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都市人的環保省思

您在這裡

作者
張瓊齡/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長年在都市生活,對於都市取用了絕大多數的社會及自然資源而感到不妥的我,對於鄉村,曾有過度美好的想像,總以為,開發較少的地方,必然擁有都市早已失落的美好事物,也還有機會在它們消失殆盡前,保留下來…

近幾年,透過參與海外國際志工服務的機緣,在不同國度,造訪一些非觀光地區,再與觀光地區兩相對照之下,我有了另一層體會。

泰國城鄉經驗

初訪泰國,當駐留於曼谷或清邁,這類人口眾多且國際人士出入頻繁的都會時,基本印象,覺得這是個乾淨的國家,街旁未必設有公共垃圾箱,卻沒看到甚麼垃圾。雖不清楚官方是否祭出罰則,但肯定在這兒出入的人們要不沒有隨手丟棄的習慣,要不就是清潔人員手腳特別快,沒讓垃圾停留太久。

去年一、二月,再度隨著海外和平服務團泰國辦公室的團隊,從泰緬邊境小城Maesot出發,歷經數小時車程,深入山中村落服務,沿途公路旁佈滿細細碎碎的垃圾,多是行車的人隨手拋出車外的飲料空瓶或食品外包裝,日積月累而成。

抵達村落,生活了幾天,發現無論大人小孩,都慣於把廢棄物隨手任意拋。一回,我在寄宿家庭,吃完糖果,試圖找尋棄置糖果紙的地方,女主人看出我的意圖,非常友善地示意,隨手丟就行了。忐忑間,我入境隨俗。

村子裡隨處可見丟棄物,雖不至於到垃圾成山的地步,但肯定是村民自己製造出來的,因為這兒少有外人企及。

東南亞小島經驗

去年七月,在印尼班達亞齊做志工訓練,隨團韓籍領隊特別在我們前往亞齊小島(Pulao Aceh)服務前,把登島之後,如何處理志工居留期間廢棄物處理提出說明,還預先告知,島民有隨地丟棄廢物的習慣,提醒我們莫因此對當地人產生負面看法。因有過泰鄉村的經歷,當我見到學校老師、同行的印尼籍志工也隨手丟棄廢物時,並不感到訝異,而我們幾個來自台灣、日本、韓國的志工,堅持走老遠把飲料空瓶集中在看起來比較像是垃圾堆的地方,看在當地人眼裡,或許反而覺得怪異吧!

據說,亞齊小島在南亞海嘯發生前,在鄰近港口沿著海灘上曾有一排營業商家,海嘯來時被夷為平地,之後未再恢復,當地距離省會班達亞齊要兩小時船程,此地頂多可做為地區旅遊景點,海嘯過後,外來人口恐怕只有NGO相關人士到訪停留。

同一年結束志工服務後,到菲律賓的卡兒哈甘島旅行,其面積只有兩個自由廣場大,行走半小時就可以環島一週。在日本籍島主與全體五百多位村民的共識下,透過有條件開放的旅遊模式,支撐島嶼的生計。日籍島主進入前,島上全無公衛設施,居民三百多人,三歲以下孩童死亡率很高。島主除了把所得盈餘用來改善島上的公共設施外,每年從日本號召醫師前來義診,也讓島上小學復學,資助村童到鄰近的大島繼續升學,甚至栽培優秀學子到日本念大學。除了豐富的海產,島上物資完全得靠外來,唯一可食作物就是一百多棵椰子樹,廢棄物若不能用焚燒或掩埋的方式處理,大概也得外送。

卡島的規模比亞齊小島小得多,人口密度更高,距離宿霧大概半小時船程,天天都有外來觀光客到訪,然而,有節制的觀光讓這個小島成為一個可人的環境,而不是垃圾島。

中國5A級與4A級景點經驗

今年過年期間,利用志工服務空檔,先後造訪雲南麗江古城,及安徽三河古鎮。前者是聞名遐邇的世界文化遺產景點,未到訪前,早料到會是非常觀光、商業化,而遊客多的地方,垃圾也絕不會少,並不抱持過多期待。然而,當我一抵達古城,望見環繞古城的水流清澈見底、游魚如織,當下卻覺驚喜萬分。麗江是中國少數幾個未受今年暴風雪肆虐的熱門景點,又逢年節,國內外遊客如織。意外的是,儘管到處人滿為患,卻不見垃圾堆積,且因應古城窄小的街道,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垃圾車設計得很迷你,大過年的也完全不休息。

才造訪過中國5A級的景點,來到安徽聽到三河古鎮也有4A的等級,又起了玩興。此時,逢暴風雪後的融雪期,沿途,雪堆和著塵土夾雜著大紅色的鞭炮碎屑,到處濕濕黏黏的,而垃圾山也一落落地沿途堆放。抵達古鎮後,這才意會到,5A級與4A級,同樣作為觀光景點,竟有天壤之別。麗江古城的整體修復與發展規劃,因具有國際視野,體認本身的觀光賣點在於歷史文化與自然環境,儘管免不了商業操作,但在人為的刻意維護之下,尚有一定程度的秩序與美感;至於三河古鎮,建物破敗失修,環境衛生堪慮,大街小巷穿梭的恣意糾纏遊客的黃包車伕,讓人想要逃離,別說發思古之幽情,連欣賞景物的閒情逸致都沒了。

城與鄉之間的平衡點

最近讀到關於著名的綠色產業設計師William Mcdonough 和Michael Braungart所提出cradle to cradle《從搖籃到搖籃》的概念。這個概念強調,好的設計就該像大自然一樣,大自然裡沒有需要丟棄的東西,萬事萬物常常是彼此循環再利用,互為資源,而不是像目前的工業設計與回收系統一樣,物資回收個一兩次,再製過程產生新的汙染,最後依然淪於廢棄一途,並非真正地永續使用。

我在泰國鄉村、印尼小島的經驗,反應出的是,當相對純樸的村民、島民延續過往的生活習慣,但未考慮所使用的物資已是現代工業產品而非取自大自然的物資時,哪怕生活環境並未受到都市化或外來觀光客的負面因素侵入,光他們自己就足以成為環境破壞的來源。

從菲律賓的卡島、雲南麗江古城的經驗發現,在無可避免高度人為運轉的社會中,為維護可供持續觀光的環境,會促使人將生活環境維持在一定程度的水平,而非殺雞取卵。

而像Maesot到泰鄉村沿途公路這種三不管地帶,或是像三河古鎮這種具潛力但尚未全面發展已被糟蹋的地方,既不夠偏遠純樸足以成為都市人懷舊作夢與諒解的對象,也搆不上作為夠分量景點的條件,其處境最是尷尬。

從以上種種,我意會到,常人可踏及的所在,已無全然純樸無邪的原鄉可擁抱,與其離不開都市又譴責都市,不如正向積極在人為可及的範圍內,盡量找到對環境友善的種種方式,然後身體力行比較實在吧!

原文刊載於主婦聯盟227期會訊(2008.6.1)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