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改食品檢驗自己來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專員 張玉鈴

4/17基改食品檢驗自己來

 

  

標示亂入

    市面上銷售的各種豆類加工品,除了賣場上包裝完整的品項依規定會標示是否含有基改原料外,散裝販售點不是沒標示就是標示不清。其實,衛生福利部已於104年5月29日公告包裝食品、散裝食品及食品添加物等含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標示之應遵行事項,並分階段實施,且於104年8月11日公告直接供應飲食場所使用基因改造豆類製品之強制標示規定,以加強對基因改造食品之標示管理,提供消費者透明資訊,做為選購之參考。可是依據去年度主婦聯盟志工前往市場訪查結果,我們發現基改、非基改、非基因?等標示充斥在各地,不僅消費者連商家也都一頭霧水!

    許多消費者願意多花時間與金錢來選購非基改食品,但是,要如何確認標示是正確的呢?更何況是一般市場散裝的無標示食品呢?

 

基改檢驗能自己來嗎?

    基改食品檢驗依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告建議之檢驗方法:聚合酶連鎖反應(PCR),以往我們都必須將檢體送至檢驗單位委託檢驗,不僅耗費時間更需要支付龐大檢測費用,因此一般消費者只能選擇相信的品牌購買,或乾脆放棄選購有疑慮的產品。現在,許多生技公司對於急需快速檢驗確認原料安全而開發出各種快篩試劑,以協助推動廠商食安自主管理。其中,基改食品檢驗也有較便捷的快篩方式。因此,我們特別邀請生技公司來主婦聯盟教授志工實際操作檢測。

    使用靈敏度0.1-1%的PCR檢測儀器,由於基改品系眾多,因此在檢測目標中,挑選市佔率最高的標的,也就是35S promotor進行篩選,用此標的可篩選出市面上大部分的基改食品(類似農藥殘留快檢概念)。這種快篩檢驗為定性檢測,僅能測出有、無基改成分,若要確認基改原料比例就需要送檢驗單位做定量檢測。

* 35S promotor是基改食品中的一段DNA,一般非基改食品不具有此DNA。

 

 

基改,高風險

    郭華仁老師指出基改食物有三的地方不安全。1.轉進去產生的蛋白質,本身可能會引起過敏。2.除了轉進去的蛋白質基因以外,前回說還有篩選基因與啟動基因。篩選基因 是抗抗生素的基因。基改食物若吃到肚子,有時候消化不完全,食物到了腸子,抗抗生素的基因可能會被腸子的細菌吸收,這些細菌將來上抗生素殺不死,人生病了 吃抗生素的藥,可能就無效了。3.可能危險的就是啟動基因。啟動基因轉進去,有可能作物本來不會產生的毒素,因為這個啟動基因就在旁邊,因此就讓這個基改作物製造出有毒的東西出來。

    有時候雖然基改作物本身可能無害,但是種基改作物的方法也會有危險。例如巴西種很多抗除草劑的基改大豆,除草劑盡量噴施大豆都不會死。結果除草劑用蓋多,使得當地附旅生出許多畸形兒,大人得癌症。

    推動非基改議題不僅是食安問題,更是關心環境、跨國企業、政治問題。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