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教資訊
您在這裡
【國產非基改飼料座談會】藍海策略與企業社會責任的結合 | 整理:黃昭儀 / 本會志工 (2018/01/18)

【國產非基改飼料座談會】藍海策略與企業社會責任的結合 | 整理:黃昭儀 / 本會志工 (2018/01/18)
【國產飼料非基改 產官民座談共同為本土雜糧開拓新出路】 台灣每年進口大量的玉米和大豆作為飼料原料,這些進口雜糧幾乎全是基改作物,飼料的需求助長了外國基改作物的種植,更嚴重拉低國內的糧食自給率,若能夠以本土非基改的雜糧取代進口貨製作飼料,將會帶動本土雜糧的種植增加,促進國內農業發展,...(閱讀全文)
大學生自煮在南方-愛的便當 | 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南部辦公室主任陳婉娥;圖:中山大學社會所張已亷 (2018/01/17)
大學生自煮在南方-愛的便當 | 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南部辦公室主任陳婉娥;圖:中山大學社會所張已亷 (2018/01/17)
(圖:愛的便當。) 中山大學社會系自煮課程後一次實作,由本會志工講師王巧溱帶領同學製作『自煮便當』,並且在實做之前,先與同學分享外食的便利與風險。 巧溱老師以彰化老農的話來總結目前台灣飲食的現狀:「50年代用嘴巴吃、80年代用眼睛吃、21世紀用頭腦吃」。這意味著台灣的飲食從過去單純吃下肚,...(閱讀全文)
【國產非基改飼料座談會】路遙知馬力-推廣非基改飼料之路 | 整理:黃昭儀 / 本會志工 (2018/01/17)
【國產非基改飼料座談會】路遙知馬力-推廣非基改飼料之路 | 整理:黃昭儀 / 本會志工 (2018/01/17)
【國產飼料非基改 產官民座談共同為本土雜糧開拓新出路】 台灣每年進口大量的玉米和大豆作為飼料原料,這些進口雜糧幾乎全是基改作物,飼料的需求助長了外國基改作物的種植,更嚴重拉低國內的糧食自給率,若能夠以本土非基改的雜糧取代進口貨製作飼料,將會帶動本土雜糧的種植增加,促進國內農業發展,...(閱讀全文)
【國產非基改飼料座談會】主婦的非基改餐桌 | 整理:黃昭儀 / 本會志工 (2018/01/17)
【國產非基改飼料座談會】主婦的非基改餐桌 | 整理:黃昭儀 / 本會志工 (2018/01/17)
【國產飼料非基改 產官民座談共同為本土雜糧開拓新出路】 台灣每年進口大量的玉米和大豆作為飼料原料,這些進口雜糧幾乎全是基改作物,飼料的需求助長了外國基改作物的種植,更嚴重拉低國內的糧食自給率,若能夠以本土非基改的雜糧取代進口貨製作飼料,將會帶動本土雜糧的種植增加,促進國內農業發展,...(閱讀全文)
大學生自煮在南方-食在低碳,當得時 | 文:中山大學社會所顧旻;圖:中山大學社會所張已亷 (2018/01/15)
大學生自煮在南方-食在低碳,當得時 | 文:中山大學社會所顧旻;圖:中山大學社會所張已亷 (2018/01/15)
(圖:大學生自煮在南方-食在低碳,當得時。) 什麼低碳,環境保護的重思考 這一周的實作課程也離開教室,到女宿L棟的公共空間上課,讓煮食日常在校園發生。重新思考食物、環境、與人三者間的關係,也討論生產、銷售、消費三個在食物體系裡的關鍵環節,彼此間的影響消長,...(閱讀全文)
大學生自煮在南方-生態多樣性與有機多樣性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南部專員蔡宛臻 (2018/01/09)

大學生自煮在南方-生態多樣性與有機多樣性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南部專員蔡宛臻 (2018/01/09)
大學生自煮在南方,第三次的課程,我們回到大學生生活的校園環境。中山大學宿舍是台灣少數能使用明火的宿舍,但14棟宿舍僅4棟女宿有簡易廚房空間,透過邱花妹老師及楊靜利學務長的協助,我們成功讓同學在中山大學女宿的開放空間動手學做早餐。 早餐主廚本會志工講師王巧溱,端出私藏菜單:...(閱讀全文)
拿回能源自主權 建立零碳排社區:簡介澳洲希勒斯維爾社區 | 周于萱(本會專員) (2018/01/02)

拿回能源自主權 建立零碳排社區:簡介澳洲希勒斯維爾社區 | 周于萱(本會專員) (2018/01/02)
再生能源的發展是現在世界各國關注的重要議題,但是否再生能源的發展只能靠政府跟國家來推動呢?身為一般人的我們可以做什麼呢?讓我們一起看看澳洲維多利亞省的希勒斯維爾(Healesville)做了什麼吧! 希勒斯維爾(Healesville)位於澳洲墨爾本市區東北方大約52公里,...(閱讀全文)
呷米的日常 你今天吃飯了嗎? | 文/潘嘉慧 主婦聯盟合作社企畫部專員 (2017/12/29)
呷米的日常 你今天吃飯了嗎? | 文/潘嘉慧 主婦聯盟合作社企畫部專員 (2017/12/29)
▲圖1:從來沒有如此仔細地端詳一粒米,盤子裡不同品種的米一字排開,長的、短的、透明的、乳白色的……,每一種米的姿態都不相同。(攝影:劉沅羲) 今年11月13日《上下游新聞》以〈105年農業統計破紀錄!食米量創歷史新低│糧食自給率31%,9年最低〉為標題,長期關注本土農糧議題的夥伴們,...(閱讀全文)
走出舒適圈 綠繪本志工讓改變從自己開始 | 文:林玉珮(本會常董、總會綠繪本小組召集人) (2017/12/29)
走出舒適圈 綠繪本志工讓改變從自己開始 | 文:林玉珮(本會常董、總會綠繪本小組召集人) (2017/12/29)
▲圖1:今年「低碳生活綠繪本志工」培訓計畫較以往更為縝密,長達9個月的課程,對學員的要求及挑戰也非常高。究竟綠繪本小組有什麼魅力讓人願意走出舒適圈,展開綠繪本新里程?(圖:秘書處提供) 全球暖化,造成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生所有的文明一起陷入危機;氣候變遷,造成平均每一秒鐘就有一人因野火、...(閱讀全文)
雜糧復耕之出路——國產非基改飼料 | 文:張玉鈴 / 本會資深專員 (2017/12/29)

雜糧復耕之出路——國產非基改飼料 | 文:張玉鈴 / 本會資深專員 (2017/12/29)
▲圖1:台灣在地生產的豬肉和家禽肉幾乎能滿足國人需求,然而餵養經濟動物的飼料原料,如玉米和黃豆卻高度仰賴進口,且幾乎全是基改品系。(圖:鉅峰食品提供) 台灣雜糧質優、安全與新鮮 雜糧為稻米、小麥以外糧食作物之統稱,台灣生產之雜糧作物有甘藷、落花生、玉米、大豆、蕎麥、紅豆、毛豆、胡麻、...(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