來說:「もったいない(真是浪費啊)!」」這時作者把她的手畫得很大,一副像是要阻擋的意思,她就把剩下的橘子皮曬乾拿來泡澡說:「來吧!泡個暖和的橘子澡吧!」米雅老師說:「真的是物盡其用,上天給的沒有一樣是沒有用的!這就是她的生活態度。」

洗完澡後小孫子想要開燈,這時怕浪費的奶奶又飄來奇怪逗趣的眼神說:「為什麼要開燈呢?もったいない(真是浪費啊)!天黑了就睡覺就好了嘛!」這就是古人生活的智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說完她就回家去了,走的時候手上還拎著一包橘子皮!在那樣的年代,就不會有用電量過高、傷害自己和地球的問題。

老師說我們也有打包的文化,這也和過去物資較貧乏有關;說起小時候在嘉義長大,經驗家家戶戶辦喜事的回憶,老師說每逢鄰居辦完喜事的隔天,還會帶著自己的媳婦或兒子,拿著盛滿「菜尾」的水桶挨家挨戶走,鄰居們都會把碗公拿出來,一瓢一瓢的裝盛;對小朋友而言就算昨天沒有去參加喜宴,今天卻能吃到,就會很開心!

這本書的結尾還寫著:「你有沒有在浪費什麼東西啊?!」,好像「もったいない(真是浪費啊)」這句話會一直迴盪在你的身邊;老師說為什麼這位奶奶會這麼珍惜她身邊的資源呢?可能是當時的人普遍都經歷貧窮的時代,沒有一個東西是可以被浪費的,當時的人得到的東西,都是基本生活所需要的,在那樣的環境下,就衍生出珍惜物品的態度。

老師說起要就讀大學時,媽媽必須去標會才能繳學費,小時候的孩子也不像現在,都用哥哥姐姐留下的文具和衣服,她說小時候媽媽給的都是基本的生活需要,而不是想要什麼,在現在物資充裕的時代,我們要如何告訴孩子知道自己需要的其實只有一點點,這是很重要的課題。

就像演講前面提到校樹傾倒了,她說:「如果我們都把環境教育、綠美育的事情教給學校的話,你想二十年後你的孩子會長成什麼樣子呢?」所以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家庭來,爸爸媽媽怎麼看世界、怎麼和世界相處,自然而然就傳承到孩子的身上。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