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回到田野~宜蘭地區食農教育的推行現況及未來想像

您在這裡

作者
李寶蓮/宜蘭友善耕作小農聯盟

 

小時候,我們在田間盡情捉泥鰍撿田螺,現在,即使學校或住家附近就是農田,我們放心讓孩子在遍灑農藥和除草劑的田間玩耍嗎?孩子們的成長學習可以多一些和土地的連結嗎?
 
這是一個夢想:讓孩子回到生機盎然的田野,也許可以從校園午餐開始……
 
食育基礎離不開農事體驗,種菜體驗確實也是個正確的切入點,可惜計畫推動時,從老師到家長都對「在地食材」的意涵感到陌生,在學校教職員對農事操作缺乏經驗的情況下,必須藉助「友善耕作小農聯盟」作為輔導團到校協助,而小農在運用教學部分卻顯然薄弱。
 
「食農教育」過去在體制內校園幾乎一片空白,教師熱情尚未被引發,更遑論在短時間內獲得足夠專業基礎,將之融入教學,而縣府對這項計畫並無遠程策略,實驗意味較重,學校老師面對既定課程及各種特色教學計畫,已應接不暇,食農教育可能只是另一個「應付計畫」的特殊教學,於是初次合作的期望落差也就難免了。
 
不過,再遙遠的距離,一旦有了起步,就會開始縮短。這一年的計畫,在改變校園午餐的成效雖微乎其微,卻也開始讓學童有機會碰觸泥土,也有一些學校開始了對食農教育的重視。
 
接著,教育處在2 0 1 2 年持續推動這個計劃時,也修正了方針,將之從原本體健課的經費,轉為環境教育行動方案來執行,將食農教育視為環境教育的一環。輔導工作則由原本的小農到校提供諮詢協助,改為委託羅東社大企畫一系列校園種子教師培訓課程,內容涵蓋學校農園的建置要點、作物栽培管理技術、田間生態觀察、校園農耕教案實例、園藝治療,以及如何培養健康安全的飲食習慣。
 
輔導團並與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教育推廣小組合作,設計一系列親子DIY活動供執行計畫的學校申請,這一系列活動包括:〈本土米食甜點〉─黑糯米糕與米布丁;〈本土雜糧〉─認識雜糧與豆花DIY;〈本土小麥〉─台灣麵粉手工餅乾DIY,以及〈神奇的加工食品〉─談食品添加物及基改食物對健康的危害。在這一系列活動中將食物里程、糧食安全、生態環境等觀念,以活潑生動的方式帶入學習活動中,也讓參與的家長有機會接觸到這類觀念。
 
期間,「東區環境教育輔導團」(含宜、花、東三縣)在東華大學梁明煌副教授的帶領下,召開二場跨三縣的環境教育研討會,將食農教育納入東區環境教育的重點輔導項目,相關的文獻整理與各項實務經驗交流,為食農教育開啟廣大視野,也讓各地分別展開的實驗性計畫得以交流借鑑。
 
十分難得的,宜蘭縣是一個以縣府為首,政策性推動校園食農教育的縣份,唯其缺乏中長程計畫的擬定,人事更迭與整體經費運用都是很大的變數,目前很難看出未來走向。
 
教育必須從生活開始,其實「在地食材」這四個字已經涉及了環境關懷、飲食健康、在地經濟、社會文化、消費倫理等層面,是一個複雜而全面的課題。一頓飯可以吃飽就好,也可以多講究一點健康與美感,更可以涵蓋社會責任與環境倫理,學校是一個教育場所,應該可以將它的意義整全化!而全國學子每天的一頓飯,也絕對足以支持一場農業革命。

 
目前學校營養午餐由委外廠商競標是一個很大的結構性限制,讓學校和家長的選擇權弱化,孩子更不用說,完全沒有選擇的餘地,一般社會大眾從師生到家長,也順理成章的接受。但改變現狀須由改變觀念開始,在地食材的推廣只是一個引子,喚醒大家對食物來源的重視,距離突破慣性消費的瓶頸還很遙遠,這是一項需要學校和家長共同攜手合作的社會工程!
 
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用校園午餐的力量,為地球降溫,讓優秀的年輕人回鄉耕種,也讓田裡的泥鰍鱔魚游回來!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