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民間版國產大豆座談會:建構大豆生產鏈,邁向新雜糧復興運動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食安風暴頻傳,消費者對食物議題愈來愈在意,非基改議題也逐漸成為媒體與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台灣進口的基改食品以黃豆及玉米為大宗,我們日常食用的黃豆與豆製品95%以上都是進口的基改豆。農糧署於2012起開始推動雜糧復耕計畫,大豆生產面積雖然逐年成長,但對應到現有的消費需求,本土黃豆的自給率仍遠低於1%。如何提升台灣國產大豆的自給率,無疑的將是我們要面對和努力的方向。

有鑑於此,長期關注非基改議題的「台灣無基改推動聯盟」,2015年12月3日於中興大學辦理了一場「新雜糧復興運動:台灣國產大豆產業發展座談會」,邀請農糧署、農改場、不同規模的生產者、豆干與醬油加工業者、團膳業者與消費平台代表共同與談,希望能透過產業鏈的連結與對話,盤點目前國產大豆面臨的困境。

從生產加工到消費,盤點大豆生產鏈的現狀與困難

當日邀請的參與者,包含農糧署、農改場、生產者、加工業者、團膳業者與消費平台,除了了解目前國產大豆的使用情形、生產/使用困境,也希望了解不同角色對於國產大豆發展的看法。茲將各引言人的分享摘要如下:

(1)  生產端:人力不足、生產成本高,擔心難與進口豆競爭

邀請了四位不同型態的生產者來與談。台糖屬較大面積耕種的生產者,採機械化耕作、小包裝銷售,簡銘宏處長表示,台糖從102年開始種植非基改黃豆,104年度耕作面積已增至40公頃。

台南新化社大則從教育的角度切入,除了復耕本土黃豆,也連結鄰近的國小推動食育工作,陳盈君專員也期待未來能與在地小農契作,以社大做為地產地消的平台。

嘉義朴子種植的黑豆與黃豆約有25公頃,朴子市農會助理技術員蔡嘉航表示,由於農村人口高齡化,進口基改黃豆價格低,農友擔心國產大豆市場競爭力不足,因此轉作雜糧及大豆的意願不高,面臨著有心推廣,卻無農友種植的困境。

雲林水賊林友善土地組合則是一個由多位小農組成的團體,目前大豆的種植面積持續增加,黑豆有5甲黃豆則有4分地,蔡得黃提到耕作過程常面臨機具不足的問題,未來希望能與願意投入非基改種植的業者合作,持續擴大產量,也希望能自行包裝與加工,製成豆漿與醬油。

共同與會的台中市政府農業局魏慧雯股長也提到,依市府推動非基改大豆種植的經驗,關鍵在於提供農民轉作的誘因是否足夠,且生產面積增加後續的銷售是否能與進口品競爭也是問題。

(2)  加工端:社區豆腐坊帶動更多人投入供應鏈,醬油與豆干業者願支持理念卻仍受限於成本

合樸農學市集透過消費支持在地小農,市集創辦人陳孟凱開設豆腐農藝班,培養他人開設社區豆腐坊的能力,並需堅持使用國產非基改大豆,希望能鼓勵更多人投入供應鏈。

丸莊醬油目前已採用國產大豆做醬油,莊英堯董事長提到2006年即嘗試與農民契作但未成功,2012年起因政府提高契作補助,才吸引農民投入,至2015年共契作近280公頃。但由於國產豆與進口豆製成的產品價差不大,成本卻高出很多,在政府補貼不足的情形下,要長期支持仍然很辛苦。因此莊董事長也建議應推動產地標示,將國產醬油與進口醬油做區分,此外,亦應加強原料溯源制度,規劃認證方面的配套措施,讓業者減少行政成本。

以豆製品加工為主的榮洲食品廖玲雪經理也反應相同的困難,政府推動校園午餐非基改政策,雖有心支持,但對業者來說成本高出很多,做的非常辛苦。

(3)  消費端:擔憂食材成本與追溯的可信度,高單價影響消費者接受度

供應台中大量團膳的怡饗美食彭光賢處長表示,站在家長的立場非常贊成基改食品退出校園,但是站在業者的立場則非常擔心,購入非基改產品成本增加20-30%,且礙於追溯的難度,無法保證豆製品原料的真實性。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產品規劃多以支持在地農友為主,目前僅毛豆、黑豆漿為國產豆,近期也嘗試推出非基改飼料飼養的黃金雞。產品開發部鐘元鴻先生表示評估過若未來合作社豆製品均改用國產原料,預估會增加1.5倍的成本,擔心消費者的接受度。

