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反對基改作物?-談基改作物與無基改農區(下)

您在這裡

作者
陳思穎/綠色陣線協會

科學家和企業家說,基改作物是增加產量、抗病蟲害、抗除草劑、解決糧荒的良藥;然而,過去自然界中從未出現這樣跨越物種藩籬的新作物,如今大肆種植,對生態、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究竟多嚴重,誰也不能打包票。單一基因,不僅威脅生物多樣性,更讓原本維繫遺傳資源多樣性的傳統農民受到專利權的威脅。

「無基改農區」的設立,便是要把關食品安全、生態、農民智慧與權利,推動台灣農業的永續性。

「生物剽竊」(Biopiracy)

基改作物另個被人大肆撻伐的關鍵在於「生物剽竊」(Biopiracy)。當許多農民或原住民發現他們幾千年來的傳統知識竟成為WTO之下的「與貿易相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TRIPs)核准某間公司的專利時,才發現要奪回自身的權利竟須跨越國境,透過複雜的法律程序,重獲的是千百種已失去傳統基因資源的少數幾項。專利權讓企業只為了拓展市場獲利,而威脅遺傳資源的多樣性;不僅因大肆種植造成生態影響,也迫使自古以來藉由留種及種子交換維繫此多樣性的農民,再也無法種植這些種子,因為此舉侵犯了智慧財產權。

另外,農民還得小心農地可能被從臨田飄過來的基改花粉污染;否則也會被指控侵權,累積下來的賠償成本早超乎其能力範圍。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1998年加拿大農民Percy Schmeiser種植的非基改油菜被臨田孟山都的Roundup Ready抗除草劑油菜污染,孟山都以侵權之名提出訴訟,法院判定該農民須支付孟山都19,832美金的侵權賠償金,和153,000美金的官司訴訟費。Percy不服判決結果,持續和孟山都對抗10年,終在今年3月庭外和解,孟山都將支付清理基改污染的費用,且如果日後發生基改污染事件,孟山都可能成為被告。

有鑒於國際上生物剽竊的事件層出不窮,剝奪小農的權利,印度的「九種基金會」(Navdanya)成功地為農民撤銷包括W. R. Grace、孟山都等跨國企業對原生的苦楝樹、小麥、稻米的專利權。而如今越來越多人擔憂氣候變遷下,糧食生產將受到嚴峻挑戰,這些企業當然也不落人後,致力研發抗逆境的各種基改作物。Navdanya基金會的創始人之一──Vandana Shiva反駁道;印度傳統原生作物因遺傳資源的多樣性,擁有許多抗逆境的品種,而非洲傳統的稻米中,亦有抗高溫、抗旱的品種,反駁支持抗逆境基改作物的論點。

無基改農區的前瞻性

雖然歐盟官方否決無基改農區的提議,可是無基改運動仍然熱烈地展開。在2003年十一月西、希、法、英、奧、義、德歐洲七國十個地區的農業首長共同宣告成為聯合無基改農區。目前歐盟共有87個區域、超過3400個地方政府、超過1170個其他地方,涵蓋16個國家,已經加入「無基改歐洲」運動。其中以法國、義大利、英國等最為普遍,展現地方自治所發揮的能力。德國雖然地方政府並無此宣示,但仍有許多私人產業或機構加入;非官方的宣告,以愛爾蘭最多,高達1000個。

日本民間也極力推動「無基改生物區域運動 (GMOフリーゾーン運動)」,參與者包括任何對栽培基改作物或吃基改食品者,包括不生產基改作物的農家、不販賣基改食品的銷售業者、消費者,與相關環保人士與團體。推展方式如準備各類宣傳文件、貼紙、看板等等,然後在各地展開簽名活動,最後交給運動推動單位登錄,參與農戶在農地上豎立看板,及相關團體舉辦無基改生物座談會等。

在2006年,北海道、東北、關東、甲信越、東海、近畿、四国等計24個縣的1994農戶加入,面積達4716公頃;其中以東北的山形縣(農業為主)最為踴躍,面積與參加農戶都佔全國的70%。在台灣設立無基改農區,便是希望能預防基改對環境、健康,甚至對傳統農業知識、遺傳資源多樣性的侵略。台灣最重要的作物──稻米,代表的是我們的文化、食物主權、生態價值。LLRICE601和大陸基改米的經驗,都是前車之鑑。

2006年的基改稻米601污染事件造成美國及許多稻米進口國的恐慌。當時在阿肯色與密蘇里兩州的稻米榖倉取樣,發現其中竟含有未經核准的抗除草劑基改稻米LLRICE 601。

另外,中國大陸湖北早在2003年即開始種植試驗室外流的基改稻米,2005年時發現了包括香港、北京等地的食物中出現基改稻米,而歐洲從中國大陸進口的米粉和其他米製品裡也出現基改稻米成分。我們認為,先從稻米開始,並在日後繼續針對進口的基改玉米,甚至前兩年非法種植的基改木瓜,進行更嚴謹的把關,並推動更嚴謹的基改食品法規,守護食品安全、環境、農民智慧,皆是在永續農業中必備的層面。

參考資料

  • Miguel Altieri, <The Ecological Impact of Transgenic Cropson Agroecosystem Health>
  • GMO面面觀 https://gmo.agron.ntu.edu.tw
  • 陳世雄,〈有機農業反對基因改造植物〉https://www.hopemarket.com.tw/?p=4999
  • L o r i W a l l a c h a n d P a t r i c k W o o d a l l , 《W h o s e T r a d e Organization》, Public Citizen, 2004
  • 環境資訊協會 e-info.org.tw

原文刊載於主婦聯盟232期會訊(2009.4.1)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