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黃豆復興運動(上)

您在這裡

作者
林慧貞、汪文豪/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

早期台灣尚未接受美國援助時,不論是做豆腐的黃豆、釀醬油的黑豆,全都來自於腳下這塊寶島,但因價格不如進口低廉,逐漸沈寂。不過近幾年在基改疑慮下,本土黃豆吹起復耕風潮,東石、玉里利用豆麥、豆稻輪作,為土地增加天然肥料;美濃農會更在今年和農民契作,種下暌違半世紀的黃豆。本土黃豆的種子,正在台灣各個角落默默發芽。

東石、玉里水旱輪作,種豆兼養地

來到花蓮最美麗的道路縣道193,黃澄澄的稻米灑落在玉里廣大的平原,沈靜的山腳下,東豐拾穗農場的主人曾國旗,正進行一場低碳實驗。5年前,他向退輔會承租47公頃土地,這塊地長期遭到過量農藥荼毒,不僅土質差,連水源也不足,但看在曾國旗眼裡,卻是個應許之地—他準備實現多年來水旱輪作的願望。

大豆是旱作,稻子則需要大量水份。曾國旗實驗,今年這一塊種稻子,明年就換種大豆,再隔年種稻子,每年交替輪流,「稻田需要大量的水,要讓地休息就是讓它少碰水嘛。」曾國旗說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輪作可以改變土壤和環境特性,讓本來習慣在稻田生存的害蟲活不下去,完全順應大自然本身的調節機制減少病蟲害。

在東豐有機米產銷班共80公頃的範圍內,目前有30幾公頃的農田實施這種水旱輪作的種植方式,

除了改變環境,大豆也是非常好的固氮作物,因為根瘤菌能夠跟大豆共生,根瘤菌固定空氣中的氮素後可以被大豆的根系分解,轉化成土地可以吸收的養分,而氮就是植物生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自從採取輪作後,不僅病蟲害減少了,連肥料的使用量都少了三分之一,因此即使大豆和稻子的產量差了超過三倍,他還是堅持採取輪作方式維護地力。

在風頭水尾的嘉義東石,農民蔡一宏也抱持同樣想法,今年他號召農友以無農藥化肥的方式,在休耕地種下20公頃大豆,配合小麥輪作,完全不需要額外增加肥料,省工又省肥,還能幫助台灣糧食自給率。

蔡一宏說,東石早期因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應該種植耐旱、需水性低的雜糧作物,不論小麥或大豆,都是非常省工省力的作物,希望用友善栽培的豆麥輪作,走出東石新路。

找回兒時記憶,美濃種下50年來第一顆黃豆

一向走在前頭的美濃農會,繼澄蜜香番茄、白玉蘿蔔、紅豆之後,今年也和33位小農契作,種下暌違半世紀的本土大豆,目前面積約有10公頃,希望舒緩美濃1千5百公頃稻米的壓力,打出地方特色。

「其實四、五十年前,美濃農家普遍都有種黃豆、黑豆與紅豆。我還記得姐婆(客家話外婆之意)煮的豆漿好濃郁,上面還有豆皮。至於黑豆,農家都拿來作豆豉。」美濃區農會推廣股長鍾雅倫回憶兒時農家生活,她說,後來進口黃豆與黑豆遠比國產便宜,越來越少農民栽種。

去年七月中,美濃農會提出「南隆經營專區黃豆復耕計畫」,希望找出另一個美濃的農業特色,並滿足消費市場對於非基改大豆的需求。

鍾雅倫說,很多農民活化休耕地活化選擇種稻,但每當收成季節,農會烘乾機難以應付短時間內湧入的大量濕穀,因此復耕雜糧是很好的嘗試,而且近年屢屢爆發食安危機後,很多媽媽想為孩子打豆漿, 卻不知道去哪裡買安全的豆子,本土黃豆雖然成本高,但非基因改造,新鮮又健康,對注重食安的消費者很有吸引力 。

為了把關食安,美濃農會特地聘請高雄區農改場助理研究員陳明昭擔任植物醫生,隨時解答農民的疑難雜症。採收前10天,農會就到田區逐一採樣,委托屏科大檢驗農藥殘留,確定安全無虞才會上市,並要求農民避免使用巴拉刈當作落葉劑,改採農改場推薦的「氯化鉀搭配尿素」或「氯化鉀搭配食鹽」。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