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培力教育局 成為食農教育政策操盤手

您在這裡

作者
文:張明純(台中分會會長、本會常務董事)
 
若說從推動落實食安各項政策、轉向食育政策的推進,已開創了另一個新局面的話,與台中市教育局簽訂「106-108台中市校園食農教育總體計畫」合作備忘錄,絕對是一個嶄新里程碑的開始。
 
台中分會在3月21日的台中市午餐輔導委員會上,和教育局完成了「106-108台中市校園食農教育總體計畫」合作備忘錄的簽署,此計畫為期3年,合作備忘錄的效期也長達3年,正式宣告台中分會開始與台中市教育局緊密的合作與計畫協力。
 
「台中市校園食農教育總體計畫」從2016年中開始醞釀,透過當時不全然掌握實質內涵,但清楚方向絕對正確的體健科長林琬琪之手擬定大綱,再與我們確認所有方向、討論研修後擬定計畫內容,於2016年12月的「台中市校園午餐健康促進委員會」(今年更名為台中市午餐輔導委員會)獲得全體委員通過,正式從2017年開始進入各國高中小鼓勵推動。
 
台中市高中小、高職學校熱烈回應
 
年前,我們密集和體健科聯繫討論,達成一個重要的基調:一、希望這不是一個燒錢但沒效果的計畫;二、這是一個「鼓勵」而非「強制」每個學校都要進行的計畫。令人振奮的是,在今年4月結束的審查會議中,全台中市340所高中小學校(國立高中已於今年改制隸屬市立)竟然高達72校投件參與,再加上1所實驗教育學校,共計73所學校投件參與,佔台中市教育局主管學校的五分之一。讓人更意外的是,甚至還有台中高工、豐原高商、台中家商、清水高中、大里高中等5所高中職學校參與。從各校送來的案子中可見差異,有的學校只做農事體驗,但有的學校已嘗試結合課程並與在地農會、社區合作等。雖然各校無掌握概念與方法差異甚多,但我們都會給予計畫調整建議,沒有刷掉的,先鼓勵學校開始做,未來也會成立輔導小組持續引導與陪伴。
 
從頭學起,共同釐清食農教育內涵與定義
 
這兩年來,由於時任台中市教育局副局長(現任國教署長)邱乾國與去年6月才轉任體健科的林琬琪科長積極又用心,讓我們在台中的倡議行動順暢許多。可貴的是,教育局體健科不用標案外包的方式進行「台中市校園食農教育總體計畫」。透過與我們的合作,落實內部培力、從頭學習來推動,科長甚至接受了我看到委派局內營養師與有經驗學校所寫出來的子計畫並不成熟,希望「打掉重練」的建議,重新來過。
 
看到大家各自在自己對食農教育的想像中寫出的計畫,彼此無法關聯串接,科長同意由我們規劃了一場未來會成為領頭羊學校的校長、主任、營養師以及老師們參與的「食農教育培力共識營」,在這個以參與學員為學習主體的工作坊,分組腦力激盪談出對食農教育的想像、總體歸納並釐清食農教育內涵與定義,體驗了以綠繪本《世界上最長的壽司》做出中餐的食育教案,東海美食育基地建置的案例分享,最後拉到瑞井國小的菜園下田實作。這些參與者的回饋都相當正面,也表示對食農教育的認識不再以為等同營養教育,這是個好的開始。概念正確,後面的發展方向方不至於偏離。
 
總體計畫的執行方向如下:
一、將台中市分成4個區塊,海線、山區、屯區、中區(合併前的台中市),各區由所謂的「盟主學校」(曾執行過農糧署「食農食米方案」學校,較有食農教育概念學校),將各區的食農教育行事曆、教師學習社群、食農教育活動串起,把提案的學校納入聯盟,並邀請轄區內有提案的學校一同邊做邊學,再由輔導小組進行操作與培力的輔導。
二、設計未來食農教育認證講師的課程並要求參與。
三、全國北中南食農教育標竿學校參訪見學(已參訪新竹埔和國小、羅東高商、台南官田國小、虎尾光復國小、彰化二林香田國小、台北八里長坑國小、宜蘭員山深溝國小)。
四、成立食農教育網站,設置食農教育人才資料庫,納入農會、農改場、藥毒所、中興大學等在地農業技術專業人士,提供學校運用。
 
林琬琪科長曾說:「我們真的不懂甚麼是食農教育」,而台中市農業局對於推動食農教育也處被動狀態,所以台中分會的協力與專業意見更顯得重要。而教育局體健科的謙虛與願意從頭學習,尊重我們的專業,一路協力這個計畫從無到有,扮演了政策上游制定的角色,之後一次又一次的正式與非正式會議、線上討論,開出參訪見學名單、規劃課程,感受到像是「輔導」、「陪伴」、甚至「培力」教育局,雖然很累(有時候感覺像是帶學生)但卻十分充實。
 
既然站了上去,就會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總體計畫的精神與架構確定了,但未來是否一切順利?我不敢保證。身為NGO工作者,倡議得到支持並落實的路上依然有著許多變數,如同體健科科長上週突然被調走一樣讓人措手不及。但是,我們既然站上了政策推動的上游位置,也得到了尊重與信任,就只能義無反顧地繼續走下去,只為了讓食農教育的理念可以在不久的將來,在中部遍地開花。
 
▲上圖:我們規劃了一場「食農教育培力共識營」給未來會成為領頭羊學校的校長、主任、營養師以及老師們參加。上圖為學員體驗了以綠繪本《世界上最長的壽司》做出中餐的食育教案。(攝影:張明純)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