(4) 研究端:選育符合市場需求及能耐逆境氣候的品種,建立市場分流機制

目前國內豆類改良的研究以高雄農改場及台南農改場為主力。高雄農改場周國隆課長在推非基改黃豆時考量到市場辨識度,採用大粒種的種子-高雄9號,輔導農友將毛豆與大豆分開採收與銷售,毛豆種植創造22年來最高產值。高屏地區大部分為大面積耕作,適合以機械化方式採收,小農則無法負擔機械化成本。

台南農改場研究員吳昭慧談到目前農改場在大豆的選育工作,除了符合市場需求,選用機能性成分的品種之外,也開始培育逆境品種。並推動水旱田輪作,媒合契作主體收購濕豆,增加農民種植意願。也建立完整國產優質雜糧產銷資訊系統與市場分流機制,以區隔市場,避免進口品混充國產品。

(5) 政策端:生產面提高國產大豆產量,銷售面創造市場區隔

農糧署從98年開始推動雜糧復耕,102年推動「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鼓勵休耕農地轉作國內進口需求量大的進口替代作物。幾乎每年大豆種植數量呈倍數成長,價格也有上漲趨勢。

農糧署雜糧特作科的蘇登照科長談到推動雜糧復耕的策略與困難:【生產面】積極尋找大農專業耕作,但仍面臨現實的困難,種大豆的收益(頂多8-9萬,含休耕補助)若未能高於稻作則誘因不足,農民意願不高,如收益能高於稻作,就不利於加工業者採用。【加工面】透過農產品加工提高附加價值。【銷售面】則透過生產履歷的方式將國產大豆與進口大豆區隔,並採分級銷售,小包裝鮮豆銷售與加工業者使用豆,價格與銷售策略都有很大不同。【消費面】則需要強化消費者的認知,目前消費者對於地產地消的認知仍然不夠強烈,當消費者有強烈需求時,就可以帶動價格上揚與農民種植意願的增高。

 

讓消費帶動改變,逐步邁向新雜糧復興運動

除了盤點產業鏈所面臨的問題之外,與會者也針對國產大豆的發展提出建議,其中「銷售」問題最受關注,有足夠的消費需求,才能帶動產業鏈的改變,各方建議摘要如下:

1.  生產:(1)活用休耕地,增加栽種面積,提升國產大豆的供應量。(2)針對耕作機具不足的困境,農委會已推出小型農機補助方案。(3)在研究人員有限的情況下,可採用參與式育種的方式,由農民自己選擇當地適合的品種培育。

2.  加工:(1)加強原料溯源、推動產地標示,以區隔國產豆與進口豆。(2)如何促成業者間的合作,以降低生產成本。

3.  銷售:建立市場區隔。(1)目標市場應多元化,小包裝提供一般家庭消費,量販提供餐飲業者,建議農糧署做市場調查。(2)參考宜蘭縣「宜蘭嚴選的模式」,建立產地標章,並由政府擔任盤商的角色,輔導農民安全用藥,由政府檢測,通過後再由政府媒合通路商或餐飲業者。

4.  消費:(1)推動消費者教育,加強消費者對產地識別、地產地消、非基改產品的認知。(2)校園午餐成本增加,則需要和各利害關係人(特別是家長端)一起溝通,讓消費者了解推這項運動的困難處。

2016國際豆類年,應更進一步從環境層面思考雜糧課題

農糧署於2015年9月的「104年國產雜糧高峰論壇」中提到,預計於2020年要讓大豆、黑豆、硬質玉米等栽種面積達到3.2萬公頃。學校衛生法修正案於2015年12月通過基改食品禁止進入校園。如何發展國產大豆,回應消費需求與食安問題,是必須積極面對的問題。

除了耕作面積與產量的提升,綠色陣線協會的吳東傑執行長也提出幾個需要思考的問題,如何提升消費者對國產大豆的接受度,以及若要擴大規模,是否有更友善土地、更安全的耕作方式。台大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老師也提醒,機械化耕種雖有助於提高黃豆經濟效益,但台灣仍應回歸小農經濟,對小農的輔導仍須提出明確的政策。

2016年正好是「國際豆類年」,豆類是人類所需植物蛋白和氨基酸的重要來源,且栽種豆類可以固氮對水資源的需求較低,對環境有積極影響。在氣候變遷與糧食安全的考量之下,無基改推動聯盟也呼籲應更積極地發展適應極端氣候的品種,並且評估大豆以外的豆類是否有適合推展的品種,增加豆類的多樣性,以因應極端氣候所帶來的影響。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